中國企業年中調薪報告:AI人才薪酬普遍高於其他行業

新冠肺炎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各個行業受到的衝擊如何?傳導到員工層面,員工的薪酬在今年會有什麼變化?

近期,怡安翰威特釋出了《2020 年度中國企業年中調薪報告》。報告調研了841家來自北上廣深一類城市以及主要二類城市、各行業外資、合資、國有及民營企業,為後疫情時期中國企業的調薪提供了資料參考。

根據這份報告,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企業平均薪酬增長率為5.2%,二類城市為5.3%,高於一類城市的5.1%。其中,南京、常州、北京、蘇州企業平均薪酬增長率高於中國整體平均水平。報告認為,從長遠來看,多數企業認為未來調薪水平會有所回升,2021年全國薪酬預計平均增長率為5.3%。

“一個城市和其它城市在人才薪酬調整過程中所發生變化,更多還是要從宏觀經濟及產業層面來解讀。一個地方政府本身所塑造的營商環境是怎麼樣的,它本身產業政策導向是怎麼樣的。從當地政府角度來說,它更希望吸引哪些產業到所在城市佈局與發展,其最終反映在一個特定城市的員工薪酬調整變化上。”怡安人力資本管理諮詢中國區合夥人吳國驊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稱。

哪些行業薪酬受疫情影響衝擊最大

據怡安翰威特介紹,841家參與調研的企業涉及12個大行業和91個細分行業。涵蓋的大行業包括汽車、化工、消費品工程、高科技、物流、機械製造、醫療器械、房地產、零售和採購。從資本屬性視角去做分類,外資企業(含中外合資企業、外國獨資企業、外商代表處)佔比超過了90%,其餘為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

具體到行業,外資醫藥、醫療器械、化工、高科技等行業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小,薪資漲幅維持市場領先地位,分別增長6.5%、6.3%、6.1%和6%,預計明年還將領跑市場。除外資醫藥外,中國企業整體薪酬凍結佔比約為18%,佔比較低的行業為:外資醫藥(0%)、消費品(4.1%)、醫療器械(5.8%)。高科技行業凍結薪酬的公司佔比為20%,2021 年預計可降到5%,表明高科技企業普遍看好未來國內市場潛力並對行業發展態勢充滿信心。

吳國驊認為,不同行業在面對疫情時,它本身所受到影響和衝擊可以從三個視角去看。

第一,看商業模式。疫情發生之後,對於行業本身的商業模式,業務活動有沒有發生根本性的影響和變化。舉個例子,疫情發生之後,政府說要求口罩限制社交活動,那直接就會影響零售等相關的行業。

第二,看行業屬性。有些特定行業本身並不直接受到疫情的衝擊和影響,但是另外一些特定行業則相反。例如汽車、房地產,從行業的屬性而言,其對於一個普通居民家庭而言類似於一個大額的耐用消費品消費或者一筆大額的固定資產投入。當經濟受到影響的時候,普通居民家庭的收入在短期內一定受到影響和衝擊。家庭收入減少或者預期減少,家庭對於大額的消費支出就會變得更加的謹慎,因此這類企業也會受到衝擊。

“耐用消費品行業的業務波動趨勢通常來說與國家本身的GDP變化之間存在一個放大效應。當GDP下降的時候,耐用消費品行業的業務增長往往是收縮比較厲害的,當GDP上升的時候,耐用消費品行業的業務增長往往是放大更加厲害。”吳國驊稱。

第三,看產業政策。與國家產業政策、經濟轉型方向相一致的行業,從行業發展的大勢來看,其是收益的行業。例如,國家現在推出的新基建,特高壓、新能源,5G、大資料、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城際高鐵和城市的軌道交通等。“當整個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是朝這個方向去牽引的時候,在這些行業中相關企業就會受益。當然還有一些行業,比如說在醫藥、檢測等相關行業中的企業,受到這樣一些對突發性事件的影響本身也是相對要受益的。” 吳國驊說。

AI人才薪酬普遍高於其他行業人才

人才一直是各個城市爭奪的焦點。在吳國驊認為,城市背後的人才是依附於特定產業,產業的發展又是跟政府當地的營商環境和它的產業政策導向相關的。比如說,從現在來看,半導體晶片,包括從前端的晶片的設計,到分裝,到測試,都是整個中國未來肯定會持續做戰略性投資的一個行業。

作為網際網路乃至整個高科技行業下半場的關鍵詞,5G,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在過去幾年的爆發式發展都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

據吳國驊在行業裡的觀察,相關人才目前從市場角度來說總體還處於供小於需的狀態,所以同樣學歷,同樣年齡段和同樣崗位相比較,從事人工智慧、大資料,包括基礎資料架構設計、搭建、開發的一些人才,它的薪酬水平是明顯超過其他同學歷、同年齡段或同樣崗位職級的人才。

吳國驊表示,AI相關的熱門崗位比如演算法工程師均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演算法類崗位的全面現金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連續三年保持著平均15%以上的增幅,截至2019年已經達到了其他傳統行業同級別崗位平均水平的1.5-2倍,這還沒算上眾多高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會給到員工發放的長期激勵的部分。

但是,這樣的情況並不會持續。在他看來,隨著2018年以來國內外各高校陸續開設的人工智慧以及大資料相關專業,以及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之前從事傳統軟體開發的工程師開始轉投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領域,相信在未來五年,整個市場的相關崗位的人才供給將會逐步增多,人工智慧以及大資料相關的崗位,尤其是初級類崗位的熱度將會逐步下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0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企業年中調薪報告:AI人才薪酬普遍高於其他行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