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跨境理財通” 為人民幣國際化開闢新路徑

由 回秀蘭 釋出於 財經

  劉 琪

  9月10日,備受期待的“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正式落地。這是國家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金融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繼QFII/QDII、基金互認、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服務後,又一項重要金融創新舉措。

  “跨境理財通”的推出,拓展了境內外資本流動的渠道,意味著我國資本專案兌換方面的開放更進一步,人民幣在資本項下自由兌換程度進一步提高。

  資本專案開放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條件。長期以來,我國有序推進金融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形成良性互動。據IMF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億美元升至2874.6億美元,實現連續九個季度的增長。同時,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提升至2.45%,創下2016年第四季度IMF報告該資料以來的新高。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北向通”和“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均透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辦理。

  在當前我國擴大金融雙向開放的背景下,“跨境理財通”的推出無疑為人民幣國際化開闢了新的路徑。一方面,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流通,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程序;另一方面,也將進一步鞏固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在筆者看來,“跨境理財通”的推出,有利於拓寬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豐富人民幣投資產品,增加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深度,激發國際投資者使用和持有人民幣的熱情,打造人民幣區域環流體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跨境理財通”還將提振跨境資本市場流動性,從而進一步強化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