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作者 | 周永亮
編輯 | 鄭玄海底撈的一則公告,讓它又站上了「風口浪尖」。
3 月 1 日,海底撈釋出管理層人事任命公告,副執行長兼營運長楊利娟調任執行長,董事會主席兼前執行長張勇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李瑜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營運長,王金平出任港澳臺及海外地區營運長。
張勇辭去海底撈 CEO,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早在 2020 年 4 月底,張勇發聲明稱,海底撈宣佈全面啟動接班人計劃。宣告中稱,除施永宏、苟軼群、楊小麗以外的所有員工,都有機會參與領導者接班計劃,並表示自己將在 10 至 15 年內完成退休計劃。
此後的 2021 年,海底撈遭遇了上市以來最嚴重的虧損。2022 年 2 月,海底撈釋出業績預告,2021 年預計淨利潤虧損 38 億至 45 億,相當於之前三年的利潤總和。顯然 2021 年糟糕的業績,加快了張勇的「退休計劃」。
對於大幅虧損,海底撈表示,主要是由 2021 年關店損失集中計提造成的,2021 年 300 餘家餐廳關停及餐廳經營業績下滑等因素,導致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 33 億元至 39 億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極客公園,海底撈的這次人事變動,是基於整個海底撈的業績、利潤和股價所作出的調整。對於當前海底撈麵臨的場景、服務體系、管理機制的老化,新任 CEO 楊利娟肯定會做出一些調整。但她本身是海底撈的元老級人物,推出的新措施會有多大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01
誰是楊利娟?
根據公告,此次接任 CEO 的楊利娟今年 43 歲,在海底撈任職超 27 年,被稱為「最牛服務員」。她最早在海底撈從最普通的服務員起步,1998 年接管四川簡陽海底撈第一家老店,成為店長。
隨後,她成為海底撈走出四川、開拓全國市場的關鍵人物,也是海底撈推行「連住利益,鎖住管理」制度的負責人。
作為業內知名「悍將」,其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在負責西安擴張時,楊利娟面對幾十人黑社會團體挑釁而不懼。
2018 年,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的時候,楊利娟作為高管開始進入大眾視野。2021 年 5 月,楊利娟以 160 億元的財富進入《2021 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前 50 名,在 2021 胡潤中國職業經理人榜中,楊利娟排名第七。
2018 年 9 月 26 日,海底撈上市,創始人張勇和楊麗娟(圖右)一起現身敲鐘
據瞭解,楊利娟升任海底撈執行長後,除了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戰略發展,還繼續負責「啄木鳥計劃」的落實與推進。
2021 年 11 月開始,海底撈推行「啄木鳥計劃」。當時,海底撈方面表示,要在 2021 年年底前,逐步關停 300 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週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同時,海底撈宣佈「啄木鳥計劃」由楊利娟全權負責,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門店,重建並強化部分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強化內部管理和考核機制,收縮業務擴張,期望進一步改善公司經營狀況。
目前,從海底撈的表述來看,「啄木鳥計劃」效果不錯,「自啄木鳥計劃實施以來,公司內部管理和運營明顯改善。」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海底撈 2022 年 1 月份翻檯率環比 2021 年 12 月有所上升,達到 2021 年同期的 106%。消費資料也顯示,2022 年以來,海底撈在元旦、春節小長假,在中國大陸地區吸引客流超過 1300 多萬人次。
此次張勇辭任CEO,也是海底撈管理團隊年輕化的又一次嘗試。除了 43 歲的 CEO 楊利娟,兩位 80 後高管也走到前臺,36 歲的李瑜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營運長,38 歲的王金平出任港澳臺及海外地區營運長。
