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以下幾期文字與照片僅為紀念曾經開在鼓樓東大街14號的一家川味小館:零點抄手,同時也緬懷一段逝去的搖滾歲月。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當年的Mao肯定是鼓樓東大街上最有名的Livehouse。若是在它有演出的夜晚,我碰巧從其門前路過,根本不需要去看演出海報或者打探演出內容,只要對門口的聚集者們稍加觀察,便能從他們的服飾上判斷出當晚演出樂隊的風格。

亞文化派系外化後的典型形象是其擁躉們自豪的標籤。尤其是當金屬黨或者朋克幫們看到一群流行狗時,彼此眼神中流露出的排斥顯而易見,有甚者還會啐一口吐沫以示挑釁。

進入Mao的鐵門,在通往演出空間的過道上曾擺放著一臺被人玩到零件散落的桌式足球機。之所以對它有所記憶,是因為在07—08年前後,但凡我去Mao看演出,大機率會於演出前見到一位身著洛麗塔服飾的漂亮女孩兒站在足球機旁,神情專注地在與各色人等“拼殺”。最為搶眼的是她那對兒時不時就會從衣服中滑出的微乳,惹人遐想。

作為一名曾混跡於嚎叫俱樂部,萊茵河聲場,D22,豪運以及兩個好朋友等北京地下搖滾時代場所的Skinhead,Mao對我而言最為搖滾的一點就在於它毫不遮掩的商業化訴求:無論誰都可以來演出,只要能賣得出票就行。既不當婊子,也不立牌坊。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為了盈利,Mao從不拒絕任何音樂形式登臺,也許這樣做更能從另一方面去支援我們所忠於的搖滾,畢竟小眾的興趣難以支撐其生存。

Mao早已遠離東大街,消失於鼓樓商圈,徒留緊閉的大門與斑駁的門頭。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說到帝都最硬核的搖滾場子,沒有誰會忘記位於五道口北語旁的“嚎叫俱樂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最後幾年中,雲集京城的朋克先驅們在那裡歡聚一堂,嬉笑怒罵,徹夜躁動,前無古人,卻後有來者(“學校”接班)。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那時誰要是想在演出過程中擠進“嚎叫”那間幾十平米的小屋,去追隨著臺上演出的莫西幹頭們一同混亂者都必須拿出拼命三郎的氣魄,去與周圍人展開一場“肉搏”。懶散體弱者則更願意選擇在屋外拿著啤酒邊晃邊聊。其中也不乏別有用心者希望能順道摘個“果兒”走,讓自己的朋克一夜徹底圓滿!

什麼是“果兒”?你說呢。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嚎叫俱樂部”雖然短命,卻是中國搖滾史上一座不能視而不見的山頭,當之無愧的China“CBGB”。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如今仍堅持在五道口一帶的搖滾演出前線奮戰者是以重型音樂為根基的“13CLUB”,創始人來自內蒙,是“軍械所”樂隊的吉他手。那是一支深受金屬大神“Pantera”影響的樂隊,而潘神也是在我心中排名第一的金屬王者,相信Dime和Paul這對兒金屬兄弟仍會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咆哮。

薊門橋北影旁曾經有一家名為“萊茵河聲場”的酒吧,當年它應該算是京城內高標準的搖滾演出場地,從燈光、音響到內部裝修等方面都高出其它Livehouse一大截,當然票價也相對較高。

