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2022年四季度債市大跌後,債券型基金是否遭遇大額贖回也成為市場近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而近日釋出的首批四季報也終於揭曉這一問題的答案。2023年1月6日,中銀基金率先發布旗下11只產品的2022年四季度報告,包含8只債基以及3只貨基。從規模變化看來,各有2只債基和貨基的最新規模環比下滑,其中更有債基規模驟降超30億元。不過,整體來看,相關債基未遭遇集體大額贖回情況。展望後市,有業內人士認為,長端利率很難進一步下行,短端利率在資金利率的牽引下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
多隻債基規模小幅上漲
首批固收類基金2022年四季報出爐。2023年1月6日晚間,中銀基金披露旗下11只基金的2022年四季報,其中包含8只債基、3只貨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四季度期間,債市大跌,債基收益率普遍回撥的背景下,債基整體規模出現環比下跌。中基協此前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1月末,債基規模環比縮水超5000億元,若對比三季度末更減少5937.44億元。而相關債基是否遭遇大額贖回也成為市場近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整體來看,中銀基金此次公佈四季報的8只債基並未遭遇集體大額贖回情況,其中僅2只產品出現規模環比下滑的情況。資料顯示,中銀中高等級債券在四季度末的申購贖回淨額合計減少31.67億份,規模環比減少33.93億元,季末規模達22.93億元;同期,中銀豐實定開債發起式在四季度末規模也環比減少1.23億元,達40.02億元。
除上述2只產品外,其餘債基的規模則環比上漲。具體來看,中銀臻享債券、中銀中債1-3年期農發行債券指數、中銀中債1-5年期國開行債券指數、中銀榮享債券、中銀上清所0-5年農發行債券指數的最新規模均小幅上漲,依次為17.4億元、24.41億元、32.23億元、41.23億元、46.64億元,環比增長0.74%、8.62%、16.19%、52.12%、24.1%。中銀添盛39個月定開債則由於仍處封閉期,故基金份額未發生變化。
針對上述產品規模縮水的具體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中銀基金,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就業績情況而言,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2022年中銀中高等級債券A/C份額的收益率分別為1.57%、1.28%,跑輸同類平均收益率0.54個百分點、0.84個百分點;反觀中銀豐實定開債發起式,其在2022年的收益率為2.38%,跑贏同類平均收益率0.26個百分點。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前述產品在四季度末出現規模環比下滑,可能與債基收益率下跌有關,導致投資者在遭受損失的背景下出現贖回行為。另一方面,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未來觸底回升持審慎客觀態度,在此背景下,債券的預期收益或會降低,也可能導致部分債券型基金持有人選擇贖回。
流動性寬鬆局面或延至春節前後
若從中銀基金此次披露的其餘3只貨基四季報資料來看,有2只產品均出現規模環比下跌情況。其中,截至四季度末,中銀活期寶貨幣最新規模為373.13億元,環比減少9.69%;中銀機構現金貨幣的規模也環比下降3.97%,達7億元。同期,中銀瑞福浮動淨值型貨幣的最新規模則環比小幅上漲0.46%,達5.18億元。
“貨基的規模縮水,對基金管理人而言可能會面臨整體管理規模下降的尷尬局面,從而導致基金管理人面臨管理費收入下降的負面情況”,王紅英評價道。
回顧此前市場表現,中銀機構現金貨幣的基金經理易芳菲、蔡靜在四季報中提到,四季度銀行間資金面較為寬鬆,11月受房地產政策及防疫政策最佳化影響,疊加銀行理財產品大量贖回帶來的負反饋,市場利率在短期內出現大幅反轉。
在經歷了前期債市大跌後,業內人士又如何看待後續市場發展趨勢?展望後市,中銀中債1-3年期農發行債券指數等3只債基的基金經理田原在季報中表示,綜合來看,全球經濟2023年下行壓力或進一步加大,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依然處於繼續收緊狀態。
第一創業證券總裁王芳也在近期公開表示,展望2023年,美聯儲加息週期已接近後期,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顯著加大,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經濟體的經濟不同步現象變得更加突出,利率和匯率環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國內貨幣和財政政策或變得更加“積極”,政策總基調也有望從“防風險”轉向“保增長”。
具體到債券市場而言,中歐基金認為,當前的情形和2022年4月類似,經濟“弱現實”但市場的目光放在疫後恢復上,長端利率很難進一步下行。流動性寬鬆的局面可能延續至春節前後,短端利率在資金利率的牽引下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利率曲線或繼續陡峭化。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