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以“動盪中的2022——全球與中國經濟及政策展望”為主題的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召開。專家普遍認為,今年在貨幣政策空間已經比較有限的背景下,要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並最佳化財政支出方向,以穩定預期,保障基層政府的穩定執行並保障市場主體。多位專家提及財政政策將在促銷費帶動內需方面“大有可為”。
發放消費券與現金補貼結合
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2022年一季度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仍然高達69.4%,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發揮著穩定經濟執行的“壓艙石”作用。在外貿和投資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消費被寄予厚望。
此次論壇上,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疫情疊加俄烏衝突背景下,純粹用貨幣政策工具應對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降準的空間確實越來越小了,降息的空間也不是很大。”談及傳統政策的空間和效果,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出,從外部角度看,今年美國大幅加息會出現某種程度的中美利率倒掛,人民幣承壓。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論壇上表示,拉動內需主要應靠消費,建議加大財政政策用於消費領域的力度。李迅雷認為,目前的財政政策已經非常積極,今年減稅降費和留抵退稅的力度非常大,尤其是留抵退稅政策,總規模全年預計到2.5萬億元,對解決企業目前的現金流問題具有非常積極的效果。但我國財政政策重心在於保企業主體,直接用於消費領域的投入偏少。因此,李迅雷建議財政政策力度繼續加大,尤其用於消費方面。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他指出,要重視外部環境風險問題,今年要非常注意滯脹、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國際資本市場波動等問題。下半年可能會出現全球性衰退,應對外部環境只能靠拉動內需,而當下擴內需最核心的就是促消費,促消費會成為今年核心政策點。
而如何促進消費?發放消費券成為與會專家頻繁提及的詞彙。沈建光認為,發消費券對短期拉動消費立竿見影,而且對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接下來,還可以考慮給各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提供中央財政的支援。李迅雷亦提及,建議推動發放消費券。他認為這比美國發放現金的方式更具針對性。
據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發現,2022年開年以來,北京、深圳、廣州等多地已先後發放多輪消費券,消費券主要集中餐飲、外賣、酒店民宿、旅遊景區、健身行業等領域。其中,深圳今年4月底至5月中旬的4輪消費券高達5億元。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中國民生銀行高階宏觀研究員王靜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按照中國人傳統的消費習慣,在對未來前景不太樂觀的預期下,發放現金時大家更傾向於將其儲蓄起來而非用於消費,因此還是結合消費券的方式更為有效。”
加大財政支出力度
2022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速4.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超出一季度GDP增速,增長態勢良好。在基建投資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長8.5%,高於前兩個月的8.1%,成為穩投資、穩增長的主要抓手。
基於這種情況,政策該如何發力?除了發放消費券,陸挺認為,今年要加大財政支出的力度,並且最佳化財政支出的方向,透過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來穩定預期,保障基層政府的穩定執行並保障市場的主體。
財政政策要突出紓困的重要性,針對存在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在財政政策、信貸政策方面向其傾斜,比如增加貼息、貸款的擔保,給予一定的租金的減免等。
同樣地,王靜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強調,給予中小微企業對應的紓困政策,透過財政貼息等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穩住社會就業崗位至關重要。
據瞭解,為切實減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積極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5月12日,北京朝陽區正式出臺18條措施,加大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幫助困難企業加快恢復發展,措施包括承租區屬國有房屋的在京註冊或在京納稅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6個月房屋租金、非國有業主減免房租可獲最高100萬元政府獎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組合金融”服務、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最高可獲1000萬元資金支援等。
另外,陸挺強調,要加大基建方面的力度,尤其是加快有合理回報的基建專案的開工和建設,優先考慮人口流入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建。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陸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