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逼近300萬億美元,二季度全球債務總額佔GDP的353%,就連美國的債務總額都超過法定上限6萬億美元。後疫情時代,各國不得不直面債務問題,稍有不慎,或釀大錯。在全球經濟從寬鬆到緊縮的關鍵節點,本文回顧曾發生過的知名主權債務危機事件,以史為鑑,供讀者參閱。
三季度末,全球出現嚴重的週期性能源短缺現象,讓股市擾動因素增多。美國參眾兩院在三季度最後一天才緊急透過短期支出法案,暫時解決政府停擺危機。對於市場關注度頗高的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全球債務逼近300萬億美元,創歷史之最
2020年突發疫情,經濟執行軌跡被打亂,黎巴嫩、阿根廷、厄瓜多等多個新興市場國家一度發生主權債務違約事件。為應對疫情引發經濟萎縮產生的壓力,各國政府除擴大債務規模外,別無選擇,負債率較高國家也是騎虎難下。在全球協力合作下,透過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終將經濟拉回正軌。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各國債臺高築,全球債務總額也創下有史以來最高。
國際金融研究協會(IIF)9月15日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全球債務總額達到296萬億美元的紀錄高位,逼近300萬億美元大關,相比2017年230萬億美元的全球債務總額增長28.7%。
2020年全球債務總額佔GDP比重也上升至355%,較2019年暴增35個百分點,遠超2008金融危機時期。2021年一季度達到創紀錄的362%,值得慶幸的是,新冠疫情對經濟衝擊逐漸減弱,經濟逐步回升,二季度該數值降至353%左右。
高企債務讓政府償還債務的壓力逐漸增大。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節奏較快,緊縮政策在有條不紊的計劃中展開,新興市場國家則面臨著經濟恢復緩慢以及發達國家金融政策極速收緊帶來的雙重壓力。
後疫情時代,如何在寬鬆政策有序退出的同時保證經濟正常運轉,或將是大多數國家面臨的新難題。
美國債務總額超過法定上限6萬億美元
擁有全球最大金融市場的美國,其資本市場的一舉一動不僅牽動著美國金融市場的敏感神經,也直接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與穩定。
美國聯邦政府財政年週期是前一年的10月1日至當年9月30日,也就是說10月是美國新財年的開端。美國參眾兩院在三季度最後一天緊急透過短期支出法案,暫時解決政府停擺危機。不過,此項支出法案僅將支援美國政府運轉延長到12月3號。
對於市場關注度頗高的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有美國媒體分析稱,美國債務上限危機的影響遠超美國本土,或成全球金融市場第四季度最大變數。
債務上限是美國國會為聯邦政府設定的舉債最高額度,觸及這條“紅線”,意味著美國財政部借款額度用盡,美國財政部若出現現金餘額不足以償債付息則可導致技術性違約。2019年特朗普任職期間,共和黨利用其在參眾兩院的絕對優勢暫時豁免了債務上限,今年8月1日,美國債務上限恢復生效,最新的債務上限為約22萬億美元。2年間,美國大肆舉債,資料寶查閱最新資料顯示,截至當地時間9月30日,美國債務總額已逼近28.43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債務上限。
資料寶統計了美國國債與美國法定債務上限歷史資料,近十年,美國債務上限伴隨著美國國債總額拾級而上,與歷史不同的是,債務上限的拔高被動於國債總額的持續走高。如果此次債務上限再次被拔高到現有國債總額之上,幅度之大有望創下歷史。
近期來看,美國兩黨暫時無法就提高或暫停債務上限的法案達成一致,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的僵局可能是2013年以來最曠日持久的。
此次美國債務境地堪比2011年和2013年的美債處境,2011年8月瀕臨違約時,標普500指數曾一週跌去11.2%。
美國曆史上關於債務上限變動的關鍵時刻,總是存在著美國兩黨的博弈,但結果都是一致的-提高債務上限,因為無論是誰也無法承受美債出現首次違約的後果。
此次債務上限博弈是否會迫使美國緊縮政策提前,或是市場應該重點關注的。
盤點5次知名主權債務違約事件
公司違約,大家或許已經習以為常,對於擁有主權的國家而言,歷史上出現的大大小小主權債務危機次數也有不少。
主權債務違約,指的是一國政府無法按時對其借來的債務還本付息的情況。
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發酵之際,國慶假期,資料寶帶領讀者再次回顧歷史上發生過的幾次知名主權債務危機事件。
1、希臘債務危機。2009年12月希臘政府公佈了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佔GDP比例預計將分別達到12.7%和113%,遠超歐盟規定上限,其財政狀況顯著惡化,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希臘債務危機正式拉開序幕。當時的希臘債務危機引爆了歐洲債務危機,歐洲多國的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2012年5月希臘甚至出現銀行擠兌潮。
為解決希臘債務危機,兩輪救助計劃共耗費2400億歐元。希臘債務危機歷時較長,在2015年6月份,該國未能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筆15億歐元貸款,成為自辛巴威2001年違約以來該機構首個違約的成員國,也是首個對IMF拖欠款項的發達經濟體。
2、阿根廷債務危機。2001年11月,南美國家阿根廷宣佈無力償還外債,違約債務高達950億美元。阿根廷經濟由此陷入大蕭條以來的最深度衰退,貨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迅速上揚,大批企業倒閉,失業率大增。阿根廷可以說是世界上主權違約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去年新冠疫情衝擊使阿根廷經濟惡化,再加上本身惡性通貨膨脹問題還沒解決,遂無力償還5億美元債務利息,這是阿根廷1816年獨立以來主權債務第九次違約。
3、俄羅斯債務違約。1998年8月俄羅斯宣佈暫停向外國債權人支付還款,構成技術性違約,據CNBC測算違約規模高達730億美元。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進行的市場改革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和經濟崩潰,政府短期債務飆升,到1998年初,俄羅斯的外債已經達到1820億美元,佔GDP的40%,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國際原油及有色金屬的需求降低,兩大外因嚴重地打擊了身為資源輸出國的俄國外匯儲備,直接引發債務違約。
根據莫斯科銀行聯盟的計算,1998年8月危機給俄羅斯經濟造成的損失達960億美元,其中俄羅斯的GDP從1997年的404.9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195.9萬億美元,下降幅度超一半。
4、迪拜債務危機。2009年11月26日迪拜政府宣佈將重組其最大的企業實體迪拜世界(Dubai World),將把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據當時《紐約時報》測算,迪拜世界的債務高達590億美元,佔迪拜債務的74%。
迪拜世界是迪拜公國政府控股的旗艦公司,負責在全球進行投資。迪拜政府透過在全球債券市場大舉借債,籌措投資資金,實施大型地產、基建開發專案,這些投資專案難以在短期實現盈利,最終讓迪拜一步步走上債務危機道路。此次事件影響較大,與全球資本參與程度較深以及事件突發有關,引發全球股市震動。
5、拉美主權債務危機。拉美主權債務危機特指20世紀80年代主要發生在拉丁美洲國家的一次債務危機。20世紀70年代,全球開啟低利率時代,在低利率誘惑下,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秘魯等拉美國家借入了大量外債。
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出現,加劇西方國家的滯漲問題,為應對通脹,美聯儲貨幣政策由寬鬆轉為緊縮,利率上升,國際資本流動方向逆轉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導致拉美國家國際收支入不敷出,拉美髮展中國家貨幣面臨貶值壓力,直至引發主權債務危機。此次債務危機對拉美國家影響深遠,直到1989年,部分拉美國家債務國仍拖欠債權人大部分債務。
(文章來源:資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