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雷達財經(ID:leidacj),作者丨梁春富,編輯丨深海
“盲盒”到底是個什麼?1月26日,中消協專門給出了一個定義:盲盒,指的是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費者事先不知道盒子裡裝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機率能夠“拆”到自己心儀的商品。
盲盒這種玩法其實並不新鮮,與人們小時候集泡麵中的水滸卡並無二致,核心在於以低抽中率的博彩模式,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收藏欲。
前不久在港股上市的泡泡瑪特,2020年中報披露的淨利不過1.41億元,但目前市值達到千億港元。泡泡瑪特最主要的產品,就是裝著IP玩偶的盲盒,一年下來能賣出去3000萬個。
盲盒市場的火熱也讓各行各業的商家都趕來分一杯羹。目前,除最初的玩具領域外,餐飲、美妝、文具、圖書等諸多消費領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風”,消費市場上隨處可見盲盒的身影。雷達財經體驗發現,不少網購平臺商家在售賣寵物“活體盲盒”,盲盒裡裝著未知的品種貓、狗、兔子、烏龜等小動物,甚至在商品描述裡打出“玩得起就下單,玩不起別買”、“不退不換”的字樣。其中有些“商品”一度銷售火爆,月售千單。雷達財經調查發現,一些賣家拿不出殺蟲、疫苗相關證明。
業內人士指出,活體盲盒,一方面會給小動物帶來未知傷害,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檢疫,消費者很可能收到帶病帶菌的小動物,埋下衛生防疫的隱患。同時在不退不換的霸王條款下,維權難度較大。
對於盲盒“亂象”,近日中消協發文指出,新興起的盲盒市場充斥著商家過度營銷、虛假宣傳、產品假冒偽劣、售後難保障等問題。對此,中消協提醒消費者適度消費,切勿盲目跟風。
部分年輕人對盲盒“上癮”盲盒的興起,離不開國內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瑪特。
2010年,泡泡瑪特在中關村歐美匯地下一層開了第一家店,藉助盲盒模式用十年時間發展成國內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潮玩品牌之一。財報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公司營收分別為 1.58億元、5.15億元、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1億元,三年淨利翻了289倍。
泡泡瑪特最主要的產品就是潮玩玩具+盲盒,一般按系列出新,各個系列有不同的主題,每個系列通常包含9~12個普通款和1~2個隱藏款,都有著設計獨特的造型和極可愛的外觀,尤其能夠虜獲年輕女孩的心。只不過,抽中隱藏款的機率一般設定為1/144,有的甚至高達1/720。
其次,泡泡瑪特盲盒的價格一般處於29-79元的區間內,是絕大多數人群可接受的程度。同時,盲盒獨有的社交屬性,也使得其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的社交很多都以圈子的形式進行,如常見的漢服圈子、LO圈、二次元圈等,圈子中所有人都有著共同的話題,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盲盒的出現也形成了獨有的潮玩圈子,在這個圈子中,聚集著一大批Z時代盲盒愛好者,討論IP盲盒的價值,分享玩偶之間不同的屬性,甚至個體之間的喜怒哀樂。這也導致了這樣的圈子在年輕人中一旦形成,粘性將極高,活躍度也極高。
從泡泡瑪特的招股書中也可一窺年輕人對於盲盒,有多“上癮”。2019年,泡泡瑪特320萬註冊會員的復購率高達58%,而它一年能賣出3000多萬個盲盒。
雷達財經瞭解到,泡泡瑪特盲盒中的各類隱藏款機率,低的有1/144,最極端的低至1/720。這意味著全憑手氣的抽選機制,有人“一發命中”,也總有人怎麼也玩不贏。
以59元的常見定價計算,理論上抽到1/144機率的隱藏款盲盒需要8469元,而1/720的機率則需要42480元。如果是手氣好的“歐皇”,可能買一隻就會抽中,但如果是“非洲人”的運氣,即便直接“端箱”(一次性買好幾百只)也抽不到心儀的款式。
此外,還衍生出了“炒盲盒”的二手交易市場,一些“隱藏款”等稀有盲盒玩具被炒到上千元的高價。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泡泡瑪特隱藏款的整體價格水平,低的要幾百元,高的標價數千元。其中,有一款Dimoo鹿影賣到了7500元。這種“投機”行為也為盲盒持續升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盲盒玩家透過溢價數百數千倍的價格才買到的盲盒,有的還存在劃痕、掉漆、疙瘩等產品瑕疵。一位盲盒玩家曾向雷達財經表示,除了怕抽到“雷款”以外,最怕抽到存在“原廠瑕疵”的隱藏款,“好不容易才抽到的娃,突然發現她不完美,心裡肯定不好受”。
在一些盲盒話題社群中,有盲盒玩家吐槽泡泡瑪特的娃娃存在瑕疵,返廠換貨之後那拿到的娃娃瑕疵比之前更多。
還有盲盒玩家表示泡泡瑪特客服售後不積極、退換貨拖延時間長,“我買了一套DIMOO太空都有瑕疵,剛上市那段時間換的,等了10多天,第二批貨都快售完了還沒到。最後各種電話催,客服都是個擺設,要電話催”、“我已經在退坑路上了,換個娃太久了。找客服都是不好意思我把你加急,加急處理還不是一樣等,無限的等”…...
