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璐)生態環境部10月27日釋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報告提出,我國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三年期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排放量下降的同時,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億噸。
在積極減緩氣候變化上,中國採取積極措施,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提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開展試點示範。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提速,2021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首超煤電,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6.6%,煤炭消費佔比下降至56.0%。加快推進新能源基地建設,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1億千瓦專案已開工建設。截至2021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0.63億千瓦,佔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8%。
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我國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集中利用。2021年全國煤電完成節能降碳改造1.1億千瓦、靈活性改造6380萬千瓦、供熱改造6830萬千瓦,火電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2.5克標準煤/千瓦時,比2012年下降了6.9%。截至2021年底,累計實施節能降碳改造近9億千瓦,實施靈活性改造超過1億千瓦,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改造、佔煤電總裝機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2021年我國煤制油、煤制氣、煤(合成氣)制乙二醇產能分別達到823萬噸/年、61.25億立方米/年、675萬噸/年。
我國推動減汙降碳協同治理實踐。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三年期間,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PM2.5排放量分別約下降367萬噸、210萬噸和125萬噸,同時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億噸。我國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重點,持續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將群眾溫暖過冬放在首位,因地制宜推動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底,完成該區域散煤治理2700萬戶左右,減少散煤消費量6000多萬噸,平原地區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