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新冠藥通行證為何能給舒泰神帶來新想象?

周志文夫婦透過舒泰神押注的新冠藥研發終於走到收穫期。這張看似“遲到”的FDA批文,卻因其中的C5a靶點,讓外界對舒泰神有了新預期。

4月6日,舒泰神開盤不久便封板漲停,截至晚間收盤報12.23元/股,漲超20%,登上龍虎榜.此外以嶺藥業、華潤三九、諾泰生物等紛紛走高.

訊息面上,前一日公司全資子公司舒泰神香港參股公司InflaRx研發藥物Gohibic(Vilobelimab)注射液用於治療COVID-19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EUA)。

當下,國內外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及疫苗已在市場普及,此次InflaRx公司的Gohibic實屬姍姍來遲,而獲批後卻能在二級市場掀起一陣熱潮,實則也是因資本市場看好InflaRx公司獨有的C5a靶點.

據悉,InflaRx公司獨有的反C5a技術抑制劑,涉及多種自身免疫和其他炎症疾病的進展,

也就是說除在新冠病毒治療領域,InflaRx在多個疾病領域的治療前景也十分可期。

Gohibic獲批,InflaRx股價暴漲翻倍

4月6日早間開盤不久,舒泰神便封板漲停,兄弟公司昭衍新藥股價也一度衝高.

訊息面上,前一日舒泰神全資子公司舒泰神香港的參股公司InflaRx研發藥物Gohibic(Vilobelimab)注射液用於治療COVID-19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EUA),而訊息一經公佈InflaRx美股當日收盤一度漲超60%.

雖當前全球新冠肺炎整體較為穩定,且治療藥物和疫苗也已較為普及,但資本市場仍一度看好實則是因為InflaRx公司特有的C5a抑制劑.

據悉,Gohibic是一種針對C5a靶點的單抗藥物,C5a是補體系統的一種重要蛋白,它是天然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system)的基本武器,當細菌入侵人體時,補體系統產生攻膜複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能夠在細菌表面打洞,溶解、殺死病原體。

而作為急性感染、組織損傷炎症早期出現的最強因子,C5a分子被公認為是廣譜炎性放大器,是補體過度啟用導致劇烈炎症反應的主要效應分子,是感染、損傷急救藥的理想靶點。

InflaRx公司獨有的反C5a技術抑制劑,涉及多種自身免疫和其他炎症疾病的進展,也就是說除在新冠病毒治療領域,InflaRx在多個疾病領域的治療前景也十分可期。

當前,InflaRx公司在C5a 靶點目前是全球研發最領先的公司,且此次獲批也標誌著C5a靶點安全性的最高認可,此後公司也將創造出更多治療領域的創新藥。

而作為舒泰神的參股公司,InflaRx已授權舒泰神在中國境內使用、開發、銷售其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獨佔許可權,也就意味著,此後該類藥物將涉及到公司在中國權益轉讓.

三啟定增,豪賭研發

於周氏夫婦來說,投資InflaRx是舒泰神最具前瞻性的佈局之一。

早在2015年 9月,舒泰神為購買德國InflaRx授予德豐瑞抗體藥品的特許經營權,出資5000 萬元對註冊資本20萬元的北京德豐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單方資本克隆增資取得60%控股權。

兩年後舒泰神出資7000 萬元收購德豐瑞40%剩餘股權,原股東劉睿、郭欣和張志華分別持有德豐瑞18%、18%和 4%,共計 40%股權,完成註冊後,舒泰神持有德豐瑞 100%股權,德豐瑞將成為舒泰神的全資子公司,收購20萬元註冊公司的代價總計1.2億元人民幣。

2016年7月,InflaRx宣佈完成3100萬歐元的C輪融資,而此次融資的領投人正是舒泰神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舒泰神用1810萬歐元認購德國InflaRx發行的C 輪優先股,經歷D輪和上市兩輪稀釋,此後在InflaRx上市前持股15.99%。

