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童潔
![43億收購案淪為鬧劇,CDL狠心“分手”,協信遠創等待白衣騎士](http://p1.nanmuxuan.com/images/bc/139cde8f3932a922.jpg)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協信遠創與大股東新加坡城市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DL”)的鬧劇,以CDL全面撤退告終。
近日, CDL正式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檔案,表示已同意出售手頭持有的全部漢威重慶房地產開發(香港)有限公司63.8%股份,售價僅為1美元。漢威重慶房地產開發(香港)有限公司為協信遠創大股東,持有其80%股份,CDL此次清倉股份,意味著將全面退出協信。
表面來看,這是CDL的一次“斷臂”之舉,但在1美元清倉股權的同時,CDL以協信抵押給蘇州豪城建屋置業的部分股權作為1.17億新元債務敞口抵消,從而拿下協信旗下“深圳啟信”15.38%股權,加上此前收購的84.6%的股權,深圳啟信被CDL“私有化”。
深圳啟信實際是一塊“肥肉”,擁有協信深圳科技園區專案。透過這次債務敞口抵消,CDL在協信深圳科技園區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至65%。而據此前評估機構給出的報價,該專案的整體估值為18.05億新元,以此換算,CDL手中的股權價值約11.73億新元。
CDL董事會認為,以這樣的方式退出對協信遠創的投資,能夠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並讓CDL避免參與協信遠創可能曠日持久的破產重組。
另一檔案披露,這筆交易的買家由北京長圓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下稱“北京長圓”)提供,買家為註冊於塞席爾的第三方公司“保弘有限公司”。按照交易規定,待交易完成後,協信遠創將正式易主。
但是,新股東的到來並不意味著協信遠創的危機解除。時代財經瞭解到,近幾個月來,協信遠創的狀態每況愈下,官非不斷之餘,多個專案也傳來停工的訊息。
“最有挑戰的投資”終究還是黃了
去年,協信出現流動性危機,創始人吳旭焦急萬分。就在吳旭一籌莫展的時候,遠在新加坡的CDL總裁郭益智向他拋來橄欖枝,基於十年的友誼和信任,郭益智在未得到家族成員統一認可的情況下,毅然決定幫吳旭一把。
43.9億元是郭益智為老朋友提供的支援。得到這筆資金,協信就有能力償還即將到期的20多億元債券。儘管無法立刻扭轉協信遠創的局面,但CDL的母公司為新加坡最大財團之一的新加坡豐隆集團,有其背書,吳旭看到了希望。
郭益智對吳旭亦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不僅出資還債,還派了四位經驗豐富的高管進入協信遠創董事會,全力幫助協信遠創,從投資、運營等多個方面著手,改善其財務和經營狀況。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預期中那樣順利。一如郭益智在去年4月15日的簽約儀式上所說,“這是最有挑戰的投資案例之一”,他的決策遭到叔叔郭令柏的“抵制”,郭令柏和另外兩名董事會成員一起辭職。
郭令柏對這項投資的擔憂不是毫無根據。去年CDL入主協信遠創時,正值全球疫情肆虐,房地產行業哀聲一片,許多房企去化和回款受到阻礙。郭令柏認為,疫情之下花費數十億投資協信遠創無異於一場“豪賭”。
CDL的財報也證明,受到協信遠創的拖累,去年其交出有史以來最差成績單,全年淨虧損達到19億新元,其中有17.8億新元的減值損失計提來自於對協信遠創的投資。此時,CDL不得不承認,入股協信是一筆不太成功的投資。
