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倏忽而過。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過了春節,才是新一年真正的開始。對2021年的盤點,於此卻也合適。
這一年,汽車行業仍然在十字路口,橫衝、徘徊。我們看到了新的趨勢正在冉冉升起,也看到了未有之危機,與重重焦慮感。
在這個假期裡,姑且以五個關鍵詞,試著解讀2021年這個特殊的拐點。
後疫情時代
“穩中有升,我們正在適應新的時代。”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春運潮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還在惴惴不安,因為各地防疫政策不統一,“回家”要不要做核酸,要不要隔離,好像問哪裡都說不清楚。
直到“一紙命令”下達,各地防疫政策“層層加碼”的情況,才得到紓解。
其實,大家正在努力適應新的局面。如何與斷斷續續出現的疫情相處?如何真正做到有章法,不慌張?
“適應”這個詞,提得很好。我們需要適應“後疫情時代”,日漸回到正軌上,即使偶發疫情,也不會偏航。
“適應”這個詞,收效甚好。在過去的2021年,各行各業完成了復甦,並且在穩中謀增,汽車行業也在荊棘叢中,獲得更多的回暖之機。
引用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的資料,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
中汽協做出最新預測,循著向好的增長之勢,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或有望繼續保持增長,產銷量或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
更值得關注的是,汽車行業的復甦,是由新的“增長極”拉動的。
1、消費升級,豪華品牌的風光仍然獨好。尤其當疫情激發了消費“內迴圈”之後,富人更多的錢,留在了國內,留給了豪華車;
2、電動車逐漸被認可,開始侵佔燃油車的市場份額。而且,電動車的增長勢頭非常猛,與智慧化天然結合,再添一把火;
3、自主品牌與諸多新造車企業,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一方面,多一片池塘,就多了一網大魚;另一方面,新能源在全球都是燎原之勢,有必要發揮我們在新能源上的先發優勢。
雙 碳
“每一輛大排量車,都需要感謝一輛電動車。”
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是兩大熱詞。對汽車行業而言,與“雙碳”息息相關的,是控制“碳排放”。
這其實是為新能源做政策背書,“電進油退”的大方向基本確定了。
所以,在汽車行業,還有“雙積分”的特別規則。離我們消費者有點遠,但卻是車企的“命運轉盤”。話說回來,這也決定了車企更傾向於選擇怎樣的產品,其實與消費者也是有關係的。
簡單理解“雙積分”,包括了油耗積分、新能源積分,就是鼓勵車企儘可能生產低油耗車,而且多生產新能源車。
其實,這也不用奇怪了,為什麼頂著壓力,一些車企也要推行“三缸機”或“小排量發動機”。
這也解釋了,2021年,為什麼那麼多車企,紛紛轉向新能源。當燃油車遇到碳排放瓶頸,新能源是唯一的救贖之路。
有讀者表示困惑,新能源怎麼就減少碳排放了?我們用的電,還是火力發電為主,電做到“綠色”了嗎?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向,試著理解“新能源有必要”這件事。
1、單輛車減少碳排放,以及減少尾氣汙染,是分散式治理,但發電站減少碳排放,降低汙染,是集中式治理。很顯然,集中治理更容易管控,更容易“落地”;
2、我們不僅要做到汽車的新能源化,更要做到整個能源體系的新能源化,所以,在生產電這件事情上,希望引入更多的綠色能源,比如水能、風能、太陽能。
在我國廣袤的西北地區,有充足的風能、太陽能,再結合高壓供電,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做到“西電東輸”。那麼,電動車成為了最佳的用電載體,不僅可以移動,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作為反向輸電的儲能裝置。
3、能源安全。如果能夠減輕對石油的依賴,那麼,馬六甲海峽也不會成為扼住我們咽喉的一個不穩定因子。社會運轉轉向“電能”,而且可以長期穩定下去,其實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奧義。
有一組資料,或許比新能源汽車銷量,更能夠看到政策的決心。
截至2021年11月,中國充電聯盟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109.2萬根,環比增加3.0萬根,同比增長57.1%。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3.3萬根。
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電動車的相關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中。
缺 芯
“前年買的電腦顯示卡,二手賣出去還賺了。”
缺芯問題,原本席捲於科技行業。最後,“落錘”在汽車行業,成為了持續兩年的“慢性病”。
有國外媒體,統計之後得出結論,因為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車淨產量減少了770萬輛。參考我們身邊的例子,一面是需求釋放,銷量大增,另一面是生產受阻,提車艱辛。
有讀者會問了,究竟什麼時候可以解決晶片短缺問題?不少業內機構的預測是,2022年末或2023年初。
如果我們再回顧2021年,因為晶片短缺,我們見到了很多“新奇觀”。比如,豪華品牌二手車價格大漲,因為二手車的芯片價格漲了;毫米波雷達缺貨,可以先把車提走,回頭有貨了再補上;因為晶片短缺,熱銷車的產線被迫停工吃灰。
將來,汽車越來越像電子產品。那麼,汽車與電子產品的羈絆也會更深。
缺芯,已經是一個先兆了。除了疫情爆發導致生產商產能受限,以及物流運輸受阻之外,消費電子的需求大增,其實也反向擠壓了汽車晶片的供給。
這從來不是一個可以“封閉畫圓”的世界。
鐳射雷達
“頭上有犄角。”
我們需要越來越習慣了,智慧電動車的頭上“長犄角”。
因為智慧駕駛往高階進發,鐳射雷達似乎是一個繞不開的臺階。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2021年的“熱詞”。鐳射雷達,屬於感測器的一種,幫助實現車輛環境感知。其他感測器,比如毫米波雷達存在角解析度不夠、僅可識別動態物體等問題,攝像頭則容易受照明條件影響。
為了適應各種複雜的實際場景,多感測器融合幾乎是不可逆的趨勢。
2021年,被稱為“鐳射雷達上車元年”。這一拐點,非常好理解,因為現在的鐳射雷達,逐漸走向小型化、低成本化,融入汽車,變得可行,成本可控,遂逐漸趨於量產落地。
可喜的是,在鐳射雷達領域,我國自主力量非常可期。諸如禾賽科技、速騰聚創、華為等,能夠與海外的Velodyne、Luminar和Innoviz等企業並駕齊驅。
更關鍵的是,我們仔細觀察未來兩到三年,預計量產的高階智慧電動車,搭載鐳射雷達幾乎已成常態。蔚來、長安、北汽、長城、上汽等車企,已經身先士卒。
奔向L3
“最火熱的賽道,無他!”
隨著鐳射雷達量產落地,對L3自動駕駛可行性的討論,漸乎提上日程。
2021年,自動駕駛的概念,正漸漸深入人心。行業是火熱的,濟濟人才同樣是躁動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專案,開始在各城市試點落地,投入商業化試運營。
L3自動駕駛的體驗是什麼?即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實現車輛自動駕駛,而車內駕駛員僅需要保持注意力,在必要時候對車輛完成接管。
好飯一定是一口一口吃的,自動駕駛的實現,必然也要一步一步來。
L3自動駕駛能夠逐漸走向成熟,與如今的5G技術息息相關。
因為5G具備低時延和高頻寬等特性,可以支援邊緣計算,在自動駕駛、遠端控制、編隊行駛等領域,確保網路安全、可靠。
鐳射雷達解決單車智慧的問題,而5G技術則解決車路協同的問題。“雙線並舉”,自動駕駛正在步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