早在 2020 年,張勇就曾表示,「這個時候討論退休似乎早了一點。不過,近兩年,我們四個人都特別擔心,擔心我們學習能力跟不上,淪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我們期望透過這個計劃尋找到一位愛海底撈、業務熟練、又能洞察人性的領導者。」
隨後,隨著接班人計劃的逐漸展開,老人不斷隱退,新人開始上位。2021 年 8 月,海底撈董事會新增 7 位年輕執行董事,平均年齡不到 39 歲。與此同時,創始人張勇的妻子舒萍,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審計委員會成員;海底撈「二把手」施永宏辭任公司執行董事。
02
逆勢擴張「惹禍」
在這次人事調整背後,是海底撈當前遭遇的窘境。整個 2021 年,海底撈因關店止損、毛肚縮水、食材漲價,再加上近日給顧客打標籤等問題,頻頻登上熱搜。
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因為張勇的戰略誤判,海底撈出現大幅虧損。一般來說,在行業低谷反週期運作,進行逆市擴張,這是很多企業搶佔先機,夯實行業地位的重要途徑。
戰略本身並沒有錯,但張勇卻沒有選對時機。張勇曾在 2021 年 6 月股東大會上回憶說,「2020 年 6 月,我判斷疫情在 9⽉份就結束,進⼀步作出擴店的決定」。
資料顯示,海底撈 2020 年新開 544 家門店,較 2019 年增長近 8 成,2021 年上半年繼續高歌猛進,新開 299 家門店。截至 2021 年 6 月末,海底撈總計擁有門店 1597 家,多數是開在三線及以下城市。
但疫情的走勢,並未如張勇的預測,「現在看確實是盲⽬⾃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 2021 年 1 ⽉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 3 ⽉份了。」
但為時已晚,海底撈的經營資料開始惡化。2021 年中報顯示,儘管上半年扭虧為盈,淨利潤為 9453 萬元,但火鍋行業的關鍵指標——翻檯率卻跌至 3 次/天。相比之下,2020 年資料為 3.3 次/天,2018 年之前保持在 5 次/天左右。此外,2020 上半年海底撈在一線城市同店日均銷售額為 8.17 萬元,2021 上半年降至 7.9 萬元。
意識到問題後,海底撈踩了一腳「急剎車」,決定在 2021 年年底前,逐步關停 300 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這是海底撈成立 27 年以來首次大規模關店。
關停的海底撈火鍋門店
主業遭遇打擊的時候,此前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副業也發展平平,無法有效支撐自身業績。2019 年下半年開始,海底撈開啟多元化探索,不斷推出子品牌。一方面,海底撈自創子品牌,推出了包含面、粉、米線、蓋飯、日料等餐食在內的多個快餐品牌,比如十八汆、喬喬的粉、駱大嫂水餃、孟小將米線……
另一方面,它還不斷透過收購、併購,擴張快餐領域版圖,比如花 2.04 億元買下的快餐品牌「U 鼎冒菜」、1.2 億元收購上海澍海 80% 的股權,304 萬美元收購 80% 的 HN&T Holdings 已發行普通股。
這些品牌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隻做中式快餐,選址上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鄭州、成都等地,採用的打法是極致價效比+標準化運作。朱丹蓬曾用「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多場景、多消費人群」,來形容海底撈的子品牌戰略。
從目前來看,這些子品牌的發展,並未達到海底撈的預期,過半品牌都已經摺戟。其中,U 鼎冒菜業績上也比較慘淡,2021 年 11 月,其公眾號釋出通知,表示因業務調整、部分門店將停業,並將為儲值卡顧客退錢。
這也體現在海底撈的財報中。2020 年是海底撈子品牌擴張的高峰,財報中來自「其他餐飲經營」的營收貢獻,加起來不過 0.1%。2021 年上半年,該項收入達到 9153.8 萬元,雖然同比大幅增長,但佔總營收的比例只有不到 0.5%。
除此之外,海底撈還在圍繞火鍋,做了一些業務延伸,比如做火鍋食材超市、預製菜、速食品,還開了「奶茶鋪」。去年底,海底撈推出鍋底、菜品和小吃 7 款產品,計劃一年至少上新兩次。所有這些嘗試,齊頭並進,戰線拉得很長,效果的驗證仍需時間。
曾經的餐飲連鎖之王,今天的處境只能用內外交困來形容。海底撈迫切需要一次「涅槃重生」,這可能也是張勇提前交棒的真正原因。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絡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海底撈未來將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