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重在穩預期

  積極財政政策有效對沖疫情及衍生風險——

  財政政策重在穩預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近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釋出的《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1)》顯示,2020年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有效對沖了疫情及其衍生風險影響,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兜住了基本民生。在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的態勢下,2021年財政政策重在穩定預期,減少經濟執行的不確定性。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有效實施宏觀政策,國民經濟保持穩定恢復態勢。與此同時,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自然災害對部分地區經濟產生影響,各類衍生風險仍不容忽視。

  藍皮書表示,面對新的不確定性,預期不穩是當前宏觀政策需要關注的重點。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穩定經濟執行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持財政政策的延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政策不急轉彎,對於穩定各方預期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接下來財政政策需著眼於促進經濟穩定復甦增長和改善預期,兼顧長期預期和短期預期的引導,注重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對不同群體、不同主體實行有針對性的預期管理措施,注重政策的前瞻性。”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

  對此,藍皮書從三方面提出穩預期建議。首先是穩定市場主體預期,包括最佳化減稅降費政策,重點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傾斜;對經濟恢復保持必要支援力度;促進有效需求擴張,引導有效供給形成。其次是穩定居民等主體預期,主要是最佳化財政資金配置,保障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基本民生需求;支援就業優先政策落實,促進就業狀態改善;深化社保體制改革,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發揮財稅政策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收入分配結構。

  財政收入是經濟發展形勢的“晴雨表”,今年前7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0%,比2019年同期增長9.6%。同時,各級財政持續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抓好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落實,“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藍皮書預測,在經濟持續穩步恢復的背景下,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將顯著提升,財政支出增速也會回升,醫療、社會保障、科學技術等重點領域支出將實現較快增長,財政支出結構有望最佳化,資金使用效率有望提升。

  與此同時,財政收支壓力猶存。“當前我國財政政策空間面臨較大壓力。收入方面,儘管今年的收入增長不錯,但長期來看財政收入增長將要回到正常趨勢線上。支出方面,企業生產成本在增加,老百姓對於優質的、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的需求在增長,經濟轉型發展也需要加大對一些新型基礎設施的投入等。”世界銀行全球治理實踐局高階經濟學家趙敏認為,緩解財政收支壓力,未來財政政策的重點還在於提質增效,建立全面的預算績效管理。

  藍皮書建議,可以從用好閒置、沉澱的財政資金入手,緩減政府財力緊張問題,保證財政政策順利執行。同時,提高公共財政資金的管理效率,也有助於推動財政預算體制改革。此外,還可以透過加快國有資本劃轉養老金的步伐和提高劃轉比例,加快建設地方財政共擔機制,以此來開啟財政空間。

  在鞏固經濟復甦成果的同時,當前財政政策重點還在於要兼顧財政緊平衡狀態下的風險防控,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藍皮書指出,地方政府最大的債務風險是或有債務風險。目前顯性債務已納入預算管理,公開透明,債務償還安排具有確定性,總體可控。隱性債務屬於或有債務,只有當或有事件發生時政府才會履行償還責任,因此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如何實現地方政府債務可持續性?藍皮書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改革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方式;二是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係,避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上移;三是建立債務績效管理制度,降低債務風險和公共風險;四是建立財政金融的協同機制以減輕債務違約風險。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7 字。

轉載請註明: 財政政策重在穩預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