但郭氏家族的內訌還只是“前戲”,最戲劇的一幕在今年7月發生。7月初,北京易禾水星投資有限公司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協信遠創進行破產重整,一時間,協信遠創被推上輿論風口。
在這個關鍵時刻,一直夾在郭氏家族中間的協信遠創跳了出來,其以一紙宣告回應外界質疑,並且將陷入困境的“原罪”加在了CDL身上。協信遠創稱,CDL入主之後決策遲延,致使各項管理工作無法實施,嚴重影響了融資、處置資產等改善公司經營和現金流行為的及時實施。
隨後,CDL針對協信遠創的宣告進行一一反駁。其指出,協信遠創的指責均為不實,董事會由8人組成,CDL佔據4席,另外4席分別由協信遠創及另一主要股東綠地佔據,因此,CDL不會對協信遠創構成控制。
此外,CDL認為,協信遠創的日常管理直接責任來自其旗下的2000多名員工,CDL借調到協信遠創上海總部的員工不到8名,不能將決策的責任全部推倒CDL身上。
如今CDL撤退,雙方的糾葛總算告一段落。
危機未解除,專案屢爆停工
“從CDL釋出的公告可以看出,有著國資背景的北京長圓在此次交易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說明協信遠創還沒有被外界徹底拋棄。”一位資管人士認為,新股東入主後,協信遠創或能避免走到破產清算的地步。
如其所言,雖然買方保弘有限公司的詳細背景難以查詢,但天眼查顯示,北京長圓的背後站有中國中鐵這樣的大型國資企業,以及資管大鱷華融和金融巨頭中信集團,可謂實力雄厚。
“北京長圓的優勢很明顯,資本方面是其長項,這也是協信遠創最需要支援的領域。如果後續北京長圓參與拯救協信遠創,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前述資管人士說到。
不過,在真正的“白武士”出手之前,協信遠創首先要面對接踵而至的訴訟,以及集中爆發的專案維權。
時代財經查詢到,今年以來,協信遠創分別在4月和9月成為被執行人,且目前其共有19條股權凍結資訊,其中涉及股權數額最低50萬元,最高達到5億元,股權凍結總額超過20億元。
不僅如此,協信遠創官司纏身,今年年初至今新增訴訟記錄20餘條,案件型別包括合同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證券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公司債券糾紛、票據追索權糾紛等等。
更重要的是,資金層面的問題引發連鎖效應。近期,協信遠創旗下有越來越多的專案因資金鍊問題而被迫停工。
今年春節過後,重慶協信星瀾匯的業主們發現,原本按部就班施工的工地變得鴉雀無聲,進入了停工的狀態。業主們立刻與協信遠創方面進行聯絡,得到的答案是,公司確實出現了資金問題。
雖然在政府多個部門的協調下,協信遠創方面承諾,兩幅地塊的施工將分別在7月15日和10月初之前全面復工。但到了6月,眼見覆工的日期越來越近,業主們不見覆工跡象,卻看到工人開始撤場。
一位業主告訴時代財經,阻擋重慶協信星瀾匯復工的主要原因還是資金問題,“之前專案被起訴,監管賬戶遭到凍結,專案走解凍程式花了一些時間。可解凍之後準備劃撥資金復工的時候,銀行、總包、協信遠創總公司等各方又對方案提出反對意見,導致現在停滯不前。”
類似的事件還在密集發生。5月,有媒體報道稱,成都協信·天奉閤府暫停施工,3個月後,協信位於成都的另一專案“協信·天驕城”工地大門上也張貼了“工地停工,謝絕參觀”的字樣,置業顧問明確告知業主,專案暫時停工,同時讓業主們做好延期交房的準備。
而一週前,青島膠州協信天驕雲麓的業主們遭遇晴天霹靂,他們發現專案突然停工。要知道,按照購房協議,幾個月後他們就要迎來期待已久的交房時刻。
有業主向時代財經表示,政府部門透露,膠州協信天驕雲麓的停工與開發商拖欠施工方款項有關,但情況未到最惡劣的境地,只是施工進度會大幅放緩,延期交付基本成為大機率事件。
眼下,新股東成為協信遠創業主們的曙光。但需要注意的是,CDL與保弘有限公司的交易對價僅1美元,且公告中未提到任何後續的資金安排,協信遠創能否迎來新的局面還是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