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跌去30%、半年縮水100億,小熊電器為何“變熊”?

文 | 金衛

作為“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在資本市場可謂風光無限。

2019年中,小熊電器上市,憑藉網際網路思維、創新思維逐漸成為家電行業的一顆新星,受到市場追捧。2020年,小熊電器漲幅驚人,由年初40元左右起漲,到7月23日,小熊電器的股價最高漲至165元,漲幅達300%,成為電器行業的大牛股。

不過,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小熊電器一路震盪下行。尤其是今年1月26日,股價跌停,隨後短短四個交易日,股價大幅下挫 30%。截至1月29日收盤,小熊電器市值144億,相比去年7月巔峰時的258億,蒸發了115億。

4天跌去30%、半年縮水100億,小熊電器為何“變熊”?

這是市場錯殺還是另有原因?

小熊業績不及預期

表面上看,這次小熊電器大跌與公佈業績有關。

4天跌去30%、半年縮水100億,小熊電器為何“變熊”?

1月25日晚,小熊披露2020年度業績預告:歸屬淨利潤預計達到4-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70%。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在30%-40%之間,銷售費用率同比有所下降,毛利率相對穩定。

這份看似不錯的全年業績預告,為何一經公告股價卻接連下跌?主要是不及預期。

2020年前三季度,小熊電器實現營收24.9億,同比增長45%;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增92%,至3.2億元,對比起來,小熊電器的第四季度歸母淨利潤0.8億元-1.3億元,同比-20.1%至+33.3%。

小熊電器第四季度增速,與過去幾個季度90%的增速相比,事實上出現大幅的下滑。

4天跌去30%、半年縮水100億,小熊電器為何“變熊”?

通常來說,第四季度往往是小家電類產品的銷售旺季,即使考慮到經銷商的備貨週期將部分收入提前轉移至第三季度,但四季度的收入增速下滑卻如此明顯。

小熊電器解釋稱,本年度受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同時結合公司實際發展戰略需要,公司對費用投放節奏進行了戰略調整,導致淨利率在季度之間有一定的波動。

按一些研究機構的說法,小熊第四季度業績明顯放緩,主因疫情期間,線上小家電需求提前釋放,第四季度小家電需求有所減弱。

不過,如果將時間週期放長,小熊電器遭遇了和一些網紅食品、網紅公司相似的情況。

乘著電商的風而起

小熊電器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是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小熊電器是典型的趕上電商的發展浪潮,乘著阿里電商之風成長起來的“淘品牌”。

2008年前後,家電的銷售主要是線下,但渠道被國美、蘇寧的大賣場巨頭所把持,高昂的入場費與管理費,阻礙了大批中小品牌的線下渠道建設之路,這時小熊電器提出“網路授權銷售模式”,並於當年成為首批入駐淘寶商城的中小品牌之一。

2009年,小熊電器參與了當年的第一屆“雙十一”購物節,作為首批參加雙十一的27個品牌之一,小熊電器當年的銷售額突破了8000萬,其中一半為線上銷售。

押注線上,小熊電器擁抱電商,積極配合淘寶的發展戰略,成為淘寶在小家電領域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10年,小熊電器年營收突破1億,像酸奶機等小家電賣成了爆款。

2015年,小熊電器與天貓戰略合作規模達到5億元,不過這時,傳統品牌、大廠商、大渠道商意識到電商渠道的威力,紛紛走到線上,這些企業的品牌更具號召力,實力更加雄厚。

2016年4月,阿里對外宣佈成立“協助商家上市辦公室”,目的是支援阿里商業體系內的淘品牌們加速登陸資本市場。辦公室成立後,阿里的商業體系內,有超過百家的公司進行了上市申請,小熊電器有幸成為第54家成功上市的“淘品牌”。

2019年9月,小熊電器登陸A股資本市場,以34.25元/股的發行價,募集資金總額為10.28億元,首日大漲44%,總市值達到59億。

上市短短一年多,股價一度漲至5倍之多,市值最高時達到了252.92億,這一市值,甚至超過了同期康佳、海信、長虹等傳統家電巨頭。在衡量估值的關鍵數值之一的靜態市盈率上,更是一度超過94倍,是同期美的的3.1倍。

伴隨中國電商市場發展起來的小熊電器,從產品到營銷,都具有強烈的網際網路印記,估值頗具網際網路色彩。

傳統小家電品類主要包括電磁爐、電飯煲、電壓力鍋、豆漿機、料理機、破壁機等,在國內發展較早,市場競爭已經非常充分。這塊市場主要由美的、九陽和蘇泊爾三家壟斷。

小熊電器選擇了依託酸奶機、煮蛋器、豆芽機等廚房小家電為主打品類,切入市場,同時不斷推出養生壺、電燉盅、電動打蛋器、電熱飯盒、多士爐、酸奶機和加溼器等產品。這些產品無意中戳中了當下新生代消費者的個性、多元、圈層熱點。

但另一個問題是,這類小家電市場高頻迭代、低門檻競爭,各商家的價格戰四起。由於網際網路基因,小熊在營銷造勢方面下足功夫,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小熊電器的銷售投入為2.47億元、2.86億元、3.96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14.99%、14.01%、14.73%,呈現出節節攀升的狀態。

2017年至2019年,研發投入為0.25億元、0.47億元、0.77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1.52%、2.3%、2.86%。重營銷、輕研發的特性在小熊電器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一些質量問題不時出現。

過去幾年,因為質量問題,小熊電器頻頻上抽查黑榜,一些投訴平臺上不乏小熊“水壺爆裂”、“煮茶器漏水”等質量的投訴。

目前,小熊電器收入九成來自線上。2016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線上銷售收入比例分別是91.60%、91.93%和90.41%。2020年,線上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13.14億元看,線上銷售仍是主力模式。

護城河的消失

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消逝、營銷成本增高、營銷難度加大,這對小熊電器帶來直接影響。這幾年,小熊電器很少再出現類似爆款的酸奶機等產品了。

與此同時,美的、九陽等巨頭的不斷下沉、上線,在搶佔著小家電這塊的蛋糕。

為了擴容,2020年下半年以來,小熊已經推出暖風機、捲髮夾、足浴盆、摺疊洗衣機、便攜乾衣機、美妝鏡、吸塵器等新品類,同時在廚房小電器品類方面推出空氣炸鍋、多功能鍋、菜板消毒架等產品。

但是,多品類產品的推出卻並未產生接替下一個“爆品”定位的產品,營銷無法成為多面手,反而是拖累了整體毛利表現。2020年前三季度,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達到3.45億,佔營收的14%,同期研發費用僅7000餘萬,當期總收入佔到2%。由於小家電行業門檻低、迭代快、同質化競爭嚴重,這凸顯了創新研發力的重要性,但是小熊電器在研發投入方面並沒有出現增長。

過去,小熊因90%的增速,獲得資本市場的追捧,但是,當業績增速出現放緩時,市場則紛紛用腳投票。

對小熊來說,目前小家電行業走過了快速發展期,行業紅利正在消失,而線上流量的瓶頸、巨頭的競爭,可謂是內憂外患。尤其是小熊的護城河並不深,過去的行業紅利、網路營銷等都不可能成為企業的護城河,唯有不斷在產品上做深入的技術創新,才能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些,對當下小熊電器的破局將顯得尤為關鍵。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50 字。

轉載請註明: 4天跌去30%、半年縮水100億,小熊電器為何“變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