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新發展理念 引領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1、新發展理念內涵更豐富特徵更突出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採訪中,多位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談到,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鉅,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們發展好不好,發展的方向對不對,理念非常關鍵。新發展理念在整個經濟發展當中處於統領地位,是管方向、管全域性、管長遠、管根本的重要發展指向。”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指出。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於春海認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十四五’時期強調堅持的新發展理念,其內涵發生了螺旋演進。”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委員認為,“創新”突出了居於全域性核心地位的科技自立自強,強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協調”突出要求持續健康地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綠色”突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型,“開放”突出了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更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共享”突出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帶來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和人的全面發展。

  2、創新謀劃“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

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草案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等作出具體部署,指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相結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委員指出,當前,GDP指標不應再成為“掛帥指標”,應該是預期性、結果性和後置性的指標。

劉世錦委員說,“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會呈現“1+3+2”的結構性潛能框架——“1”個龍頭引領,即城市化、都市圈發展為龍頭,為高質量發展開啟空間;“3”是補足大短板,即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三大短板;“2”即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兩隻翅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要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援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百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委員這樣說。

  3、新理念指引現代化建設開新局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這些主要目標。

“草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等目標,把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放在心上。”南京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楊德才委員認為,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動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有效解決,以為民惠民的“升級版”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動搖,瞄準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等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四川省綿陽市副市長蔣麗英代表說。

“草案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接下來應秉持協調發展理念,更好促進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共同發展,下好高質量發展‘一盤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指出。

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徵程。代表委員和專家們表示,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7日 0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82 字。

轉載請註明: 貫徹新發展理念 引領高質量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