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券商三季報正式收官。10月30日,隨著天風證券、長城證券、華西證券相繼釋出三季報,41家A股上市券商以及8只券商概念股的三季報均披露完畢。從前三季度業績情況來看,以中信證券為首的頭部券商仍以巨大優勢領跑行業,但仍有超九成機構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在市場人士看來,券商業績下滑與市場環境有關,而在弱市環境下,券商頭部效應會愈發明顯。展望四季度,市場或伴隨企穩機會,有望為2023年經營環境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營收大滑坡 僅9家正增長
10月30日晚間,天風證券、長城證券、華西證券相繼釋出三季報,至此,2022年度券商三季報正式披露完畢。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前三季度,49只券商股營業收入合計4024.14億元,歸母淨利潤1113.57億元。
整體來看,多數機構在2022年三季度乃至前三季度均遭遇業績滑坡。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三季報資料統計發現,在41家A股上市券商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機構共13家。具體來看,中信證券以498.21億元的營業收入遙遙領先,位居榜首。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則分別位列第二、三名,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272.78億元、267.15億元。與此同時,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破200億元的還有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分別以236.18億元、227.03億元的成績進入前五名。
此外,超百億元的上市券商依次還有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東方證券、浙商證券。而屬於券商概念股的國投資本也以前三季度合計124.71億元的營業收入躋身其中。
百億營收成績亮眼,但從同比增幅來看,49家機構中僅有9家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東吳證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4%,增幅最大。另外8家機構分別為華鑫股份、中信建投、華安證券、山西證券、銀河證券、國元證券、國投資本、國聯證券。除上述機構外,還有40只券商股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佔比高達81.63%。其中,紅塔證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7.47%,成為前三季度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券商。
若從三季度單一季度表現來看,僅有東吳證券、華林證券、西部證券,以及中金公司四家券商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同比依次增長90.4%、22.99%、3.1%、0.51%。而同比降幅最大的仍為紅塔證券,三季度營業收入虧損2.01億元,同比下降115.46%。
針對營業收入下滑的具體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紅塔證券,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覆。據紅塔證券三季報內容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虧損的原因主要為受到市場影響,另一方面,公司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開展的基差交易、倉單服務等業務規模壓降,導致實現的其他業務收入同比減少。
超九成淨利潤下滑 5家虧損
若從歸母淨利潤來看,前三季度,中信證券仍以165.68億元的成績遙遙領先其餘機構,成為前三季度唯一一家淨利潤超百億元的機構。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則緊隨其後,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4.28億元、78.21億元。同時,東方財富、銀河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廣發證券的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也位列行業前十,均在50億元以上。
從增速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僅有東方財富、光大證券、方正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依次為5.77%、4.57%、0.64%。除該3家機構外,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券商股則多達46只,佔比高達九成。此外,還有太平洋證券、湘財股份、國盛金控、錦龍股份、哈投股份在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出現虧損,分別虧損6377.74萬元、1.13億元、1.46億元、2.29億元、6.43億元。
同樣地,在2022年三季度,也有錦龍股份、湘財股份、國盛金控、紅塔證券、哈投股份的歸母淨利潤出現虧損,依次虧損612.82萬元、3062.02萬元、7785.31萬元、3.01億元、3.06億元。
紅塔證券在三季報中表示,其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是因報告期內受市場波動影響,公司證券投資已實現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此外,太平洋證券也在三季報中指出,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證券投資業務收入減少,計提減值準備增加。針對導致投資業務收入減少的具體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採訪太平洋證券,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針對券商股前三季度大規模出現營收淨利同比滑坡的現象,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券商業績下滑與市場環境有關,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等與市場環境好壞有一定聯絡性,市場環境持續疲軟對券商影響較大,業績也具有一定週期波動因素。
在上述機構虧損的同時,三季度期間,中信證券仍以53.71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位居第一。同期,還有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東方財富、銀河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的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超20億元。
馬太效應強化 頭部機構攬六成份額
從上述資料不難看出,部分頭部券商雖在前三季度的營收淨利同比下滑,但仍保持較高的賺錢能力,並進一步拉開與中小型券商的差距,馬太效應愈發凸顯。據公開資料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排行榜位列前十名機構的合計值達2393.36億元、758.89億元,在全行業的佔比分別為59.48%、68.15%。
郭施亮認為,頭部券商業績表現突出,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較強、業務多元化等因素有關。在弱市環境下,頭部效應愈發明顯,頭部券商抗風險與盈利能力更容易突出。
對於前三季度券商板塊整體業績下滑的現象,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評價道,三季度業績更多體現了對基本面的判斷。“今年以來,市場整體表現比較弱市,下半年以來略有加劇下跌傾向,因此,在這一預期上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導致投資者在長期持有或增倉介入方面可能會變得較為謹慎,這一行為也會影響市場表現。在這一背景下,券商各業務條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對業績影響較顯著。此外,在2021年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下,彼時各方面預期相對穩定,因此證券公司也在去年取得較好成績,導致基數相對較高。”
郭施亮也提到,券商板塊作為強週期行業,也是市場行情冷暖風向標。當行情開始回暖之際,券商板塊會有提前表現,目前該板塊年內跌幅太大,市場環境影響比較明顯,市場存在估值修復或技術性修復的需求。
正如郭施亮所說,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截至10月28日收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報收585.73點,單日跌幅2.41%,年內跌幅則達32.91%。在證券公司板塊當前資料可取得的49只個股中,年初至今的漲幅悉數告負,擁有“券茅”之稱的東方財富在年內的跌幅則已達50.15%,暫居末位。
此外,王劍輝還補充道,從往年情況來看,券商業績的集中表現期在年初和年中,即二、三季度,而年底的業績在全年的份額佔比及業績貢獻則相對有限,預估券商板塊的年底業績難以改變全年整體下跌的局面。“從現在來看,市場的弱市階段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此外,年底資金面在各個層面上均有所收緊,屆時無論是個人投資者或機構,都傾向於收縮戰線,以準備下一年的投資行動。”
展望四季度,王劍輝認為市場表現或相對平淡,並伴隨企穩機會,有望為2023年經營環境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 實習記者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