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王卓霖,編輯:吳羚瑋,創業邦經授權釋出,頭圖來源圖蟲創意。

剛剛,核酸檢測板塊又跑出一個IPO。

5月18日,來自廣東廣州的雲康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雲康集團”,股票程式碼:02325)在港交所鳴鑼上市。截至發稿前,雲康集團股價7.16港元,較發行價7.89港元下降7.3%,市值43.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7.7億人民幣。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這並非核酸檢測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核酸檢測龍頭金域醫學,2017年在A股上市,2020年以後股價高漲,目前市值384億元;不久前,核酸檢測服務“行業四巨頭”之一艾迪康也提交招股書,衝刺IPO。

成立於2008年雲康集團,原本是一家主營遺傳病診斷的醫學運營服務提供商,近兩年主營業務轉為核酸檢測服務。

2020年是雲康集團業務的分水嶺,不僅營收翻倍達12億,還扭虧為盈。2021年,該公司營收近17億,淨賺3.85億,毛利率53%。

目前,中國多個城市提出構建15分鐘核酸“取樣圈”,為市民“應採盡採”“願採盡採”提供方便。政策之下,核酸檢測成為剛需,以核酸檢測服務為代表的市場將擴大。

入局企業雨後春筍般出現,但這門生意目前已經是一場寡頭之爭,跑在前列的四家企業市場份額接近6成。營收最高的是迪安診斷,2021年營收達131億元。位列第五的雲康集團,營收僅為前者12%,但它作為一匹黑馬,趕在了艾迪康之前上市。

緊急換道,扭虧為盈

2020年,雲康集團以12億元營收,成為中國第五大醫療服務提供商,但在中國醫學運營服務市場的份額為3.7%。

在中國,不少醫療機構會選擇和第三方服務商合作,以更高效地獲取標準化的診斷服務,也為醫生制定診療方法給予輔助。

雲康集團就是這樣的第三方服務商,幫助醫療機構判斷並出具核酸結果。

具體來說,醫療機構做完核酸後,會將檢測樣本送到雲康集團設立的獨立臨床實驗室,在實驗室做出診斷並出具報告後,雲康集團就可以獲得來自醫療機構的診斷服務費。

截至2021年4月30日,雲康集團覆蓋了600多家醫療機構,與其中246家共建診斷中心。

雲康集團曾三度遞表港交所,直至拿出2021年度的亮眼營收成績單,才順利透過聆訊並獲准上市。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圖 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雲康集團的收入分別約為5.96億元、6.78億元、12億元和16.97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約為-6151.5萬元、-2115.7萬元、2.76億元和3.85億元。

2020年實現扭虧為盈,是因為這一年出現了新冠疫情,中國積極推進基層核酸檢測能力建設。雲康集團及時調整業務方向,從2020年1月開始在感染病診斷檢測中加入核酸檢測服務,當年營收相當於前兩年營收之和。

此前,遺傳病診斷服務是其第一收入來源,但收入逐年下滑。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這部分營收從2.35億下滑至1.85億,佔總收入的比例從39.5%下滑至10.9%。

相較之下,感染病診斷檢測逐漸成為主營業務。招股書顯示,2020年和2021年,僅核酸檢測一項服務便為雲康集團貢獻了5.47億元和9.86億元,佔總收入的45.6%和58.1%,成為雲康集團新的“現金牛”。

這一戰略調整,也讓其毛利率上有所提升。據招股書,從2018年至2021年,整體毛利率從40%上漲至53%。其中,核酸檢測服務2020年毛利率為63.6%。

業務單一,利潤空間下滑

業績上揚,雲康集團借勢登陸二級市場,卻並不為外界看好,主要原因還是業務單一。

招股書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該公司以核酸檢測為主的感染病檢測服務,營收佔比從15.6%漲至66%,其餘三項檢測服務營收佔比不斷收縮。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圖 招股書

雲康集團也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了核酸檢測業務,停止了原本為社群衛生診所開發的軟體及IT系統服務,對IT部門進行了大規模裁員。截至2021年底,IT部門人數銳減超一半。

過分依賴核酸檢測服務,易引發外界對其抗風險能力的懷疑。而它與達安基因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可能動搖自己在資本市場的說服力——達安基因既是雲康集團的母公司,又是後者最大的供應商。

