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小巨人”企業上市要重實效

  最近,湖南、遼寧、廣東等地出臺政策,積極開展優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支援相關企業登陸主機板、科創板、新三板,擴大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不少人為此點贊,但也有少數人覺得是“老生常談”。

  自幾年前“專精特新”概念提出以來,就有浙江餘姚、江蘇江陰、福建晉江等地對中小企業上市重獎的先例,尤其在支援民營中小企業上市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然而,如何培育更多“小巨人”企業上市、給“上市的舊瓶裝新酒”,更加考驗各地智慧。

  經過長期努力,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生產體系內部迴圈不暢和供求脫節現象顯現,“卡脖子”問題突出。解決這一矛盾,要求中國經濟發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站在這一高度重新認識“小巨人”企業上市問題,各類市場主體更應主動適應新階段的新變化,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支援“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不能“撒胡椒麵”,要有所取捨,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那些“兩高一資”企業、與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精神相悖的企業,甚至已經在淘汰落後產能名單上的企業,即便財務資料再搶眼、稅收貢獻再突出、技術特色再鮮明,也不應納入培育“小巨人”企業上市的範疇。中小企業必須明晰,上市絕不是“排隊領大米”,而是在符合上市的必要條件下優中選優。

  支援“小巨人”企業上市要防止一擁而上,避免“為了上市而上市”。近兩年來,中小企業迎來一輪上市熱潮。中信證券統計,2019年至今,有560餘家中小企業成功上市,其中多數集中在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取道境外的港股、美股上市,流通市值在數百億元的“小巨人”企業數量佔比超過八成。

  梳理這些已上市的中小企業,多數主業特色鮮明,但也有極少數僅是依靠境外股市特殊的上市路徑勉強圓了上市夢,企業自身的內功、主業和創新並沒有太大改觀;有的缺乏一技之長,依然只能靠刷概念、編故事、貼標籤、忽悠地方政府補貼生存。這些“為了上市而上市”的中小企業帶來各地的資源浪費,增加了潛在的金融風險,也違背了“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的初衷,與國家培育“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的目標相距甚遠,理應杜絕之。

  支援“小巨人”企業上市不能全靠港股、美股等外部金融資源幫助,要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的現代金融體系。上市是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雙向選擇”,也是國際金融實力的比拼。即便是在新股發行註冊制下,登陸資本市場也不是見者有份,更不是拔苗助長。過去防控金融風險的經驗表明,要增加對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中國資本市場必須提升國際競爭力、包容性和普惠性。反過來看,任何已經或排隊上市的中小企業必須對上市的成本、門檻、風險和過程有充分的認識,力爭水到渠成。即便沒有上市也不該氣餒,上市不是中小企業“成才”的唯一路徑,不上市有不上市的好處,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道路才是中小企業的追求。

  從不“撒胡椒麵”到防止一擁而上,再到優中選優,這些上市的新智慧正在成為中小企業和投資者的指引,也應對地方政府和證券部門有所啟示。回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維度看,“小巨人”企業上市多點這樣的“老生常談”也無妨,只有各方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明確了上市的優劣和禁忌,才能更好理解並用好用足資本市場。

責任編輯:曹義_0776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52 字。

轉載請註明: 支援“小巨人”企業上市要重實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