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準符合預期,有助穩預期增信心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遲雨
4月15日晚間,央行公告稱,決定於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為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援力度,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這是一次預料之內的降準。
不僅是在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釋放了“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的訊號。更重要的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上月下降了0.7個百分點。
所謂採購經理指數,是透過對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統計彙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經濟學家認為,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堪稱預判市場變化的第一手資料。
業內一般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視為“榮枯線”,即當指數高於50%時,表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呈活躍的態勢,而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
3月份中國PMI略低於榮枯線,反映當前我國經濟執行雖然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但由於世界經濟復甦放緩、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場大幅波動和國內出現散發疫情,市場主體可能面臨著更多的困難,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加大。
在這種形勢下,用降準的手段增加貨幣供給,其利好十分明顯。
首先,對銀行來說,是降低了資金的成本,因為這部分被鎖定的錢收益率非常低;其次,降準改善了流動性,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這意味著銀行可以提供更多中長期貸款,為實體經濟“輸血”。
而定向這一塊針對省域內的城商行,由於本地小微企業原本就是城商行的主要服務物件,其受益於定向降準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從力度上而言,這又是一次意外的降準。與2018年以來央行歷次降準幅度比較,本次降準0.25個百分點,在幅度上顯得相對剋制。
控究原因,無非三點。一是在央行看來,當前流動性已處於合理充裕水平;二是在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加的情況下,降準幅度過大可能會對物價走勢帶來不小影響;三是要給後續貨幣政策發力留有一定空間,在此次降準之後,不排除仍有降準降息的可能。
回應市場期待,本次降準的時機把握得很好。因為在市場不太樂觀的時候,貨幣政策的適時發力,疊加其他監管政策的微調,可以扭轉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期,從而進一步提振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意願。
當然,降準本身不是目的。透過降準釋放流動性,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落實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處境,推動經濟穩增長,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讓資金“血液”輸到最需要的地方,“精準”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系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