在投訴平臺上,也多有對泡泡瑪特的娃娃存在官方瑕疵申請返廠,卻被告知無備品可換成其他產品;存在瑕疵返廠後遲遲不見發貨等。
儘管存在許多不足,泡泡瑪特依然大賺,目前公司市值已破千億港元。
有商家出售寵物活體盲盒由於盲盒模式的低門檻及高收益,也引得各行各業爭相推出盲盒,如今萬物皆可盲盒。生鮮果蔬可以裝在盲盒裡,博物館文創也裝在盲盒裡,巧克力也能裝在盲盒裡。
但你可曾想到,盲盒裡面還能裝著未知的品種貓、狗、兔子、烏龜等小動物?
1月27日下午,雷達財經在淘寶等網購平臺以“活體盲盒”“寵物盲盒”等多個關鍵字搜尋,發現目前只能找到“烏龜盲盒”相關的“商品”。在其中一家售賣烏龜盲盒的店鋪裡翻看評論,不少網友表示沒有活力,還有網友稱實際價值要低於盲盒價格,“都是幾毛幾塊成本的龜苗”。
而在閒魚上,雷達財經依舊能以“領養”“活體盲盒”等關鍵字,搜尋到除烏龜之外的活體盲盒,比如“福袋盲盒純種寵物貓咪”“倉鼠盲盒活物”“兔子盲盒”等,品種包括貓、狗、兔、倉鼠等,價格從50到1000不等。其中有的賣家向雷達財經稱非健康問題一律不退換,也有賣家明文標出一概不退不換。而在問及是否給他們打過疫苗時,賣家均稱殺蟲、疫苗都打了,但有的賣家又拿不出相關證明。
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在少數。此前有媒體報道,電商平臺這些商家的商品介紹裡都宣告:活體寵物不支援7天無理由退貨。
有職業律師在採訪中表示,活體盲盒的店鋪一般都註明不允許評論,不允許曬單,不接受中差評,這本身是限制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與網路平臺銷售規則不符。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相關網購平臺所存在的監管盲區,不建議大家購買所謂的活體盲盒。活體盲盒在拆開之前,消費者無從得知裡面裝著哪一品種的小動物,反而商家可以利用資訊不對稱,從中大賺一筆。
行業人士稱,對於被關進“盲盒”的小動物而言,會給小動物帶來未知的傷害,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檢疫,消費者很可能收到帶病帶菌的小動物,埋下衛生防疫的隱患。至於消費者,在商家不退不換的霸王條款下,維權難度也較大。
中消協提示消費者購買盲盒勿盲目
盲盒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除了“活體盲盒”之外,其他品類的盲盒伴隨而來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中消協在1月26日發文指出,盲盒市場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
1.商家過度營銷,消費者易中套“上癮”;
2. 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與宣傳不符;
3. 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假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
4.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後服務亟待改善。
對於盲盒存在的種種問題,中消協認為,當前有的經營者產品本身並沒有過硬的競爭力,只想著蹭盲盒的營銷熱度;有的經營者將盲盒當做是“清庫存”的工具,贏得了眼前的利益卻丟掉了長遠的口碑。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正常秩序,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經營者要切實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尤其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盲盒的基本屬性是商品,經營者必須承擔法定的質量擔保責任;2.盲盒經營者應確保商品質量資訊真實,保障消費者知情選擇;3.盲盒營銷應適度,不可過度營銷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誤導消費者衝動消費。
此外,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有風險防範意識,保持理性的消費理念:消費者要認識到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並防範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拆開盲盒既有可能因高於預期而驚喜,也有可能因低於預期而失望,不能只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不應過分沉迷,切勿跟風與攀比,要結合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需求和興趣愛好等,理性消費、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智和冷靜,少一分盲目與衝動。同時,消費者要保留購物票據等相關憑證,權益受損應依法維權。
盲盒經濟雖好,可別讓盲盒致了“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