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服貿會|防範金融科技新風險,大咖建言加快制定行業標準
當前,金融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勢頭透過數字化轉型等手段格式化金融產業,重塑產業生態。金融數字化還有哪些發展空間?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如何高質量地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9月2日,2023年服貿會中國金融科技論壇在首鋼園區召開,與會嘉賓們一一回應熱點。
嘉賓們一致認為,隨著社會環境的推動和金融業競爭的需要,金融業務越發呈現出數字化的特徵,金融企業們也紛紛投入巨大的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型,推進智慧化、數字化、移動化、實時化的建設。
數字化重塑金融邊界
一直以來,金融業是服務業開放的重點領域,也是服務貿易領域各方面關注的焦點。當今社會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科技創新的運用賦予了金融業嶄新的面貌,也讓人們更加期待科技賦能之下的金融業的轉型發展。
當前,中國銀行保險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進度如何?中國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表示,從各大銀行年報資料來看,上市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金額持續增長,其中,國有六大行的金融科技的投入均超過了100億元,部分股份制銀行的投入增速同比增長超過了20%。除了投入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5G、物聯網等技術重構,行業對金融基礎設施,如資料中心、生產中心、後臺中心等投入也在加大。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進一步透露,當前大型商業銀行全面轉型的初級階段基本完成。大型商業銀行成功邁過了業務線上化階段,進入生態化智慧化轉型階段,業務促進生產生活各個方面,數字技術落地場景豐富。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能力也取得長足進步。在金融科技賦能下,中小銀行業務經營和風險防控的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也逐步探索走出了有特色的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日漸成熟的大資料、雲計算機、AI等底層技術與數字化場景深度融合,賦能了諸多金融業務場景。在華為金融系統部CTO趙剛看來,資料已經成為現代金融服務的核心要素,是提升服務體驗產品創新能力的基礎,同時也是加強風險防控的必要前提。
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來說,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表示,依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行業實現了對綠色資產情況、環境、風險資訊等線上採集。透過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實時監測和預警系統,提升機構的風險預警處置自動化水平和提升效率,助力資管機構更好地識別和管理風險,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
應遵循金融業務底層邏輯
從目前看,金融科技並沒有改變金融業務的本質和風險屬性,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直言,金融是一個特殊行業,金融業具有涉眾性,科技沒有改變金融業的風險屬性,並且由於技術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風險的傳播,擴大了風險的影響範圍。
尚福林認為,技術是工具和手段,技術進步的確為人民的生活生產提供了很多便利。與此同時,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諸如數字鴻溝、演算法歧視等一些問題。當演算法對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時,基於自動化的機械邏輯,可能會讓運算的結果對不同的群體造成差別化對待,在消費市場裡面大資料殺熟,這種行為同樣也可能在信貸市場中發生。
基於此,尚福林建議,在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升級中,金融科技創新要遵循金融業務的底層邏輯和基本規律,金融標準不能遷就於技術手段,特別是不能因為盲目追求技術便捷而降低金融風險防範的標準。要讓技術為金融服務,幫助實現金融功能,其中也包括防範金融風險的功能。
邢煒也表示,銀行在嘗試技術創新的同時,要深入研判新技術的適用性和安全性,充分評估新技術和業務融合的潛在風險;要更加清醒地面對未來可能在業務合規、資料安全、科技倫理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時刻警惕隱藏在智慧化技術快速發展背後的技術風險、模型風險和資料風險;要保障客戶資料的安全和隱私,避免損失和信任危機的發生。
加快制定行業標準
對於金融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各機構加快投入的同時,行業更應該加快標準化制定,才能實現快速突破見成效,發揮資料最大價值。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邢煒表示,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前沿技術的支撐,日漸成熟的大資料、計算機、AI等底層技術與數字化場景深度融合,賦能諸多銀行業務場景。一方面要豐富行業的協同機制,持續打造案例庫、人才庫、技術庫,組織開展業務研討、培訓交流等活動,助力銀行業更好地把握數字化發展模式,如業務模式、技術方案、經驗教訓等,凝聚數字化轉型的合力。
“也要推進研究賦能與標準制定,持續做好前瞻性引領性研究,從戰略和頂層設計層面推進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加大一些產品服務的標準供給,以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積極助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邢煒表示。
在李東榮看來,未來行業應該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字資源整合。在中國現有的公共基礎設施環境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行業可以加快制定綠色金融、信用評級、技術應用、資訊披露等標準,提高綠色資產評估和資訊披露的質量和可比性,推進綠色金融的綜合新型服務、碳金融產品交易、環境權益交易等綠色金融基礎性設施建設,加快金融資料中心建設和災備中心佈局最佳化。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