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3時,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會上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
釋出會還回應了諸多金融熱點問題,如:中國宏觀槓桿率,服務小微舉措,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銀行保險業發展格局,資本市場改革結構性方面的變化、支援科技創新發展,外匯市場的執行和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等。
央行:2012年以來M2年均增速10.8%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金融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十年。
第一,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的雙重功能。堅持管住貨幣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2012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0.8%,與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
第二,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餘額位居世界前列;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較十年前增加了近七倍;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超過20萬億元,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過5000萬戶;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比十年前增加了2.4倍。人民幣成為第三大籃子貨幣,權重從10.92%提升至12.28%。
第三,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牽頭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重點領域的風險得到穩妥處置,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第四,強化數字經濟時代的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穩妥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和試點,全面升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建設完善全球最大的金融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
針對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展,陳雨露從三方面回應:
第一,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更加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始終保持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支援我國國民經濟執行持續實現了最佳化組合。
第二,逐漸構建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重點是支援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國民經濟發展當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第三,逐步健全了利率的市場化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重點是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進行改革,形成新的傳導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的市場化調整機制。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兼具總量調節和結構性調節雙重功能的。”陳雨露說,人民銀行在總量框架下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會把其數量和投放規模控制在一個合意的水平,與總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個良好的配合。不會對市場化的利率體系造成太大的影響。
關於宏觀槓桿率,陳雨露認為,從縱向來看,中國以溫和可控的宏觀槓桿率增幅支援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最佳化組合,宏觀調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從橫向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支援了經濟的較快恢復,宏觀槓桿率的增幅明顯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所以,總體來看,近年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觀槓桿率總體實現了“穩字當頭”,確保國民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也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積極的貢獻,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服務小微企業方面,陳雨露指出,透過創新工具、降低成本、長效機制、拓寬渠道等方面的舉措,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截至4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8.8萬億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
銀保監會:過去十年消化不良資產16萬億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銀行業保險業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一是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迴圈逐步形成。過去十年,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3.1%和14.7%,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保險深度從2.98%上升到3.93%,保險密度從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險制度從2012年建立以來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近1.5億人,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從2012年的0.9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4萬億元。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和14.9%,大大高於貸款平均增速。人均銀行賬戶約9.5個,普惠金融覆蓋範圍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二是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重要成果。高風險影子銀行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5萬億元。過去十年累計消化不良資產16萬億元。
三是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呈現新局面。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國,養老理財試點範圍擴大至十地十機構。2022年5月末,養老理財認購金額超600億元。十年來,推出50多項銀行保險開放政策。2021年,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和資產均較十年前增長超過50%,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本十年間增長1.3倍,資產增長6倍。
四是嚴監管氛圍基本形成。制定和修改法律規章70餘部。向社會公開五批124個違法違規股東。
據肖遠企介紹,目前銀行保險業整個發展格局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第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銀行業總資產是344.8萬億元,2012年底是133.6萬億元,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市場。保險業總資產從2012年底的7.4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4.9萬億元,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的總資本從2012年底的9.5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32.4萬億元,資本實力大大增強。
第二,金融結構不斷最佳化。城鄉金融資源的配置更趨合理,目前平均縣域銀行機構8.8家,保險機構15.8家。金融集中與分散度更趨平衡,前五大銀行金融資產佔比是38%。
第三,中國特色的金融治理體系不斷完善,“三會一層”執行機制更加合理,金融機構的內部制衡與外部監督相互促進。
此外,目前我國行政村基本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累計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農村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高。2021年末,涉農貸款超過43萬億元,比2012年末增加了25.6萬億。保險業為超過33億劑次新冠疫苗接種提供了保險保障,環境汙染責任保險也覆蓋了20多個高環境風險行業,科技保險有力支援了創新發展。
