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經濟風雨飄搖、仍處深度衰退之際,中國經濟能夠率先企穩、反彈,背後主要有“三大支撐”。
10月1日,大灣區青年創客在廣州市參加文創集市活動。(圖源:新華社)
10月19日,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國民經濟資料新鮮出爐,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不僅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同時也有助於為疫情之下遭受重創的世界經濟提振信心。
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一系列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引發海外輿論廣泛關注。“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經濟恢復的表現依然是一枝獨秀。”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10月19日文章指出,疫情依然廣泛拖累全球經濟的當下,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預計中國全年GDP增1.9%,而全球經濟將萎縮4.4%。路透社注意到,中國9月工業和消費同比增速雙雙重新整理年內高點,基本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文章分析指出,未來伴隨著消費全面恢復、出口保持高景氣和投資持續修復,預計四季度GDP有望延續回升勢頭,全年2%左右的增速可期。路透社分析認為,由於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早期積極遏制,使中國經濟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快地反彈;對於仍處於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中的世界經濟來說,這是一個罕見的利好訊息。
路透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在全球經濟風雨飄搖、仍處深度衰退之際,中國經濟能夠率先企穩、反彈,背後主要有“三大支撐”。其一,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地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其二,靈活適度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有力支撐了“六穩”“六保”目標的實現;其三,積極主動、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舉措,穩定了外貿、外資以及供應鏈的同時,穩住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正面預期。
具體來看,中國三季度經濟執行亮點頻現。一是經濟逐季反彈並呈現強勁復甦之勢,主要指標增速由負轉正。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而上半年是下降1.6%,扭轉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0.7%,全國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0.6%,這些主要指標的同比增速均實現了由負轉正,非常令人振奮。
二是體現在工廠生產加快,生產端恢復最為明顯。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升速度較快,同比增長1.2%,而上半年為下降1.3%。特別是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超過市場預期。這一方面是由於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對工業增長的掣肘因素減少;另一方面,製造業PMI始終在榮枯線以上,企業主動補庫存跡象明顯,與基建、房地產相關行業的開工率顯著提高。
三是需求端也處於不斷恢復和復甦過程中。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逐月走高,繼8月實現2020年以來首次正增長,9月消費增速繼續加快,達到3.3%。其中,汽車消費回暖對於這一指標的提振作用明顯,另外,隨著餐飲消費持續回升、電影市場繼續放開等,線下消費市場的恢復同樣功不可沒。
此外,還應看到,中國經濟結構處於持續最佳化之中。比如說,高新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持續回升,增長均超過9%,為中國經濟中長期的高質量發展,以及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需求、生產以及整個市場表現出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看,2020年四季度乃至全年無疑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增長態勢。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週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特別是旅遊景區、電影院等地久違的煙火氣令人印象深刻。據統計,全國零售和餐飲的重點監測企業日均銷售額比2019年“十一”黃金週增長4.9%;按可比口徑計算,遊客人數恢復到了2019年的八成左右,收入恢復到了七成左右。
然而,從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由於疫情發展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對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影響仍然不容小覷。王軍認為,接下來應穩步增加居民收入,進一步激發消費作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作用。與此同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投資在經濟復甦中的關鍵性作用。(欒雨石)
來源:海外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