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6月28日,在美股和港股上市、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百濟神州,於科創板首發過會,距離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又更進一步。
在稽核意見中,科創板上市委要求百濟神州說明三大問題:
(1)結合發行人的盈利前景及核心技術團隊成員的變化情況,說明發行人正在或計劃採取何種措施以保持核心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的穩定;
(2)分析三款自主研發產品百悅澤、百澤安、百匯澤未能成為各自領域在中國或美國市場最早上市產品的原因,說明該等情形是否與發行人研發、臨床、報批等方面的運營效率及內部控制相關;
(3)說明發行人主要產品的市場表現、獲批及臨床在研適應症的最新情況、與主要競品頭對頭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說明發行人的技術優勢、佈局優勢、價格優勢能否抵消產品晚於競品上市造成的不利影響。
從上市委的意見來看,百濟神州的商業化能力被重點關注。
在此前的一場行業會議上,百濟神州總裁吳曉濱也指出,對於創新藥企來說,能不能做好商業化是非常重要的大考。
截至目前,百濟神州的商業化產品及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共有47款,包括8款商業化階段藥物、4款已申報候選藥物和35款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其中,共有3款自主研發藥物正在上市銷售、8款自主研發候選藥物處於臨床在研階段、以及36款處於臨床或商業化階段的合作產品。
百濟神州3款處於商業化階段的自主研發藥物分別為BTK小分子抑制劑百悅澤、抗PD-1單抗百澤安、PARP抑制劑百匯澤。
百悅澤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於2019年11月在美國開始商業化銷售,並已在阿聯酋、加拿大、以色列獲批上市。百悅澤和百澤安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附條件批准並分別於2020年6月和2020年3月在中國開始商業化銷售。百匯澤於2021年5月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
根據財報,2016年至2020年,百濟神州連續五年虧損,虧損額分別為1.19億美元、9310.5萬美元、6.74億美元、9.49億美元,15.97億美元。
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的增加。2020年,百濟神州的研發投入已經達到12.95億美元。
百濟神州對於研發投入的“大手筆砸錢”乃業界知名,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國內醫藥企業研發投入過億的有112家,而百濟神州是目前國內上市企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
不過,連年虧損的百濟神州在2021年第一季度首次扭虧為盈。今年5月,百濟神州釋出了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收入為6.06億美元,淨利潤為6649.5萬美元
根據一季報,百濟神州此次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兩方面:
一是產品收入的增長,2021年一季度,公司全球產品收入共計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04%。產品收入大增得益於百澤安、百悅澤以及安加維(安進公司開發,百濟神州獲得其授權)進入國家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後銷量增加,這3款產品納入醫保以來,醫院進院數量顯著增加,分別達到納入醫保前的約4倍、8倍和6倍。
二是百濟神州與諾華就百澤安達成的合作與授權協議正式生效,且由此獲得諾華支付的6.5億美元預付款。
那麼,首次實現扭虧的百濟神州,在商業化搭建上做得怎麼樣了?
先從最直觀的銷售費用來看,根據百濟神州2020年財報和2021年一季報的資料,公司2020年銷售、一般及行政管理費用為6.001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8825億美元。費用的增加主要歸因於員工人數的增加,部分歸因於商業團隊規模的擴大、專業服務費的提高和包括銷售和市場營銷、市場準入研究和促銷活動在內的外部商業費用的增加。
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個月銷售、一般及行政管理費用為1.82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071億美元。費用的增加主要歸因於員工人數的增加,以及公司打造全球佈局而不斷擴大全球商業團隊規模的相關費用增加。
銷售費用急劇增加的背後是,銷售團隊的急速擴張。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百濟神州的銷售人員為1567人。而此前公司在回覆科創板上市第二輪問詢時透露,2019年銷售人員的數量為814人。也就是說,在2020年的前9個月,百濟神州的銷售團隊就一下子擴張了將近800人。有業內醫藥代表透露,百濟神州的銷售團隊在2020年底已經超過1800人,作為參照對比的是,“醫藥一哥”恆瑞醫藥的腫瘤條線約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