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瞭解加拿大嗎——對中國出口額僅佔5%,用啥制裁加它?

周瓊

因為孟晚舟的事,很多人在討論中國和加拿大的關係。加拿大是個挺有意思的國家,雖然我只去過一次,提供一些情況和觀察。

一、加拿大總體情況

加拿大國土面積9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2。2018年GDP約合人民幣10.87萬億元,居世界第10。人口3700萬,居世界第38。人均GDP4.6萬美元,居世界第18。

加拿大以貿易立國,對外貿依賴較大,經濟上受美國影響深。從上圖也可看出,其經濟增長和美國相關度極高。

加拿大直接和間接融資都比較發達。2018年末,加拿大有3330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佔GDP比重為113%;銀行業資產佔GDP比重為262%。多倫多交易所市值63%的公司同時在美國某個交易所掛牌上市。

加拿大主要出口汽車及零配件、其他工業製品、林產品、金屬、能源產品等;主要進口機械裝置、汽車及零配件、工業材料、食品等。主要貿易物件是美國、中國、日本、歐盟國家。2018年對美國出口額佔加拿大出口總額的73.9%,對中國出口額佔加拿大出口總額的5%;自美國進口額佔加拿大進口總額的64.4%,自中國進口額佔加拿大進口總額的10.5%。

加拿大沒有自己的徵信公司,美國三大徵信公司中愛克非和全聯兩家是加拿大主要的徵信公司。

抗疫物質緊俏 加拿大倆專機來中國提貨

加拿大政府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措施較為有力,經過4月確診病例的高發期,5月已明顯下降。聯邦政府採取了對個人、企業、受影響大的相關行業一攬子的支援補貼計劃。包括批准了30億加元的預算補貼低收入工薪階層;從2019年5月到2020年給每個兒童多補貼300加元,透過原來的加拿大兒童福利計劃發放;給單筆不超過625萬加元的中小企業貸款提供80%的政策性擔保等。

二、加拿大金融監管情況

加拿大金融業和美國類似,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前的混業經營,30年代後的分業經營,90年代後的混業經營。

加拿大在銀行總監督官辦公室和保險監管辦公室的基礎上,1987年正式成立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開始進入金融混業監管時代。1987年和1992 年加拿大修訂《金融機構和存款保險修正案》《銀行法》,允許銀行透過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建立附屬機構從事信託、證券和保險業務,其他金融機構也可向銀行業務滲透,開始進入金融混業經營時期。1987年的修訂取消了對銀行擁有證券經紀公司的限制。五大銀行透過購買大經紀公司或自己開辦經紀公司,在一年之內悉數進入證券市場。1992年的修訂允許銀行擁有保險公司、抵押貸款公司和信託公司。混業經營後,金融業兼併整合加劇,銀行控制了主要的信託和證券經紀公司。

雖然主要銀行都是金融控股公司,但不同的子公司在營業網點中是分開門面經營的;銀行零售網點內不允許銷售保險、基金等產品,財富管理中心才可以。

加拿大形成由財政部牽頭,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加拿大央行、加拿大存款保險公司和金融消費者管理局五家機構組成的金融機構監督委員會共同監管的格局。財政部在金融監管中居於主導地位,其餘四個機構也透過財政部長向聯邦議會彙報工作。財政部負責制訂金融政策法規,協調聯邦與省金融監管機構關係等。

加拿大實施聯邦與省兩級平行分權監管體制。聯邦政府負責監管所有銀行、在聯邦註冊的保險公司、信託公司、信用社等金融機構。10個省和3個區也設立專門的金融監管部門。兩級監管部門間無垂直領導關係,雙方分級監管,協調配合。

加拿大金融監管的一個獨特之處是沒有全國性的證券監管機構,只有各省證券監管機構,證券公司由其監管。如銀行資管子公司發行資管產品,需要從各省證券監管機構獲得許可。加拿大業界人士也認為這種監管體制存在缺陷,但由於各省的反對,無法建立全國證券監管機構。

三、加拿大銀行業發展情況

加拿大的銀行體系長期被世界經濟論壇每年出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列為世界上最穩健的銀行體系之一。

加拿大在金融危機中受影響小。在金融危機後,和歐美等國經歷了去槓桿歷程不同,加拿大的槓桿率持續提高。2018年末,加拿大居民、非金融企業、政府部門槓桿率分別為100.7%、117.8%、79.6%,分別比2008年末提高19.2%、32.9%、19.2%。主要由於房價上漲和房貸增加,居民槓桿率已是發達國家中最高,超過了美國和英國在金融危機前的居民槓桿率。OSFI近年也非常關注住房貸款風險,採取了收緊住房貸款的一些措施。

截至2019年10月,在OSFI監管的378家聯邦金融機構中,銀行共有87家,包括第一類國內銀行37家、第二類外國銀行子公司18家,第三類外國銀行分行32家。其中外國銀行分行包括全功能分行28家和貸款型分行4家。一共有6000多個銀行網點,30萬銀行從業人員。

蒙特利爾銀行

加拿大銀行業佔加拿大金融業總資產的約80%。六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按照截至2018年10月31日的資產規模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多倫多道明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豐業銀行、蒙特利爾銀行、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和加拿大國民銀行。RBC和TD資產規模接近,交替成為加拿大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最大的外資銀行是匯豐銀行。2018年10月末,六大行資產佔聯邦政府監管的存款機構總資產的92.7%。剩餘的31家本土銀行及50家外資銀行合計市場佔比僅7.3%。

加拿大六大行零售收入佔比都較高。最高的是TD,2018財年大零售板塊收入佔91%,批發板塊佔9%。RBC則較為均衡,2018財年個人和商業銀行板塊收入佔39%,財富管理板塊佔25%,資本市場板塊佔20%,保險板塊佔10%,投資者和財資服務佔6%。各行的國際業務戰略有所不同,TD和RBC以美國為第二戰場,豐業銀行則在南美髮展較好。

豐業銀行

四、一些觀察和了解的資訊

一位加拿大教授跟我們介紹加拿大的情況,說“我們喜歡美國人,但我們不是美國人。”

和在加拿大的一位中資銀行高管交流,她說金融危機中加拿大金融體系安然度過危機,讓他們更加自信,覺得自己體制好。加拿大對外資金融機構監管規範、嚴格,根本不希望外資行做大,實際是非常保護本國金融機構的。加拿大人特別務實,喜歡比較簡單、透明的,但也不等於他們不騙人,他們可能不講人情,用商業的手段,冷酷地、合法地騙你,讓你吃虧還沒辦法。加拿大一般經商的人看不起從政的人,覺得能力不行的人才從政。

加拿大是“五眼聯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和美國關係極其密切。當然,同一陣營裡有時也會有不同看法,加拿大也會受不了美國有時欺人太甚,特別是特朗普的某些言論做法。但總體上,加拿大是美國的隊友,大多數事情上肯定站隊美國,這是加拿大的國家利益使然。

我們肯定希望加拿大能支援中國。但中國憑什麼能讓加拿大得罪美國而支援中國呢,共同價值觀還是共同利益?

對中國出口額僅佔加拿大出口額的5%,所以即使中國和加拿大之間有啥事也別拿抵制加拿大商品為手段,根本影響不了加拿大多少。何況其中大多還是原材料而不是最終消費品。加拿大還是中國應該持續爭取更多理解和支援的國家,而不要因為一些問題進一步激化矛盾。當然,這也適用於對很多國家。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33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真的瞭解加拿大嗎——對中國出口額僅佔5%,用啥制裁加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