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嵐
魔幻“商戰”之搶公章系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慶渝年”上演續集,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在近期的直播中,直接展示了綁在褲腰帶上的一串公章,並稱“擱誰那都不放心,天天彆著”,引來網友“過度緊章”的調侃。
接著,A股上市公司海倫哲又上演新的搶公章鬧劇。有媒體報道稱,海倫哲原實際控制人丁劍平搶走公司公章及財務章並提出全面接管公司。隨後海倫哲現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金詩瑋發表個人宣告表示,自10月9日起,上市公司所涉全部公文、檔案等均未經過合法授權,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這在A股並不是新鮮劇情。譬如另一家上市公司聚力文化在2019年也曾發生過類似的公章搶奪事件,其背後同樣是股東之間的控制權爭奪戰。
對於此類鬧劇,首先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公章在手並不意味著就能借此掌握企業的實際控制權。有法律界人士此前打過一個生動的比方:在戰場上,你搶了司令的軍裝,司令仍然可以身著便服發號施令,你說的話依然算不了數。所以搶公章,“除了搶走幾塊木頭,啥也搶不走”。
那麼,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爭為何頻現“搶公章”這麼原始的手段呢?對相關方來說,要麼是為出口氣,公章在手就彷彿繼承了“正統”;要麼就是“製造阻力”,公章的掛失、補辦或找回、重新備案等都需要時間,此間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可能會因此遭遇麻煩。
但無論如何,被“搶公章”的上市公司都將因為少數股東和高管的不理智舉動而付出巨大的信用和聲譽代價。公章之爭,其實是上市公司在股權管理、治理機制、內部管控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的集中體現。而搶公章之舉不僅讓原本就內部治理混亂失序的上市公司雪上加霜,給企業正常經營活動帶來風險,還會引發使用者、合作方和資本市場的信心危機——股東和高管連“家事”都擺不平,把商業當兒戲,即便最後控制權歸屬落定,又如何能夠讓人對企業發展前途樂觀呢?
而搶公章的當事人也可能面臨相關處罰和監管。譬如李國慶就因為搶公章,糾集他人在噹噹辦公場所內採用強力開鎖、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擾亂噹噹秩序,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給予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處罰。
搶公章損人又害己,對於存在糾紛的上市公司股東或高管來說,當“怒火攻心”之時,要提醒自己必須對法律、對投資者、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不管是內部調解也好,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投票也罷,抑或對簿公堂,最終都應該理性迴歸到法律框架中來解決問題。而對其他“吃瓜”的上市公司來說,看熱鬧之餘,也應該吸取教訓,未雨綢繆,對可能發生的內部糾紛從治理結構的角度預設爭議解決機制。
希望A股搶公章的鬧劇,別再有續集了。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