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今年5月登陸資本市場的新產業(300832.SZ),在海外業務收入大幅增長等因素的帶動下,公司上半年營收、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30%,遠超此前業績預期。
《電鰻財經》注意到,在體外診斷行業耕耘25年的新產業,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支援,公司專利進入豐收期。今年7月以來,公司已獲得4項發明專利。
業績大幅增長
8月22日,新產業公佈2020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億元,同比增31.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6億元,同比增長40.57%,遠超此前業績預計。
近年來,公司業績持續保持增長。2017年至2019年,新產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1.41億元、13.84億元、16.8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5.38億元、6.94億元、7.73億元,均呈現逐步增長態勢。
新產業主要從事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產品主要用於提供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測、預後觀察、健康狀態評價以及遺傳性疾病預測的診斷資訊。在體外診斷行業耕耘25年,該公司具有領先優勢的免疫診斷產品線,目前的主要產品有8款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及126項配套試劑,配套試劑涵蓋腫瘤標誌物、甲狀腺、傳染病等檢測專案。
新產業產品已走向國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產品已進入國內6200餘家醫院等醫療機構,累計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裝機超7400臺;在海外市場,公司產品已進入14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銷售近7000臺。
根據Marketsand Markets預測,2018年全球免疫診斷市場規模達到201.9億美元,為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最大的子行業,並預計可以保持6.1%的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市場增長至271.5億美元,其中北美、歐洲和亞洲是主要核心市場。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2018年中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約713億元。近二十年中國體外診斷產業在政策扶持、下游市場需求膨脹、技術進步的帶動下經歷了快速發展,產業化程度迅速提高。我國體外診斷市場由免疫診斷、生化診斷、血液學及體液、即時檢驗、分子診斷等細分領域構成。其中免疫診斷市場規模最大,約佔據國內體外診斷市場31%的份額,生化診斷位居第二,約佔據國內體外診斷市場20%的份額。
一體化的免疫生化流水線和即時檢驗(POCT),是目前中國市場體外診斷產品兩極化發展方向。近年來,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發展迅速,國內外的技術差距正在縮小,國產產品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4%,但具體到產品類別發展仍然不均衡。
其中,生化診斷國產佔比已超過50%,國內企業在生化診斷試劑領域已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水平,逐步實現替代進口,但化學發光免疫診斷市場、尤其是三級醫院的高階市場仍主要由進口品牌壟斷,國產品牌所佔據的市場份額較少。隨著國內化學發光免疫診斷技術的發展,未來國產品牌將逐步替代進口品牌。
談及上半年業績增長,新產業解釋稱,在全球遭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背景下,公司積極組織研發團隊攻堅,成為國內首家推出新冠抗體化學發光檢測試劑並獲得CE認證的企業,報告期內為歐洲、美洲多個疫情嚴重國家持續提供抗體檢測試劑,帶動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5%。
今年7月,新產業全自動化學發光新型冠狀病毒棘突蛋白受體結合區IgG抗體檢測試劑盒取得了CE認證。
為解決因業務規模不斷增長的產能儲備問題,經過三年期建設,新產業研發生產基地二期於2019年8月開始投入使用,基地全部達產後將實現試劑年產400萬盒的產能。
上半年,新產業國內化學發光儀器新增裝機611臺,其中上述兩款機器裝機數量佔公司報告期國內發光儀器新增裝機數量的50.41%。由於化學發光免疫診斷系統為封閉系統,因此中高速機器的銷量佔比提升有利於帶動公司平均單機試劑消耗量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該公司制訂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進一步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有利於充分調動公司核心團隊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專利不斷
業績靚麗的背後,是新產業強大的研發能力。目前,公司已圍繞主營產品建立了奈米磁性微球、試劑關鍵原料、儀器研發及試劑研發四大技術研發平臺。
新產業於2010年成功研發並推出了國產第一臺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實現了該領域零的突破。經過10年的市場耕耘,截止2020上半年,公司各型號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全球累積裝機超過1.44萬臺,國內外裝機數量均為國產品牌第一。
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產品最佳化,新產業於2019年末推出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新系列的標杆產品MAGLUMI X8,實現單機測試速度全球最快,且儀器多項效能指標全球領先。
在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試劑方面,新產業目前已有126項試劑完成國內註冊,為中國市場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試劑種類最多的企業。憑藉四大技術平臺和現有產品的技術優勢,公司奠定了國內化學發光免疫診斷領域的領導地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15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50項,實用新型專利69項,外觀專利32項;擁有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9項;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擁有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172項。
新產業參與過“重大產業技術攻關計劃”、“深圳市生物產業發展專項”等專案。同時,公司與深圳大學深化產學研合作,合作開發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中的某些核心部件的國產化預研,並與多家三甲醫院保持臨床試驗合作關係,迭代開發產品,保證產品研發質量。
2017年至2019年,新產業研發費用分別為5715.42萬元、8424.24萬元、1.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列分別為5.01%%、6.09%%、7.11%,持續提升。
持續的投入,讓公司研發成果頻出。《電鰻財經》注意到,2020年7月以來,新產業已經獲得4項發明專利。7月22日,公司稱,公司“母齡風險值的計算系統”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授權公告日為2020年7月17日。
8月10日,新產業稱,“測量室、測量室的工作方法、測量室的化學發光測定方法及化學發光檢測儀”獲得日本特許廳頒發的1項《發明專利證書》,授權公告日為2020年7月6日,專利權期限為20年。該專利可以在儀器工作時,對運動到對應反應杯處理工位的反應杯同時進行處理,提高儀器的測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