而舒泰神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的實控人也正是舒泰神的創始人及實控人——馮宇霞、周志文夫婦。除去舒泰神,夫妻雙方名下實則還手握另一家“A+H”股公司——昭衍新藥。

作為昭衍新藥實控人,周志文及馮宇霞夫婦在過去大半年的時間裡一直在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資料顯示,2022年一季度末,夫婦二人合計持有昭衍新藥36.19%的股份,2022年中報和三季報顯示,二人持有的股份逐季度減少。

而今年三月底公告顯示,二人目前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或已降至33.37%。值得注意的還有,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包含實控人夫婦二人在內,昭衍新藥的前十大股東中有七位股東的持股比例同比減少。

然而二人對舒泰神卻毫不吝嗇.今年三月初,舒泰神的5.8億定增獲受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定增募資前舒泰神已有兩輪募資但均折戟.

2020年4月,舒泰神公告向特定物件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10.8億元,其中7.57億元計劃投入舒泰神醫藥產業園(I 期)建設專案,3.24億元計劃投入創新藥物研發專案,後者總投資額為5.11億元。

創新藥物研發專案就涉及新冠藥單抗藥BDB-001注射液,舒泰神計劃將2000萬元募資投入到BDB-001注射液的國內外新冠重症臨床推進中。而此後該方案一直擱置,最終於2022年2月失效。

2022年9月,舒泰神再次啟動增發計劃,但僅僅三個月後就突發公告宣佈終止,此後半個月,舒泰神募資重啟,規模驟然膨脹,數額幾乎翻倍。

三次定增計劃中,新冠藥研發管線從未缺席募投專案,相關投入在最新增發計劃中飆漲至近2億元,然而舒泰神的未來想象也不僅停留在新冠藥的故事裡.

"啃老"無望,新藥在即

從此前舒泰神釋出的2022年年報來看,上年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至6.04%至5.49億元,淨虧損1.97億元.

而這並非是公司首次虧損,作為2011年上市的創新藥企,舒泰神自2017年開始營收便開始出現負增長,2018年至2020年,營收增速均在負數區,自2020年公司出現虧損。

早年間,公司主要營收來自蘇肽生(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和特色品種舒泰清(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IV))及其系列產品。然而自2017年起,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mNGF)市場規模逐步縮微。

2009年舒泰神的王牌產品被納入醫保目錄的鼠神經生長因子,此後在2017年版醫保報銷範圍被調整,限定為外傷性視神經損傷或正己烷中毒。這也直接導致公司2018年蘇肽生實現營收5.45億元,較2017年下滑43%.

而蘇肽生又被調整出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這直接導致蘇肽生2019年營收僅實現3.43億元,同比下滑37%。

2022年報告期內,舒泰清實現銷售收入 3.65 億元,佔營業收入的 66.43%,較去年同期下降8.47%;而蘇肽生實現銷售收入進一步收縮至 1.74 億元,佔營業收入的 31.70%,較去年同期下降 3.73%;阿司匹林腸溶片貢獻銷售收入 414 萬元。

除老藥營收下滑影響業績外,作為創新藥企的通病,前期新藥研發需投入大量資金也直接影響了公司的利潤.

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為3.47億元,同比增長38.87%;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為59.47%;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3.8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70.03%,同比增長11.06%。

當前從公司的研發管線來看,公司主要研發平臺主要包括蛋白類藥物、基因治療/細胞治療藥物、化學藥物三大藥物類別,治療領域覆蓋了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感染性疾病、胃腸道疾病、泌尿系統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多種研發管線。

除了新冠藥,公司同樣手握幾張王牌,BDB-001專案多個適應症臨床試驗穩步推進進,STSA-1005專案已取得 I 期臨床(美國)研究總結報告,STSA-1002 和 STSA-1005 聯合用藥專案取得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遲到”的新冠藥通行證為何能給舒泰神帶來新想象?

(截圖來自舒泰神官網)

如此看來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重症治療藥物實屬姍姍來遲,但隨著研發產品的獲批上市,公司有望迎來估值的重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39 字。

轉載請註明: “遲到”的新冠藥通行證為何能給舒泰神帶來新想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