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聞社網站2月9日發表題為《為何全世界需要中國的清零政策》的文章稱,中國“清零政策”令全世界受益。作者是詹姆斯·梅傑。文章摘編如下:
近兩年來,中國對新冠疫情采取封控、大規模檢測和嚴格的入境隔離等零容忍政策,這讓該國沒有出現大量死亡病例,也確保了各類商品繼續運往世界各地。
如果消費者和企業想繼續購買中國製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供應短缺和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就應該希望中國能繼續奉行新冠清零政策。
事實上,如果中國放棄清零政策,讓新冠病毒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限制地在14億人口當中傳播,這給人類和經濟帶來的損失會遠遠高於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當前所面臨的風險。
中國一旦取消疫情防控舉措、重新向外界開放,可能會出現確診病例激增,它要面臨的局面或許會比當前正在抗擊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其他國家更為糟糕。
根據研究人員的模擬預測,如果中國像美國一樣重新開放,每天的感染人數或將超過63萬。就算能夠保持日韓那樣的低死亡率,仍會讓死亡病例數遠高於近兩年來的約4636例。
中國經歷了疫情的多次暴發,但都在政府的管控下得到遏制。雖然限制措施導致了港口和工廠的暫時關閉,但中國的各行各業迄今為止幾乎毫髮無損地渡過了疫情。出口在2020年創下紀錄,並在2021年再創新高,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源源不斷的商品,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會更加迅猛地上漲,各類商品的短缺問題也會更加明顯。
如果中國最終真的重新開放邊境並取消國內的疫情防控措施,那麼穩定的商品供應局面可能難以為繼。
在疫情暴發之初,許多中國人採取了遠離人群的做法,儘管政府並沒有強迫他們這樣做。如果全國各地的確診和死亡病例激增,中國人很可能還會這樣做。一旦出現這種局面,供應鏈遭受的衝擊會比疫情暴發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嚴重。
即便供應鏈遭受的衝擊只是暫時的,大範圍的商品短缺也會推高已經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拖累看起來已經比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之前更為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
正如過去兩年所表明的,暫時性封閉並不意味著製造商和出口商停工,也不意味著商品無法裝船。因此,中國堅持清零政策的時間越長,它給世界其他地區帶來的收益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