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浪潮下,隱藏哪些產業變革新機遇?

6月9~11日,由創業邦主辦的2020 DEMO CHINA 創新中國春季峰會暨企業創新與企業創投峰會在線上舉行,這是DEMO CHINA 亮相十三年來首次採取線上直播的形式。

在峰會中,保利資本副總經理李文軒、中科創達物聯網事業群副總裁楊新輝、高通創投風險投資總監毛嵩、碧桂園創投董事總經理杜浩,展開了題為「"新基建"浪潮帶來的產業變革新機遇」的對話交流, 犀利觀點如下:

1、新基建實際上有幾個很大的板塊,包括5G、人工智慧、大資料,以及對傳統基建的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改造,實際上對整個軟體的產業的需求會變得更加重要了。

2、人工智慧的技術和基礎技術結合起來,可以產生很多的創新點。比如人工智慧在很多垂直領域上的落地,比如人臉產品,比如工業領域如何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效率化的提升。

3、我們都知道5G把頻寬給拓寬了,把延遲給變少了,但實際上你會看到從2G往3G、4G每一個代差的變化,實際上都會產生一個非常廣泛的C端的應用。

如下為演講實錄整理:

主持人:其實從前兩年開始,"新基建"這樣一個詞彙就已經冒出來,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各位對"新基建"怎麼理解?

李文軒:實際上地產是一個非常重鏈條的公司,它從前期開發建設,到後期精裝修,涉及環節越來越多。

從新基建的維度上來說,5G等相關基礎方面建設,在地產當中應用是非常多的。新基建提出後,對於整個地產提出的方向是技術革新,比如在物業方面為使用者提供增值服務,可以透過更多的人工替代技術去介入,甚至是產生更多資料之後,我們能夠生產新的服務內容。

杜浩:

像剛才李總介紹的,其實碧桂園和保利在新基建的投資方向上很相似,傳統地產有非常多新技術的應用場景。

當前碧桂園的戰略定位是高科技綜合性企業,三大主業是地產、機器人及現代農業。從機器人來說,我們出發點是基於地產的技術場景,用技術和機器去協助人工來達到更好的效果,提高生產效率,以此達到全流程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慧化的目標。這個市場空間本身已很大。同時,也還有一些新的例如餐飲機器人的豐富應用場景;從現代農業來說,農業場景對物聯網和很多新技術也有使用需求。

所以,碧桂園本身也已在投身於新的科技,在新基建的相關的行業裡已經在開拓。從這個角度來講,像保利和碧桂園,看起來固有印象似乎是傳統地產,但投身於新基建相關方向的投資還是順理成章的。

楊新輝:

中科創達在2008年成立,參與的主要是面向智慧手機的業務,然後在2014年,我們開始加大對智慧汽車的投入,形成了面向智慧汽車的新的增長曲線。

前兩年,我們又重點投入到物聯網、5G的方向上來。現在新基建實際上有幾個很大的板塊,包括5G、人工智慧、大資料,以及對傳統基建的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改造,實際上對整個軟體的產業需求會變得更加重要了。

中科創達是一家做作業系統的公司,而作業系統在整個智慧化的過程中會點點滴滴都被應用上去。

主持人:在新基建大的環境下,在創投的方向上,你們覺得哪些點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創業和投資的機會?

毛嵩:高通創投是高通的一個直屬部門,並不是獨立的基金,所以實際上我們的日常工作跟我們的業務部門是有非常豐富的溝通和連線。我們在篩選投資標的時,它一般都會落在我們所熟悉的行業,當然這個"行業"可能會比較寬泛一些。

有的投資專案是強連線,比如像我們投資的中科創達,跟高通的業務就屬於是強連線,中科創達實際上是高通在中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有的投資專案稍微遠一些。比如說當年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我們會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投資。

實際上,我們無論是投資前,投資過程中,還是投資後,我們都會盡力利用高通對於產業的洞察和業務網路幫助目標公司。像我們之前投資的大象聲科,在我們投資完成後,也成為了公司晶片業務部門的ISV軟體合作伙伴,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AI語音處理的一個服務提供商。

