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開啟之年。站在歷史的新起點,如何邁好第一步、開啟新徵程至關重要,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將給世人一個更加明確的答案。
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如何設定?宏觀政策如何定調?主要經濟任務如何開展?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一些兩會代表委員和經濟學者給出三大關鍵詞:高質量、穩、改革。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受疫情影響,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定經濟增長具體目標,而是把穩就業保民生放在優先位置。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衝擊中恢復,逐步步入常態化增長,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該如何定?
“十四五”規劃建議早已指明瞭方向——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並對許多工作提出了質量要求。全文中“質量”二字共出現40次,可謂事事有質量,事事講質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主要工作時也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提‘合理區間’,是對GDP增速提出了定性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大機率會設定具體增長目標。”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說。
西南證券分析師認為,在淡化經濟增速、注重發展質量的政策導向下,預計今年經濟增速目標或以不低於6%至6.5%的底線目標方式呈現,同時透過就業、居民消費、投資、進出口、能耗等分項指標進行綜合考量。
從地方設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也可窺見一些端倪。據測算,31個省份今年經濟增速目標均值為7%,僅比2020年6.5%的目標均值高出0.5個百分點。基於低基數因素,這樣的目標增速並不高。
在鄭後成看來,今年全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不會設定太高。“經濟實際增速高主要是因為去年基數低,政策還是要留有餘地,應把精力放在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率上,夯實經濟復甦的基礎。”
宏觀政策仍是“穩”字當頭
從近期中央關於宏觀政策表態來看,今年仍是“穩”字當頭。
中央政治局2月26日召開會議,討論“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和政府工作報告。會議提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出現多達39次,穩定和擴大就業成為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之舉。今年穩就業仍會是重要內容。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建議,下一步可採取就業指標打頭、GDP收尾的增長指標體系。“穩增長是為了穩就業,就業指標也能有效衡量全社會資源利用狀態,應成為力爭完成的指標。”
無論是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了今年宏觀政策的基調: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這意味著政策將溫和迴歸,不搞急轉彎。”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張宇賢表示,一些臨時性、超常規政策要逐步退出,同時要充分考慮微觀主體感受,兼顧當前和長遠、需要和可能,合理把握宏觀政策的時度效。
重大改革迎來時間視窗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新的起點上,今年將迎來重大改革的時間視窗。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日前表示,由於基數較低,今年中國經濟穩增長壓力不大,更要抓住時機為未來發展打基礎,“今年將是一些重大改革的重要時間視窗”。
就在全國兩會前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明確了今年工作要點。比如,要圍繞暢通經濟迴圈深化改革,在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加強產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最佳化升級、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方面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促進各項改革融會貫通、系統整合。此外,還要圍繞擴大內需深化改革,圍繞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改革,圍繞推動全面綠色轉型深化改革……
有關部委近期也密集召開發佈會透露了今年重點領域改革目標。國務院國資委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力爭今年底實現國企三年攻堅任務的70%;人社部提到,目前正在研究有關延遲退休的具體改革方案。
財稅改革也是推進的重點。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白景明認為,未來要圍繞促進企業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的銜接協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