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掮客坦言“幫忙資金”離場 7月份銀行存款減少有“先例可循”

  主持人孫華:日前,央行釋出今年7月份金融統計資料及社融統計資料。總體來看,7月份新增信貸和社融規模都放緩了快速增長的腳步。今日本報圍繞社融資料,對居民存款搬家的現象進行調查報道。

  本報記者 張 歆

  “各位大佬,6月份大家都很辛苦,希望大家跟資金方說好,今天9點以後再出款,感謝大家支援。”7月1日凌晨0:25,資金掮客孫毅(化名)在多個“工作群”和朋友圈釋出上述訊息。

  從央行8月11日披露的金融資料來看,7月份新增人民幣存款僅有803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少增28197億元和5617億元。而且記者查閱央行近年來披露的資料發現,7月份存款減少早有“先例可循”。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7月份存款少增是因為“在季初月,居民和企業存款通常轉為表外理財,再疊加股市回暖、基金髮行規模加大、居民購房需求,對居民和企業存款進行了分流。而季節性因素主要是跟現有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的時點特性有關。”

  “好動”的存款

  今年7月份,存款的“活潑好動”略超市場預期。

  央行資料顯示,7月份新增人民幣存款僅有80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195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55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87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8萬億元。

  雖然不是“主力部隊”,但是衝量資金對於存款“搬家”顯然也貢獻了一定的力量。

  “大體量的‘幫忙資金’主要來自非銀機構,度過了6月底年中考核時點後,7月份大多是要離場的。”孫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所謂大體量的概念大致是億元為單位,或至少是單筆數千萬元量級,我3月份有個‘口子’需要的單戶資金分別是10億元和11億元。”

  “大資金很多來自非銀機構的短期閒置資金,希望提高資金效率,大型機構對參與專案也是有規模門檻的,例如我的一個客戶要求臨櫃(注:到櫃檯現場辦理)是3000萬元起,網開(注:開網銀辦理)是1000萬元起。”孫毅表示。

  在社交平臺,記者查詢到了很多關於銀行衝量的合作資訊,甚至還有為一家國有大行“量身定製”的“網開教程”。也有一些資金方直接“曬家底”——將部分業務記錄掛出來,且服務的客戶遍及全國,且除了銀行還包括上市公司。此外,記者注意到,除了為銀行衝量,這些資金還主動承擔了“亮資擺賬、過橋衝量、工程驗資環節形象資金”等職能,且都是短期的。

  不過,近年來對資金衝時點的持續監管整治以及銀行考核方式的變化,也讓衝量資金感受到了“利空”。

  “其實現在的業務並不太好做,不過監管對於資金衝時點盯得很緊,所以好的‘口子’比較稀缺,資金價格也比較低。”在資金掮客領域從業多年的包玲(化名)對記者表示,“之前我們也會把一些大專案以定製理財的方式包裝,但是現在很難實現。”

  此外,包玲也表示,銀行現在對年季末時點攬儲考核的方式也有變化,銀行每個月的“口子”都是動態測算變動的,由於時間關係等因素,與資金匹配的成功率也在下降。

  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理財產品的結算安排或會計上的考慮可能導致部分機構在月末、季末還有衝時點的動力,但是監管部門的偏離度考核和越來越多銀行強調的日均考核,都在強調注重存款的平穩。

  7月份存款結構呈現“季節性”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過去的數年,7月份住戶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財政性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大幅增加是普遍現象,也可以說是存款的“季節性特點”。

  央行資料顯示,2019年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420億元,同比少增386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03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39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809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34萬億元。也就是說,去年與今年的情況“如出一轍”。

  再向前一路回溯可以發現,2015年-2018年的每年7月份,存款細分專案的增減方向也比較類似(2014年7月份以及之前並未細分公佈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資料),只是增減規模差異比較大。

  2018年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03萬億元,同比多增212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293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6188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934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8609億元;2017年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8160億元,同比多增308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515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697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16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7391億元;2016年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5071億元,同比少增1.6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224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062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88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4636億元;2015年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17萬億元,同比多增3.1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59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2136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15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81萬億元。

  溫彬對此則表示,存款少增的現象通常在每年4月份或7月份可能會表現的比較明顯;而今年7月份,股市、樓市的資金分流功能相對較強,因此反映出來的資料也會比較明顯,從而受到市場關注。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31 字。

轉載請註明: 資金掮客坦言“幫忙資金”離場 7月份銀行存款減少有“先例可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