公開資料顯示,雲康集團的前身是雲康產業,由達安基因及高新陽光於2008年合資成立,後來透過資產重組成為新的雲康集團。

遞交招股書前,雲康集團的最大股東是由雲康集團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勇控制的YK Development,持有50.02%的股權。第二大股東,則是由達安基因控制的達安國際,擁有46.96%的股權。

而達安基因還是雲康集團最大的供應商。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雲康集團從達安基因的採購額從8010萬元漲至2.27億元,佔同期總採購額從15.4%漲至22.1%。

達安基因是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生物醫學公司,主要從事臨床檢測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以及全國連鎖獨立醫療實驗室在中國的臨床檢測服務。它最核心的產品,就是使用了熒光定量 PCR 檢測技術的核酸檢測試劑盒。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圖 雲康集團官網

目前看來,雲康集團得益於自身定位,在新冠疫情下抓住了機會,卻也被禁錮住了“走出去”的步伐。

除了過度依賴單一業務,更棘手的問題也在陸續浮現。例如,核酸檢測價格持續下降,壓縮了雲康集團等核酸檢測服務企業的利潤空間。

2020年初,自費做核酸檢測的人均單價從200元降至100元,後降至兩位數。日前,全國多個省份發文下調核酸檢測政府指導價,新疆、海南、北京全國最低,分別是每人份25.1元、25元和24.9元,有的省份混檢價格不超過3.5元/人次。

“老”企業、新公司入局

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關政策,讓核酸檢測市場迎來更大上漲空間。

5月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取樣圈”,拓寬監測範圍和渠道。北京、上海、杭州、寧波等地已陸續出臺核酸檢測要求,並佈局建設核酸取樣點。據杭州釋出訊息,杭州全市將設立不少於10000個取樣點,方便市民就近進行檢測,常態化核酸檢測政策從4月28日開始推出,後續每48小時內完成一次核酸檢測。

據東吳證券研究院估算,如果未來中國大城市(一二線城市)都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涉及人口約5.05億。若每個月常態化核酸的費用上限為1212億元,相當於一年就會創造出1.45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核酸檢測的市場空間可見一斑。2021年營收位列一二名的迪安診斷和金域醫學,全年營收都超過100億。原本主業是基因檢測的上市公司華大基因,也在2020年拓展出了核酸檢測業務。

隨著醫改和分級診療的持續推動,中國第三方醫學獨立中心逐漸強大。四大頭部企業包括迪安診斷、金域醫學、艾迪康、達安基因,已佔去近六成的市場份額,寡頭格局初步顯現。前三者均有核酸試劑盒生產及核酸檢測業務,達安基因則將檢測業務交給了雲康集團。

另一方面,新型核酸檢測企業迅速崛起。據天眼查資料,目前中國約有2400家包含核酸檢測業務的醫療檢驗相關機構,其中40%都是這三年新成立的,僅2021年就新增437家,為歷年最高,截至今年5月又成立220家。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圖 雲康集團官網

一方面是企業看到了機會,另一方面,也是當前防疫抗疫需要。

此前,北京朝陽一核酸檢測機構從成立到獲批僅7天,成立僅半個月就投入核酸檢測任務,引發網友關注。後朝陽區衛健委針對相關資質,釋出" 情況說明 " 稱,該機構通過了市區兩級驗收,審批標準、程式均符合相關要求,因區核心酸檢測能力存在缺口,所以加快了檢測機構的審批。

企業增多,競爭在所難免,繁重的檢測任務也成為新的考驗,出現“忙中出錯”情況。

今年1月,河南省許昌市公安局通報,金域醫學鄭州負責人涉嫌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被立案偵查。

去年1月,河北邢臺市也曾通報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因檢測能力有限,謊報檢測結果的事件。

而艾迪康因為檢測報告出具時間緩慢,在微博等社交平臺被不少使用者投訴。

目前看來,核酸檢測是門規模大、毛利高的生意,但如何平衡擴張速度和確保檢測質量,成為新的命題。核酸檢測從取樣到送檢,不能有一點馬虎,任何環節銜接不好,都會影響速度和質量,對當地疫情防控大局有重要影響。

此外,疫情形勢以及防控政策也會有新變化,從公司發展角度而言,抓住核酸檢測紅利而迎來高發展的企業,也當思考自己的壁壘和未來機會所在。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02 字。

轉載請註明: 核酸檢測撐起一個IPO,一年營收17億,市值37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