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
2022年,是券商們難過的一年。
截至3月31日,共有26家上市券商交出自己去年業績的答卷。從資料中不難看出,證券行業因受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經營業績短期承壓。據中證協對證券公司未審計經營資料進行的統計,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3949.73億元,實現淨利潤1423.0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21.38%、25.54%。
哪些券商能夠跑贏同行?他們如何在承壓時找準自身定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營收利潤雙雙降,僅有兩家淨利潤逆勢正增長
從上市券商來看,目前已釋出年報的26家上市券商2022年(合併報表)合計營收4115.2億元,歸母淨利潤1171.76億元。
資料來源:Wind、年報(資料截至3月31日)。圖片來源:時代財經制圖
從營業收入來看,2022年進入“百億俱樂部”的上市券商有14家。中信證券(600030.SH)以651.09億元的營收坐穩“一哥”之位,緊隨其後的是國泰君安(601211.SH)、中國銀河(601881.SH)、華泰證券(601688.SH),營收均超300億元。
從歸母淨利潤來看,有3家券商過百億門檻,分別是中信證券(213.17億)、國泰君安(115.07億)和華泰證券(110.53億)。
上述百億券商盈利的絕對值雖高,但增速才是業績成長力的重要表現。
據時代財經統計,已釋出年報的26家上市券商中,營收同比增長的僅有3家,增幅最高為華鑫股份(600621.SH),同比增長5.6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僅有方正證券(601901.SH)(17.88%)和信達證券(601059.SH)(4.75%),增幅分別為17.88%和4.75%。其中,方正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創6年新高。其餘券商均出現營收、利潤雙降的情況。
雖然中信證券業績下滑,但目前依舊能穩住自己TOP1券商的地位。但是海通證券(600837.SH)不僅沒逃出營收利潤“雙殺”的宿命,還被2021年營收排名第11名的中國銀河“超車”。
年報顯示,海通證券有六大經營分部,包括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交易及機構、融資租賃及其他,每個分部的營收均在下滑。
其中,海通證券營收降幅最大的業務是交易及機構業務,營收錄得負值,為-17.05億元,同比減少126.16億元,降幅115.63%;其次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30.86億元,同比減少15.46億元,降幅33.37%;第三是投資銀行業務,營收42.62億元,同比減少13.97億元,降幅24.69%。
海通證券解釋稱,上述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震盪調整導致投資收益減少;資管子公司管理規模下降,管理費收入同比減少;香港市場股權融資規模大幅縮減,境外投行收入同比減少。
從海通證券營業收入專案來看,其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變化最大,從2021年的123.29億元驟降至2022年的-2.48億元,降幅102.01%,而下降的主因是金融工具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與海通證券一樣營收利潤同比降幅雙雙跌破行業降幅(21.38%、25.54%)的上市券商,目前有10家,從中小券商到頭部券商,無一倖免。
降幅最狠的為紅塔證券(601236.SH)和錦龍股份(000712.SZ)。據年報資料顯示,紅塔證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36億、3852.5萬元,同比下滑87.58%、97.56%;錦龍股份(中山證券母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47億、-3.92億元,同比下滑75.42%、198.31%。
頭部券商穩當“三好生”,中小券商爭當“特長生”
據中證協披露的資料顯示,2022年,證券經紀業務依然位居券商第一大收入來源,佔比32.55%,較上年有所提升;投資銀行、資本中介、證券投資業務緊隨其後,分別佔總營收的16.69%、16.03%、15.4%。
多家頭部券商在面臨多重壓力時,穩住自身優勢,向“全能型”券商邁進。
據Wind資料,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證券投資業務的收入均在8.51億-16.49億,呈現出均衡發展的態勢。
而中小券商則在激烈競爭中選定方向做出差異化,爭當團隊“特長生”。有的希望藉助金融科技進行彎道超車,有的在財富管理業務領域形成特色,有的往精品投行方向發展。
譬如,信達證券(601059.SH)不斷加大對金融科技研發等方面的資訊科技投入,2022年共投入1.56億元,佔同期母公司營業收入的6.04%。
而方正證券提到,其戰略目標是成為財富管理特色鮮明、高質量發展的大型綜合類券商。在2022年,方正證券過半的營收來自財富管理分部(54.45億元),而投資與交易、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分部也在暗中發力,營收均在5.35-8.73億元之間。
或許也因此,這位財富管理“特長生”在去年錄得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7.88%的好成績。
但是“偏科”嚴重也可能會導致排名大跌。
如專注自營業務的紅塔證券,2022年歸母淨利潤僅錄得3852.51萬元,同比減少97.56%。對於歸母淨利潤的大幅下滑,紅塔證券表示,主因是自營業務持有的金融資產受市場波動影響,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2021年,紅塔證券利潤總額超九成由自營投資業務貢獻,該業務利潤總額高達17.96億,然而在2022年變成-5733萬。
券商降薪潮真來了
雖然大多券商業績因市場環境不佳而下滑,但並不影響券商們招兵買馬,壯大自身專業隊伍。
據年報資料計算,21家券商報告期末在職員工數量有所增加,其中7家增速超10%。中信建投(601066.SH)隊伍擴建速度最快,在職員工數同比增長20.11%。
在隊伍擴大的同時,金融民工們也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場面。
時代財經所採取的計算方法為:人均薪酬=職工年度薪酬總額/在職員工人數。
其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當期現金流量表)+應付職工薪酬期末餘額-應付職工薪酬期初餘額=職工年度薪酬總額。(上期期末在職員工人數+當期期末在職員工人數)/2=在職員工人數。
據年報資料計算,22家券商人均年薪在下滑,大部分頭部券商降薪幅度超10%,其中招商證券(600999.SH)、海通證券、信達證券降幅超30%,中金公司(601995.SH)和華泰證券的人均薪酬也逼近7折。
從人均年薪來看,最高年薪花落中信證券,為83.64萬/人;最低年薪則為華安證券的28.95萬/人,券商們的年薪差距在逐漸縮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券商去年在精簡團隊人數,少則縮減1-2%的員工,最多縮減12.36%,或覺得團隊成員在精不在多,或希望透過節流給員工和企業“回回血”。
然而,目前僅有紅塔證券、光大證券(601788.SH)給員工“回血”成功,華林證券(002945.SZ)和方正證券人均年薪略微下降,下降幅度在1-2%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錦龍股份在在職員工減少111名後,人均薪酬依然減少24.46%,其大幅減員降薪並無法減輕其投行業務帶來的業績負擔,最終2022年歸母淨利潤為-3.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