萊茵河聲場所接演出盡是一些搖滾大牌兒,如崔健,左小祖咒的NO,豐江舟的蒼蠅,虎子的病醫生,舌頭,地下嬰兒,夜叉,痛仰,二手玫瑰等。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比萊茵河聲場出名更早的Livehouse是位於太陽宮的“豪運酒吧”,它後來搬至亮馬橋女人街,史稱“新豪運”。雖然豪運(無論“新老”)的外表看起來與搖滾毫不搭邊兒,更像是一家從裡到外透著土味兒的餐吧,但是它的舞臺卻是如假包換的搖滾鬥獸場。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我對新豪運很熟悉,因為從家裡過來這邊最方便。那裡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場演出就是“零一”的專場,李難是好樣的!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那時我經常能在新豪運的觀眾群裡看到一位頭大個兒矮,眼鏡片極厚的長髮男子。其穿著品味接近於流金風格,不愛說話,手裡總拿著一瓶啤酒,默默地站在後排。誰能想到,此人的名氣後來真是“越飛越高”,現如今更是經常與影后妻子出雙入於鏡頭前。至於搖滾......起碼他還沒有忘記在鏡頭前擺出那個手勢。

在新豪運看演出最有意思事情莫過於是和那群完全不屬於滾圈兒的人混在一起,看著他們把臺上的樂隊當成是夜店DJ,身體隨著搖滾扭動,如同身處舞池般自嗨。

在他們的意識裡,也許玩搖滾、聽搖滾就是圖個痛快,圖個樂兒。

大哥你玩搖滾,你玩它有啥用啊......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寫到此處時,又值深夜。我不想熬夜,可是夜真美。

在黑色的靜謐中點亮一盞燈,於燈光下思考、創作;又或是獨自步入某深夜小館兒,品酒嘗菜之餘,慢打量其他夜客,觀其貌,聽其語。在此過程中,靈感迸發豈是白晝所能給予?

熬夜有罪,熬夜害己。但深夜如毒,難戒,難戒!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Temple 位於鼓樓東大街206號院兒內B202。

206號院兒其實算是一個微型的文創產業園,除了二樓的Temple以外,一樓還有知名的電音夜場“DaDa”;小而美的樂隊排練室:古早音樂。院兒內有“幕刺青紋身工作室”和“楓丹白露”打擊樂裝置專賣店。

在這個演出場所相對集中的小院兒裡,餐館兒自不會少,但我卻一家也不能提,它們的味兒都不太對。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Temple是京城Livehouse界的異類,這也許與它的愛爾蘭血統有關。Temple的幾位掌舵人都是清一色的金屬狂徒,都有著堅定的搖滾信仰。在疫情之前,他們一直在恪守著“看演出免費”的信條,為更多更純粹的搖滾樂隊提供著表演舞臺。在帝都的後搖滾時代,Temple依舊秉承著“搖滾純粹性”的宗旨,實在是難能可貴,令人欽佩!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由於Temple經常邀請國外樂隊前來演出,從而也令其成為京城最具國際範兒的Livehouse。很多時候,身處其中的我都會誤以為自己又回到了倫敦。

除了搖滾演出以外,Temple還會舉辦其它特色活動,內容都與邊緣亞文化相關。例如之前我去參加的恐怖短片放映會就是活動之一。

同時Temple還會經常將舞臺交給滾友兒們,鼓勵他們上臺即興組合表演,有時候即興演出的效果會出乎預料的好。

這就是Temple,鼓樓東大街唯一一家現存的搖滾LiveBar,它歡樂自由的氣質正是你我這種每天於掙扎中求生存的Z G人所缺乏的特質。在愈發險惡的環境下,滾友兒們仍能覓得如此一方天地,不易。也許過不了多久,它也會變成另一個傳說。

如果您去Temple,多少都花錢去買一杯飲品吧,也算是對它曾經慷慨免票的回贈與支援。

在疫情期間,Temple為了限流,演出基本都會象徵性的收取門票,而價格多在五、六十元。相比於其它場所以及通脹,這點兒門票錢真的算是非常厚道了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Temple有一支鎮館樂隊:Scare of Children。該樂隊成員清一色都是老外,每次演出必會化妝登臺,技術、音樂、視效都很給力,尤其是鼓手主唱,棒!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未完待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63 字。

轉載請註明: 敬那些已經消失的和仍在堅守的LiveHouse!遛食兒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