此外,在後期管理中,我們也儘量去幫助目標公司拓展其它客戶和產業鏈合作,促成企業發展。

楊新輝:

從整個產業鏈來講,新基建實際上是圍繞技術的,比如5G的技術、人工智慧的技術,因為這兩個新技術的出現和快速發展,產生了很多新的產業上的機會和可能。

我們是透過作業系統把上下游連線起來,基於比如高通的技術,其他半導體廠商的基礎技術,形成基礎的生態型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或者其他的企業參與5G和人工智慧的創新。

主持人:未來3~5年,您給我們幾個支個招,哪些細分領域適合小公司創業?

楊新輝:

去年5G開始正式商用,今年有大規模的5G手機出現,實際上在通訊速度上是有大幅提升的,可以實現高速的、流暢的傳輸。

人工智慧的技術和基礎技術結合起來,可以產生很多的創新點。比如人工智慧在很多垂直領域上的落地,比如人臉產品,比如工業領域如何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效率化的提升。

而且從投資的角度講,尤其是在工業領域的投資回報率是可以計算的。你投下去了,最後它產生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在節能方面、效率提升方面是可以計算的。這樣的話對優秀的企業能夠提前識別到,並且提前佈局投入。

實際上這是有比較可觀的收入的。而且這些企業的退出的方式有可能會走向資本市場的更高層面的融資,或者是被同產業中更大的企業,比如像做地產的或者工業製造的企業併購,也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方式。

杜浩:

我覺得新基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因為受益於整個新基建資本開支的大幅增長,上游供應鏈會有很多細分品類存在量價齊升的趨勢,近兩三年之內可能會一直保持這樣的提升趨勢。

同時,在這個趨勢中,如果國產替代的企業能夠佔有細分領域裡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一些品類,隨著這一輪新基建、5g的發展,可能會顯著提升其市場佔有率。

第二個階段,當新基建建到一定成熟度後就是應用市場。應用市場規模會更大,也會更百花齊放。例如過去有電信的基礎設施,網際網路就出現了非常多優秀公司;道路交通的基建做好了,汽車廠商也出現了很多龍頭。

碧桂園創投一直有做新基建方向的佈局,今年4月20日發改委對新基建的最新定義中加入了衛星網際網路,去年我們投資了藍箭航天,是國內商業航天代表性的企業。運載火箭是衛星網際網路建設的非常重要的上游卡口供給領域,所以這個方向上我們已經有佈局。

另外,國產替代方面,在5G和物聯網晶片領域,我們今年剛參與了紫光展銳股權重組。所以我們的新基建投資目前更偏重供應鏈方向。

至於未來三五年看好的創業機會,我認為5G普及後,在VR、AR以及3D資料獲取和處理等方向可能會有爆發的機會,一些比較新的市場和需求會出現,我們也在持續關注。

李文軒:傳統基建能夠帶給大家的應用層面內容是很多的,我們投資的維度是先從應用角度去定位公司,之後在產業鏈尋找相關聯的公司,這樣我們一體化的應用賦能就能夠連線起來,這是我們關注新基建投資的一種方式。

再往後,像和國企打交道的機會也非常多,大家會首先關注應用當中是不是能夠很快的提升效率。有這個基礎在,包括投資和業務的對接,速度就會非常快。

關於投資的方向,基於5G的環境,我希望能看到方向是5G的to C的應用。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我們都知道5G將頻寬拓寬,將延遲變窄,但實際上可以看到從2G向3G、4G發展過程中,每一個代差的變化,實際上都會產生一個非常廣泛的C端應用。

那麼除了C端之外,B端這邊可能思考更多的是,隨著5G傳輸能力增加,以及AI運算能力提升,如何解決垂直行業的核心問題。

這種公司在收入層面上是可以很容易算出來,它幫企業解決問題之後,企業可以節約相應成本,它可能在中間獲益一部分,這是一個比較穩健的方式。

除此之外,像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我們也會去看,但是我的感受是,這兩個方向的佈局可能會稍微慢一些。物聯網的連線數,會呈現指數型增長,部署到最後能夠應用起來還需要時間。所以這方面早期的技術性公司更多一些,但技術型公司轉到落地,能夠產生一個比較規模化的收入,可能還是需要時間。

主持人:我們其實都是叫做CVC,我們跟一般的VC也是不同的。各位能否談談,無論是否新基建浪潮下,相比於普通的財務VC來說的話,我們到底有什麼優劣勢?

