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之初的4張桌子、8000元起步資金,發展到今天的768家直銷門店火鍋連鎖集團,“鐺!”張勇揮起錘子在港交所敲響了財富的鐘聲。《福布斯亞洲》釋出的2019年新加坡50大富豪榜上,張勇以138億美元身家問鼎新一屆新加坡首富。
2020以來,海底撈因為漲價、吃出塑膠、餐具大腸桿菌超標等負面事件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而創始團隊在資本市場也表演了一系列套現行為。
今年5月,張勇創始團隊減持套現15.6億港元,而3個月前海底撈剛從銀行貸款21億元人民幣救急。
疫情之下的餐飲企業備受重創,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2月初曾表示“賬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此外,外婆家餐飲集團創始人吳國平、九毛九集團董事長管毅宏、樂凱撒披薩CEO陳寧等餐飲業大佬也集體發聲,呼籲政策扶持餐飲業。
這麼多企業需要補血“救急”,銀行該幫誰呢?2月22日,海底撈對媒體表示,已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人民幣。其中,2月19日,首批8.1億元貸款已經到賬。海底撈方面稱,此次合作為銀行主動接觸,雙方自2月12號開始商談貸款相關事宜。在防疫緊急授信流程下,僅三天時間完成審批。
對海底撈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事實上,相對於其他中小餐飲企業,已登陸資本市場的海底撈並不差錢。據海底撈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底撈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0.03億元,較其上市之前,2018年中期末的5.31億元增長了465.4%。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營收鉅虧的背景下,獲得銀行“補血”的海底撈也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
今年3月末,海底撈公佈的全年開店計劃顯示,在2019年末全國768家店面的基礎上,預計今年上半年新開門店超90家,全年門店數量有望達到1000家。這意味著2020全年,海底撈將淨開232家門店。換言之,在餐飲企業紛紛撤店的2020年,海底撈的擴張速度幾乎達到每週開4家新門店的程度。
雖然在瘋狂擴店,但也掩蓋不了海底撈翻檯率持續走低的現狀。從年報可以看出,2019年海底撈翻檯率首降。2019年,海底撈整體的翻檯率為4.8次/天,一線城市由5.1次/天下滑至4.7次/天,二線城市由5.3次/天下滑至4.9次/天。
另外,受疫情影響,海底撈在全球的經營備受重創。海底撈方面稱,由於疫情暴發,各國、地區隨後實施的防疫措施及消費場所限制,對公司自2020年1月以來的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集團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暫停位於中國大陸所有的門店營業;受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影響,海底撈位於當地的門店也存在一段時間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的情況。也就是說,2020年一季度,海底撈近乎絕收。
此前,中信建投曾就疫情對海底撈的影響做出分析,稱這次疫情將會對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帶來約50.4億元的損失,歸母淨利潤損失約為5.8億元。
然而,在7月6日,海底撈釋出2020年上半年盈利警告,稱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約20%。次日,海底撈再次釋出補充公告,稱海底撈預計淨虧損介於人民幣9億元至10億元不等,這已經遠超出了中信建投此前對海底撈的損失分析。對於虧損的原因,海底撈則歸咎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研究員、健康金融實驗室主任任國徵對中新經緯表示,銀行貸款資金成本低,風險由銀行承擔,利潤再投資風險則由股東承擔。“海底撈為了應對疫情風險,選擇從銀行貸款資金,能否按期償還是以海底撈未來的經營情況為準,這屬於企業行為。而創始人團隊出售的是個人股票,也就是說,是否將這部分原始股票收益投入企業擴大再生產或者救急都屬於個人行為。”
“漲價”事件以及頻頻發生的衛生事件都把海底撈推到風口浪尖。而張勇則一邊宣佈10-15年內退休,一邊用家族信託套現離場,海底撈真正的路在何方值得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