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貸收息、借新還舊,今年以來,農村金融機構違規操作屢查屢犯,監管對此的處罰力度也在不斷加強。6月3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家農村金融機構因“掩蓋不良風險”被監管處罰,合計處罰金額累計超430萬元。在強監管過程中,違規辦理借新還舊、換名轉貸掩蓋不良貸款行為也再次浮出水面。在分析人士看來,農村金融機構市場更加下沉,且區域客群集中,自身經營風險相對較大,監管需要對農村金融機構予以力度更大、頻度更高的監管措施,並提升處罰力度,矯正激勵機制。
藏匿風險吃罰單
監管層查處農村金融機構違規行為毫不手軟,6月2日,銀保監會官網公佈了池州銀保監分局開具的兩則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池州九華農商行因存在“發放借新還舊貸款,延遲風險暴露”的違法違規行為被池州銀保監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罰款30萬元。
除了池州九華農商行外,還有多家農村金融機構因相似緣由遭到處罰,包括井陘農商行、西昌金信村鎮銀行、貴州普定農商行、湖南嘉禾農商行、鎮寧匯商村鎮銀行、陝西秦農農商行等多家農村金融機構因“延緩風險暴露”被監管部門處罰,合計處罰金額累計超430萬元。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看來,“對銀行延遲風險暴露的情況監管要予以嚴懲,銀行延遲風險暴露對金融風險的把控實際上是不利的,此舉或許會集中導致一些決策和各方面的失誤,監管紅線是不能觸碰的”。
針對罰單後續整改措施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絡上述多家銀行進行詢問,九華農商行、西昌金信村鎮銀行表示“不便接受採訪”,另有多家銀行電話無人接聽。
不良貸款大挪移
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過程中,部分農村金融機構資產質量遭到考驗,一些企圖“掩蓋不良貸款”的違規行為也浮出水面,利用空存還款、換名轉貸等手段花式隱藏壞賬風險。例如,4月17日,貴州普定農商行因“透過空存還款後再貸款平庫方式掩蓋不良貸款”被安順監管分局罰款20萬元。
除此之外,“拆東牆補西牆”借新還舊的方式也成為掩蓋不良貸款的手段,例如,4月10日,河北銀保監局對井陘農商行開具了一張罰單,該行因“透過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方式延緩風險暴露,掩蓋資產質量,五級分類不準確”被河北銀保監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20萬元。
一位銀行業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銀行較為常見的隱藏風險手段主要為借新還舊、貸款重組、以貸養貸、核銷不良等,其中借新還舊為重新發放一筆貸款,把前面的貸款抹平了,而延遲還款也是較為常用的手段。
對農村金融機構屢查屢犯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高階研究員陶金分析認為,儘管不良貸款在認定標準上日益量化和明確,但銀行仍可透過借新還舊、貸款重組、甚至債務人置換等方式操縱不良貸款資料。尤其是透過第三方企業作為通道進行借新還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陶金進一步指出,由於一些中小銀行自身經營審慎性不夠,風控工作不足,導致了不良貸款持續積累,促使他們轉移不良貸款或操縱不良貸款資料。事實上,對於一些經營已出現嚴重問題的企業,借新還舊並不能讓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好轉,那麼銀行最終收回貸款的可能性較小,虛假的資料雖然延遲了風險暴露,但也會導致風險的持續積累,最終爆發的機率也在提升。
監管懲處再升級
經濟下行壓力令部分企業、個人償債能力下降,而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微企業更是帶來衝擊,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面臨惡化壓力。5月24日,央行研究局課題組在《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一文中指出,由於我國金融週期與經濟週期不完全同步,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在資產質量承壓的情況下,後期銀行恐面臨更大的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
央行行長易綱日前也指出,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
從今年一季度銀行業整體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26121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986億元;不良貸款率1.91%,較去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而同期農村商業銀行不良率為4.09%,較去年四季度的3.9%有明顯上升。
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一方面考驗著銀行的風控、核銷處置能力,一方面則對監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銀行業亂象整治工作持續推進的環境下,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的這些掩蓋風險的問題預計還會相繼暴露出來。
陶金建議,農村金融機構市場更加下沉,且區域客群集中,自身經營風險相對較大,因此,監管需要對農村金融機構予以力度更大、頻度更高的監管措施,及時發現風險點及時處理,並提升處罰力度,矯正激勵機制。不過也並非一定要對農村金融機構業務範圍進行過多的事前限制,而應該注重事後監管足夠的懲戒。
“從監管的角度來說,近兩年來整個農村金融機構區域性性風險都已經顯示出來了,未來監管對整個銀行機構、人員方面的風險控制還應進一步加強。”盤和林如是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