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財務資料中的幾點“看不懂”:鉅額股權回購義務從何而來?

最近華大基因是挺“帶話題”的一家公司:一方面,得益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感染防控業務及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業績大幅增長,一季度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大增了35.78%和42.59%,一改此前兩年淨利潤連續下滑的頹勢。

另一方面,重要股東連續減持,疊加股東戶數持續攀升、戶均持股持續下架,隱約又指向華大基因在被機構、大戶投資人拋棄。

華大基因財務資料中的幾點“看不懂”:鉅額股權回購義務從何而來?

拋開這些資本層面的事情,單看華大基因的財務資料,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也有幾點看不懂,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1、從財務資料來看,華大基因不差錢,2019年末貨幣資金7.35億元,另有交易性金融資產4.82億元,合計12億元以上的流動資金,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達20%以上;到今年一季度末,貨幣資金 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更是高達20億元以上,佔總資產的比例將近30%。

但是另一方面,華大基因在今年一季度新增了短期借款2.4億元、長期借款1.27億元,而在此之前華大基因是沒有借款的。也就是說,華大基因一邊坐擁著鉅額貨幣資金,甚至還持有大額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另一方面卻在今年一季度大舉增加貸款近4億元。

這也導致華大基因在今年一季度利息支出金額高達1424.64萬元,一個季度的利息成本,已經遠超過2019年全年573.1萬元的支出水平;而且,從利息成本金額來看,一季度1424.64萬元,對應3.67億元借款餘額,即便剔除掉票據貼現部分的利息成本,借款的年化利率之高也值得關注。

“大存大貸”的戲碼,在2019年的A股市場上多次掀起了軒然大波,這自然無需力場君多做解釋。華大基因現有的財務資料,尚談不上“大存大貸”,但是背後蘊含的財務邏輯的不合理,卻與已經暴雷的“大存大貸”案例如出一轍。

2、華大基因今年一季度的收入、淨利雙增,主要得益於新冠肺炎的感染防控業務及精準醫學檢測。一場疫情,帶給其他行業的巨大沖擊,卻成就了華大基因的業務增量;但是另一方面,針對新冠肺炎的感染防控,特別是針對新冠肺炎的精準醫學檢測,也是出現在今年一季度的新產品、新需求,在正常邏輯下,華大基因需要為這些新的檢測試劑產品進行研發投入。

但是從資料來看,華大基因今年一季度研發費用支出8250萬元,2019年全年則為3.17億元、摺合單季度也在8千萬元左右。也即,即便有了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的新產品研發需求,華大基因的研發投入卻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

3、關於“長期應付款”,華大基因的這個科目餘額,在2019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分別高達,其中2019年末包含的主要內容是“股權回購義務”。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特別查閱了一下年報中的附註,披露的詳細資訊為:

公司於2019年將所持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華大因源”)3.39%的股權轉讓給機構投資者,收到股權轉讓款人民幣4千萬元。同時,機構投資者以人民幣1.8億元增加華大因源註冊資本的方式,取得華大因源15.25%的股權。根據投資協議,公司在普通股權利以外賦予了投資人在觸發回購條件時有權要求公司回購的權利,整體承 擔了不能無條件避免回購自身權益工具的現金支付義務。回購價款為單利12%的年回報率計算的投資本金加利息。公司將該 普通股的回購義務全額確認負債。

本年機構投資者以人民幣1015萬元增加華大數極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華大數極”)註冊資本的方式,取 得華大數極7.23%的股權。根據投資協議,公司在普通股權利以外賦予了投資人在觸發回購條件時有權要求公司回購的權利,整體承擔了不能無條件避免回購自身權益工具的現金支付義務。回購價款為單利12%的年回報率計算的投資本金加利息。公司將該普通股的回購義務全額確認負債。

但是說實話,華大基因的披露,實在是挺粗糙的,至少力場君(微信公號:基本面力場)沒能看懂這其中的邏輯。唯一知道的卻是,這兩家註冊成立於2019年8月的子公司,一家註冊資本為1330萬元的華大因源(華大基因持股63.53%),另一家是註冊資本1185.5萬元的華大數極(華大基因持股84.35%),在成立後僅僅5個月,就讓華大基因背上了2.4億元的債務。

這正常嗎?這合理嗎?背後到底潛藏著怎樣的利益糾葛,和利益流轉?華大基因是否淪為某些背景雄厚的“機構投資者”口中的羔羊?

華大基因財務資料中的幾點“看不懂”:鉅額股權回購義務從何而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52 字。

轉載請註明: 華大基因財務資料中的幾點“看不懂”:鉅額股權回購義務從何而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