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搜尋12家銀行,幸好攔下了!

本文轉自【江蘇新聞】;

近日,南京鼓樓警方接到市局指令稱,

某高校的食堂員工小劉,

正在被涉嫌冒充公檢法的通訊網路詐騙。

接到指令後,

寧海路警務站和寧海路派出所的民警,

迅速趕往現場瞭解情況。

民警趕到該高校食堂,卻沒有找到小劉,撥打小劉電話也處於無法接通狀態。

經過和食堂負責人馬女士溝通後得知,小劉正和另一名同事小馬在社群醫院做入職體檢。於是民警立即找到了小馬,但小馬的話讓民警立刻緊張起來。

小馬錶示,小劉已經前往銀行,但自己也不知道她具體去哪個銀行了。民警於是分頭前往相關銀行尋找。

15分鐘搜尋12家銀行,幸好攔下了!

短短15分鐘的時間裡,兩路警力先後跑了12家銀行 ,最終在龍江體育館附近某銀行門口找到了小劉。

民警立即讓小劉停止轉賬,並對著電話那頭的詐騙分子喊道:“兄弟,戲別演了,掛掉電話吧,我們把老百姓救了,不要做太缺德的事了 !”

15分鐘搜尋12家銀行,幸好攔下了!

小劉告訴民警,一開始是社保局打電話說自己社保卡有問題,接著是自稱上海市公安局的人說自己涉嫌案件,必須按規定進行操作。

幸虧民警行動迅速,及時制止小劉匯款,避免了她卡中18萬元積蓄被騙走。

15分鐘搜尋12家銀行,幸好攔下了!

民警提醒:“這種詐騙手法其實是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升級版,騙子剛開始不會說自己是公安機關,而是自稱是社保局或者其他部門,後續再轉接公安電話行騙,所以大家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公檢法”類的詐騙並不罕見,詐騙分子的套路也大多相同,通常會扮演“警官”“檢察官”等角色,製作所謂“逮捕證”“通緝令”“傳票”等,用來迷惑和恐嚇受害人。

詐騙分子會打著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的幌子,迫使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配合調查,或者繳納各種自證清白的“保證金”。

其次,公檢法機關不會透過電話、QQ、微信辦案,更不會要求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預防詐騙可記住“三不一多”:未知連結不點選,不明電話不輕信,個人資訊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62 字。

轉載請註明: 15分鐘搜尋12家銀行,幸好攔下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