下一步,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第一,不斷最佳化金融結構體系。第二,繼續深化銀行保險機構改革。第三,進一步提升銀行保險機構內生的風險防控能力。第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監管制度體系。
證監會:股票市場規模十年來增長238.9%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十年來,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2億。
一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推出新三板、科創板,設立北交所,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萬億元。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經成為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的重要渠道,期貨期權品種覆蓋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實現核准制向註冊制的跨越,穩步推進試點註冊制,發行市場化程度、稽核註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場各方預期。
三是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實體上市公司利潤佔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長到目前的接近50%。我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總資產十年間增長5.5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目前為26萬億元,十年增長了8倍,行業實力大幅增強。
四是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大幅增強。行業機構外資股比全面放開,啟動滬深港通、滬倫通,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並不斷提升比重,外資連續多年保持淨流入。
此外,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建成。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也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衝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對於資本市場這十年發展改革結構性方面的變化,李超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介紹:
一是多層次的市場體系結構在發生明顯變化。比如,滬深主機板更加突出“大盤藍籌”的特色,科創板堅守“硬科技”的特色,創業板繼續保持“三創四新”的特點,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於創新型的中小企業。
二是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改觀。從行業分佈看,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過千億元的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空白髮展到現在46家。從經營效益看,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相比十年前增長了兩倍,營業收入、淨利潤總體保持比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達到了4.4萬億元,較之前三年增長接近50%。
三是市場優勝劣汰的效應加快顯現。各方資金更加青睞龍頭股、績優股。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建立,退出渠道大幅順暢。2019年到2021年強制退市家數是之前十年總和的三倍以上,“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的良性生態加速形成。
四是投資者結構逐步最佳化。截至今年5月底,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有流通股市值佔比達到了22.8%,比2016年提升了6.9個百分點。2021年個人投資者交易佔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
此外,產品供給體系結構更加豐富,及時推出資產證券化、科技創新債、綠色債等產品,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誠信經營、敬畏法治的市場氛圍正加快形成。比如大幅提高欺詐發行、資訊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暢通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首例證券集體訴訟康美藥業案落地,5.2萬名投資者獲賠24.59億元。
關於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李超介紹稱,這兩年科創板、創業板IPO公司數佔同期境內市場IPO公司的比例超70%,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超過了10萬億元,其中相當比例都是投向了科技創新領域。2021年,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強度分別是9.6%和4.6%,遠遠高於其他板塊,比未上市公司的比例更高,對全社會形成科技創新良好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期,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其中涉及在公募基金公司設立黨組織的要求。李超強調,“這是根據我國的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所作出的要求,與公司治理的相關原則是相融的,而不是對抗或者取代的關係。設立黨組織和資料安全是不掛鉤的。同時,在我們出臺這個辦法之前,有些公募基金公司已經設立了黨組織,從實踐來看,黨組織對公司的健康規範發展都還是起到了非常積極和正面的作用。”
外匯局:外匯儲備規模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外匯領域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更加穩健。經常賬戶順差和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保持在合理區間。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更加活躍,跨境收支規模較快增長,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更好地發揮了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二是資本專案開放穩步推進,已實現較高可兌換水平。具體看,直接投資已實現基本可兌換,跨境證券投資實現多渠道、多層次的雙向開放,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證券超過了2萬億美元。
三是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更加便利。具體看,真實合規的經常專案交易得到充分保障,跨境投融資等資本專案手續不斷簡化,科技賦能數字外管進展明顯,企業、個人等市場主體多樣化的外匯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此外,外匯市場不斷健全,外匯市場可交易貨幣超過40種,交易品種涵蓋國際主流外匯交易產品,十八大以來交易量增長了3倍,2021年交易量達到了36.9萬億美元。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過了3.1萬億美元,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
對於十年來外匯市場的執行和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王春英從五個方面予以回應。
一是國際收支結構更加穩健。經常賬戶順差始終處於合理均衡區間。對外資產負債結構逐步最佳化,民間部門持有資產規模不斷提高;外商直接投資持續增加,外債增長主要來自境外長期資金配置我國債券,外債結構最佳化,風險可控。
二是金融市場更加開放。跨境證券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便利度進一步提升,境內股票和債券逐步納入國際主流指數,跨境投融資交易規模增加,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三是匯率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能夠及時有效地釋放外部壓力,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和國際支付結算中的佔比持續提高,有助於降低我國跨境交易中的貨幣錯配等風險。
四是外匯市場參與者更加理性。市場主體逐步適應了匯率雙向波動,總體保持了理性交易模式。企業匯率風險中性意識在增強,管理匯率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
五是“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外匯市場管理框架更加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不斷健全,宏觀審慎工具更加充實,微觀監管執法標準保持跨週期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此外,在深化外匯市場創新發展方面,王春英介紹稱,一是豐富市場參與主體,我國外匯市場參與機構總計773家,其中境外機構136家。二是推出更多交易產品,形成國際比較成熟的外匯產品體系,可交易貨幣超過40種。三是支援企業更好管理匯率風險,今年前5個月,企業外匯套保率比2012年翻了一番。
記者:王媛媛
編輯:陳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