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花光20億!國聯證券再“伸手”要65億,狠砸錢的業務貢獻不增反降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武佩璇

首發上市募資了20億,半年就花完了?

近日,國聯證券回覆了證監會對其65億定增申請的反饋意見,其中詳細說明了再融資的用途以及必要性。

國聯證券於2020年7月31日上市,首發募集資金20.2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實際募得19.38億元。然而剛過去半年——2021年2月5日傍晚,其又丟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資65億元。訊息公佈後,市場討論熱烈,有不少投資者態度積極,表示希望定增能儘快落地。但時代財經發現,也有投資者十分不滿,認為國聯證券只想著圈錢。

對此,時代財經6月25日致電國聯證券,其相關工作人員未發表相關意見,僅表示,定增問題可關注公司的公告。

從二級市場來看,作為2020年以來上市的5家券商之一,上市至今,國聯證券在A股的表現強勁,區間漲幅為157.16%,在5家券商次新股中漲幅排名第二。但自定增預案公佈後的2月8日以來截至6月25日收盤,國聯證券僅微漲3.4%。

而從近幾年的業務發展來看,“花錢如流水”的國聯證券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半年花光20億!國聯證券再“伸手”要65億,狠砸錢的業務貢獻不增反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是否合規惹爭議

證監會於5月21日出具了對國聯證券此次定增的反饋意見,要求其結合本次募投專案資金用向、報告期內公司相關業務經營情況、現有貨幣資金用途、資本充足等情況,說明本次融資的必要性合理性,並且要求補充說明本次非公開發行是否符合融資時間間隔的有關規定。

對於國聯證券的定增計劃,業內爭議也普遍集中在,其上市才半年就要再募資是否有必要,以及是否合規?

國聯證券在回覆證監會時表示,根據《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中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本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但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或募集資金投向未發生變更且按計劃投入的,可不受上述限制,但相應間隔原則上不得少於6個月。

據國聯證券的公告顯示,其首發募集到的20.22億元資金於2020年7月到位,2020年12月31日已全部使用完畢。其2021年2月提出增資預案,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正好是6個月。

但短短五個月就花完了20億,部分投資者表示難以置信。對此,時代財經此次採訪的兩位業內人士均表示,此事在資本市場較為正常。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6月25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這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擴大資本金是業務增長的基礎,而且金融機構花錢,又不是建專案搞固定資產。”

華南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同樣認為,對於一個資本中介業務做得大的券商來說,缺錢是必然的。“此外,定增也有可能是為了引進戰略投資者。”

“燒錢”的自營業務和信用業務

資本中介業務,業內也稱信用業務,簡單來講,就是券商借錢給客戶買股票。國聯證券的信用業務並非是最賺錢的,卻是最“燒錢”的,連帶著證券投資類的自營業務,成為了國聯證券的兩大“銷金窟”。

圖片來源:wind

在回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時,國聯證券表示,此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5億元,其中不超過30億元將用於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不超過25億元將用於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而剩餘不超過10億元則會投向子公司及其他營運資金。

從此次募資的資金用途來看,證券投資類的自營業務和融資融券的信用業務是國聯證券想要發力的主要方向。不僅是此次定增,從首發募資開始,這兩項業務就是國聯證券的“燒錢”主力。

據當時的招股書,國聯證券表示除去發行費用,會將募集到的19.38億元投入到最佳化營業網點、推動融資融券等資本中介業務、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創新業務、增資子公司以及加強風控和IT系統建設7個重點發展方向。

然而,據國聯證券今年3月公告的《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情況的專項核查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這19.38億元都用於資本中介業務、自營業務和創新業務,並未顯示其餘四個方向的資金用途。

半年花光20億!國聯證券再“伸手”要65億,狠砸錢的業務貢獻不增反降
國聯證券IPO募資的使用情況。圖片來源:wind

花了這麼多錢的業務,卻沒能給國聯證券帶來相應回報。

據財報顯示,2020年國聯證券營業收入為18.76億元,淨利潤為5.89億元。其中經紀業務仍貢獻了大部分營收,實現營業收入6.79億元,緊接著是證券投資業務,收入4.7億元,投行業務收入3.63億元,信用交易業務收入2.3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信用交易業務是國聯證券業務板塊中唯一收入同比下滑的板塊,同比減少17.63%。同時,信用交易業務和證券投資業務的毛利率分別下降5.05%和8.12%。

此外,證券投資類業務的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019年的26.61%降低至25.05%,產生的利潤佔總利潤的比重也從2019年的61.26%降至53.41%。

雖然業務發展需要時間,並非一蹴而就,但國聯證券202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又磨滅了投資者不少的信心。

2021年第一季度,國聯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71億元,淨利潤1.57億元,相比去年分別下滑4.95%和31.4%。

事實上,從整個大環境來說,國聯證券也並非是有意浪費、刻意圈錢。信用業務和自營業務雖然燒錢,卻是目前券商都在爭相發力的方向。王驥躍對時代財經指出,信用業務中的融資融券業務,是現在券商的主要盈利來源。“而監管方面對於槓桿率和資本充足率都有控制,所以券商要發展這塊業務,就必須要增加相應的資本金。”

2020年安信證券獲得大股東80億增資時,曾表示將主要“輸血”信用業務;同年,東方財富發行73億元的可轉債,也聲稱其中9成資金將投向信用交易業務。

上述華南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對時代財經表示,這兩個領域要特別發力是業內共識,“兩融業務增長迅速,客戶借錢需要補充自有資金,還有IPO專案的跟投和創新業務都需要大量資金。”

6月25日,時代財經以業績和定增問題聯絡國聯證券,其工作人員表示,半年報還沒有披露,無法告知業績相關問題,定增問題可關注公司的公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05 字。

轉載請註明: 半年花光20億!國聯證券再“伸手”要65億,狠砸錢的業務貢獻不增反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