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午後集體翻紅,個股依舊是普跌狀態。熱點題材表現低迷,賺錢效應主要集中在醫藥醫療板塊,其中二胎、醫美表現最強,眼科、醫療器械等走強,CXO板塊修復,此外,數字貨幣、有色等題材表現活躍。
整體看,市場延續縮量,板塊仍以輪動為主。
截至收盤,滬指漲0.04%,報收3442點;深成指漲0.28%,報收14264點;創業板指漲0.56%,報收2986點。滬股通淨流入7.93億,深股通淨流入27.2億。
養老金重倉這些股
據公開資料顯示,所有省份均啟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規模1.25萬億元,到賬金額1.07萬億元。
據興業證券測算,隨著第三支柱養老金的範圍擴大,10年將形成萬億的資金體量,對於資本市場而言,第三支柱的逐步完善,也將為A股市場帶來千億級別的“新長錢”。
同時,隨著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組合的重倉股也備受關注。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基本養老金一季度減持了大族鐳射153.40萬股,持股數量降至1550.32萬股;減持了健康元890.82萬股,持股數量降至1211.97萬股;增持了華貿物流1843.50萬股,三峽水利1009.63萬股。
同時,基本養老金今年一季度還退出了天虹股份、晨鳴紙業、冀東水泥、科順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新進了林洋能源、極米科技、美迪西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
黃燕銘看好科技股
國泰君安4月27日至30日在蘇州舉辦主題為投資中國的策略研討會,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和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發表了策略觀點。
黃燕銘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上證指數仍將呈現橫盤震盪的格局,中樞區間為3300至3700點。大幅下跌可能性有限,但也沒有抬升趨勢,當中因盈利結構帶來的機會將是天差地別。
消費行業近年來一直是普通投資者最熟悉的領域,同時也是機構重點配置物件。消費結構之中,高階消費和國貨崛起尤其值得重視。
而週期板塊行情已經走到尾端,當前的週期品,是典型的“樹上的花開了,心裡的花卻要謝”。
首先,從銅價來看,後續上漲動能已經顯著趨弱,前期的漲幅可能已透支樂觀預期;其次,從業績上看,當前市場已經普遍充分預期到了全球需求層面的修復帶來的業績改善;最後,從估值維度來看,信用收縮的背景之下,週期板塊價效比已經收斂至歷史平均水平,相比於科技、消費沒有明顯優勢。
當前市場認可度偏低的科技成長行業反而具備最佳的長期配置價值。
在一季度末交易結構惡化和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下行的背景之下,科技成長行業如新能源、消費電子等被機構投資者減倉,但如果從中長期景氣度的角度來看,這一類科技成長行業仍然是最優的配置選擇。
從預期來看,電氣裝置、機械裝置、國防軍工等行業2021年單季利潤增速持續維持在20%以上,與製造業產業升級相關的工控自動化、機器人、減速機等通用製造裝置全年將保持較快增長;其次,從產業鏈的傳導維度看,積體電路、新能源車產業鏈同時具備有當前高景氣與景氣改善的雙重特徵,新能源車、積體電路、大製造產業鏈目前的配置價值最高。
應該如何佈局
目前流動性整體不溫不火,短期市場並不面臨系統性風險,總體處於震盪格局,有利於股市佈局時間點。從經濟基本面而言,二季度經濟環比與一季度相比仍有動能和韌性,可能也較難看到流動性短期進一步寬鬆的理由。
另外2020年年報和一季度業績披露接近尾聲、信用債集中到期的時間也基本平穩度過,經濟資料並不強勁也緩解了政策過快緊縮的擔心,判斷市場“中期調整”已經接近尾聲,儘管市場短線仍可能有反覆,但對中期前景無需過度悲觀。
配置上要側重於估值與盈利增長速度及空間匹配度高的品種,同時自下而上挖掘經濟修復和轉型過程中被忽視的機會,大多數核心資產估值仍需要消化,但非核心資產中的新主線仍在孕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