李文軒:我們就是一個標準的CVC,但可能稍有一點特殊的是,我們是非常公司化的CVC。其實公司化的CVC帶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市場化運營的動能。

我們跟企業之間也會產生甲乙方的關係,我們會有業務導流給它,其實對於企業來說,它的收入利潤都會增長;從投資角度來說,當然我們會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當然劣勢是同步的,相對來說關注的維度會可能變得比較窄。但是我們的目標是如何解決問題,先從應用這個角度去出發,未來是不是也能夠服務其他行業等。

總結來說,一是基於價值鏈來做投資,第二個方向是我們能不能再去拓品,再去拓寬我們的眼界,然後幫助企業明確一個創新的方向。

杜浩:

碧桂園創投的財務投資和戰略併購投資兩個板塊是並重的。CVC優勢之一在於我們是自有資金,能更長久地支援我們的被投企業。

PE業務因為不是基金組合管理,所以對於單專案的投資成功率要求比較高,會希望每一筆投資都能有很高的確定性。另一方面,碧桂園創投也有早期VC基金,VC基金注重多賽道佈局。

我們也很強調投後的業務協同,剛才提到了,地產有很大的應用場景,對於新經濟、科技、新基建相關的企業都有很好的孵化支援或者直接業務合作的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層面的幫助。產業資本往往背後是大型產業集團,我們會有比較好的管理經驗、市場拓展經驗和市場敏感度等。在這方面,我們對被投企業也會提供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支援。

這是我們做產業資本的一些差異化亮點。我們希望能把握這些優勢,最終創造出投資價值和回報。

楊新輝:

投資方面的話,中科創達重點是在戰略投資,或者說協同投資以及技術投資上。我們大的目的是補充我們在整個產業鏈方向上的一種技術上的短板,或者說市場需求。當然在人工智慧方面,我們也會有一些看好的創新型的半導體公司。

我們希望投資或者併購過來的企業,能夠和我們整體產生協同,產生1 1>2這樣的效果。

毛嵩:關於CVC和VC的區別,就高通來說,實際上我們仍然把財務回報看作很重的一個指標,但是同樣會去觀察被投資標的對高通戰略價值。此外,因為我們的資金都是自有資金,所以沒有募資的壓力,所以我們可以長期持有。

還有一個相對特別的是,高通創投在投資的公司中,持有的股份比例不會太高,而VC通常來說持股比例會比較高一些。我們認為還是讓創始團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同時,我們在董事會層面非常活躍,這個活躍是說我們更多發表意見,而不是去左右創始人的想法。

我們會把在產業中觀察到的一些趨勢和一些可能的風險,比較盡責地告訴創始人。關於商業決定的話,我們仍然是預設創始人自己去判斷。 在技術上面,高通有很長時間的積累和基礎。如果我們觀察到創業公司某一個技術點做的不如人意、或者不是主流方向,我們會利用我們的理解,建議他們做出改變。當然,如果最終我們和創始人有這樣一個矛盾,我們會尊重董事會議事規則,按照自己的權利去表決。

我也被問到過,如果創業公司的技術跟高通公司已有技術是競爭關係,會怎麼樣?我們評估後,覺得創業公司的技術是真有亮點,高通創投也會考慮投資。競爭是遲早會發生的,不會因為我們投資了,或者不投資,競爭就不發生了。我們是這樣的思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549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基建"浪潮下,隱藏哪些產業變革新機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