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1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水產品需求不斷增加,能否駛入可持續發展航道?過去兩個世紀大部分時間裡,歐洲和北美一小部分人口,一直依靠其他地區廉價而穩定的供應過著物質舒適的生活。透過努力將中國轉變為中產消費經濟,北京領導人肯定知道,這意味著全球汽車、空調、紅酒的消費將成倍增加,但是否預料到這會在西方特權國家引起軒然大波?
筆者最近讀到斯德哥爾摩應變中心的一個學者團隊關於中國努力生產足夠水產品來供應日益富裕人口的有趣研究。他們預測,儘管中國過去在水產品方面基本自給自足,但到2030年需求將超過供應——也許每年會達1800萬噸。2018年全球總產量為1.79億噸。這種情況下,中國“肯定會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水產品供應和市場產生影響”。
以前多數中國人以粗糧、豆類和蔬菜為生。如今他們加入西方飲食行列。儘管中國一直是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和貿易國,但與水產品的關係發生鉅變。直到不久前,中國進口的大部分魚都只是短暫地停留。大型加工廠會把魚去骨切片,再出口到富裕西方國家。但隨著富裕程度提高和城市化程序推進,中國人的飲食口味顯著變化。他們對高質量安全水產品的概念包括野生、海洋和進口,特別是來自澳大利亞、挪威和北美等被視為乾淨水域的地方。這種轉變對全球漁業影響巨大。過去30年來,海洋年捕撈量保持在每年9000萬噸左右。
未來三個領域值得關注:一是國際漁業貿易形態可能發生鉅變。中國將繼續是最大水產品和魚粉進口國,但會保留更多進口產品供國內消費。其次,中國可能推行“自己動手”戰略,爭取在公海上獲得更大漁獲量份額。這對中國增強海洋實力的雄心意味著什麼?最後,中國可能投資別國漁業生產。這會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但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仍是個話題。
在西方富裕國家,一些人暗自希望中國人保持貧窮狀態。但中國人不是這樣了。由於其全球影響力和活力,中國對釋放重構全球發展模式所需的變革性創新至關重要。(作者戴維·多德維爾,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