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薄化需求旺盛 長信科技正加緊擴產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春燕)訊,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迎來蓬勃發展,Apple Watch銷量增長強勁,新能源汽車發展牽動市場,隨著柔性OLED螢幕的成熟和應用,摺疊手機日益成為未來的重要細分市場。在此背景下,作為全球觸控顯示模組及減薄龍頭的長信科技(300088.SZ)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
11月6日,在華安證券2021年度策略會上,長信科技董秘陳偉達接受財聯社專訪表示,公司客戶均為各業務板塊的頭部群體,從訂單情況和未來增長預期看,目前公司減薄和車載業務產能均十分緊張,需要擴建產能。公司一期規劃投資10億元用於高階顯示模組、車載曲面蓋板以及減薄業務研發和產線建設,目前產線建設正在全力推進中;二期預計在OLED手機顯示模組研發和產能擴建方面投入巨量資金,以儘量保證客戶迅速增加的訂單需求。
小尺寸和中大尺寸消費電子訂單飽和,計劃增加產線
可穿戴手錶和VR顯示模組、Notebook和PAD顯示模組以及手機的LCD和OLED模組,是長信科技在消費電子領域主要的三個子業務板塊。
陳偉達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向北美頂級電子客戶提供Watch系列的顯示模組,並且這塊業務的訂單量在不斷提升。拓墣產業研究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超6200萬塊,至2022年有望達1.13億塊,其中Apple Watch到2022年有望出貨近4700萬塊。據陳偉達介紹,在眾多模組代工廠中,只有長信科技能夠提供成熟的OLED模組代工業務。
VR業務方面,長信科技和歌爾股份(002241.SZ)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公司的東莞工廠擁有Quest 2顯示模組產線,所生產的產品主要交付給歌爾股份,公司預計今明兩年的銷量都在百萬級以上,有望達到300至400萬部。
談及手機的LCD和OLED模組業務,“公司去年手機顯示模組出貨量大概佔全球的7%左右,”陳偉達表示,“按照全球大概14-15億部的手機總出貨量計算,長信科技的出貨量接近1億部。”
伴隨OLED面板的需求量增加,為了追求更高的價效比,OLED模組的封裝業務逐漸外包給代工廠是一個行業趨勢。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面板廠和模組廠的人工配比是1:8的關係,也就是說面板廠1000人的業務量需要模組廠提供8000人進行配合。這種人力密集型的管控模式決定了外包的必要性。在這一趨勢下,長信科技憑藉豐富的OLED模組封裝經驗,以及與頭部品牌客戶的良好合作關係,有望承接大批次的OLED顯示模組封裝業務。
整體來看,目前公司消費電子領域的小尺寸和中大尺寸顯示模組在手訂單十分飽和,正在著手規劃增加產線、提高產能,以滿足客戶訂單需求。
高階薄化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正加快產能建設
長信科技作為國產減薄龍頭企業,在TFT面板的薄化和深加工以及UTG超薄玻璃的研發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和技術壁壘。
2019年是UTG元年,當時摺疊蓋板主要採用的材質是CPI,學名為聚酯醯胺,由於該材質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比如易劃傷、易產生摺痕等,而超薄玻璃則可以實現有效替代。陳偉達介紹道:“玻璃減薄到0.07毫米以下時就能夠實現彎折。手機面板通俗來講是由兩片玻璃中間灌注液晶形成,傳統單片玻璃的厚度大概是0.5~0.55毫米,雙面玻璃大概厚度是1~1.1毫米。目前長信科技的技術可以把單片玻璃減薄至0.15毫米,雙面減少0.8毫米。一部手機按照5~6毫米的厚度計算,減少0.8毫米的厚度相當於減薄了15%。”據記者瞭解,長信這一減薄技術在世界範圍內亦處於領先水平,這為手機輕薄化以及摺疊屏手機的發展提供了技術空間。
上述公司人士表示,目前長信科技的減薄業務佔全球市場20%的份額,佔中國大陸市場40%的份額,為公司的業績增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預計明年可摺疊手機出貨量能夠達到500~700萬部,長信科技有望拿下較大比例的市場份額,”陳偉達補充道,“目前公司產能還不能滿足客戶需求,正在加快產能建設。”
汽車電子預計保持良好增速
得益於汽車資訊化發展,且新能源佔比持續提高,車載大屏顯示有望實現加速滲透。公開資料顯示,長信科技在2015年就已進入T公司供應鏈,目前是Model S和Model X的供應商,此外,比亞迪(002594.SZ)和恆大汽車(0708.HK)也是公司的重要客戶。燃油車客戶方面,長信科技主要以Tier2的角色透過Tier1進入頭部客戶的供應鏈體系,包括哈曼、偉世通、大陸電子和阿爾派等。
面對國際國內頂級客戶的增長需求,目前公司在汽車電子方面產能緊張,擴產需求迫切。對車載3D曲面蓋板及車載觸控顯示一體化的產能擴建將是公司一期投資中的重點之一。公司預期未來2~3年內,以車載觸控sensor和車載蓋板及車載顯示模組為代表的汽車元器件將保持良好增速,預計車載業務的收入和利潤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30%左右。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8.81億元,同比增長32.89%,實現歸母淨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12.74%。公司表示,近兩年營收下滑源於業務結算模式的改變,目前利潤正穩步提升,預計明年會保持不錯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