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進出口的負面影響正逐步下降。海關總署今日公佈的資料顯示,6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6.2%,這也是今年來首個實現出口、進口雙雙正增長的月份。
二季度,我國復工復產漸入佳境,外貿進出口達7.67萬億元,同比微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
不過,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仍同比下降3.2%,達14.24萬億元,其中,出口、進口分別下降3%及3.3%。
針對下半年的外貿走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今日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疊加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但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韌性足、迴旋餘地大。
6月進口、出口均增長 訂單“青黃不接”情況提前結束
在經歷一季度震盪後,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穩,6月更是成為今年以來首個進口、出口雙漲的月份,其中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6.2%。
其實,自4月份起出口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進口在4月、5月份連續出現兩位數降幅後,也終於在6月份“轉負為正”。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上半年進出口資料基本符合我的預期。原本認為5、6月份我國進出口可能面臨較大壓力,因為訂單量或許會減少。但目前來看,6月份進口、出口資料都在增長,應該是提前結束了訂單“青黃不接”的階段,原因之一是歐洲疫情的高潮期已過,迎來複工復產,因此外貿進出口出現恢復性增長,不過,即便不復工復產,中國產品都是很多國家的必需品。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也對記者表示,出口恢復同比正增長,原因有兩方面,第一,美國、拉美等地區疫情仍比較嚴重,中國防疫物資出口旺盛;第二,歐美經濟重啟,外需增加。往後看,隨著全球經濟的修復,下半年出口形勢仍比較好。對於美國等地區疫情出現反彈,我們認為不改變出口恢復的整體趨勢。
具體來看,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46.4%,“宅經濟”消費的提升,也帶動膝上型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9.1%、0.2%。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彭波對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導致全球大規模的停工停產,經濟遭受巨大損失,而中國率先恢復生產,增加出口,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損失。
進口方面,主要是大宗商品和重點農產品的進口量增加,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砂5.47億噸,增加9.6%;進口原油2.69億噸,增加9.9%;進口煤1.74億噸,增加12.7%。
同期,我國進口大豆4504.4萬噸,增加17.9%;進口豬肉212.3萬噸,增加1.4倍;進口牛肉99.7萬噸,增加42.9%。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的逆勢增長成為我國外貿市場的一大亮點。資料顯示,上半年,作為外貿第一大經營主體的民營企業進出口達6.42萬億元,增長4.9%,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5.1%,比去年同期提升3.5個百分點。
專業人士分析稱,民營企業進出口之所以能逆勢增長,得益於其較好較快的市場適應能力。另外,近幾個月來政府密集推出的支援政策也開始發揮作用,比如提高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等。
7月初,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瞭解到,今年1至5月,全國累計為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6324億元。
積體電路進出口貿易活躍 拉動我國與東盟貿易增長
二季度,世界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一些主要市場的疫情高峰期已過,迎來了復工復產。因此,二季度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大多數實現增長,從上半年我國前十大貿易伙伴看,增長和下降的各佔半數,而單看第二季度,增長的達到了8個,佔了大多數。
上半年,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達2.09萬億元,增長5.6%,對歐盟進出口達1.99萬億元,下降1.8%。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2萬億元,微降0.9%,降幅比整體低2.3個百分點。
可以發現,即便受疫情影響,我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仍保持增長,這也是我國上半年貿易領域的另一大亮點。
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國與東盟進出口增長的原因包括電子製造產業聯絡緊密,帶動相關產品進出口大幅增長;對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進出口穩步增長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與東盟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等。
資料顯示,積體電路進出口貿易活躍,拉動我國與東盟貿易增長3.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我國自東盟進口積體電路2268.1億元,增長23.8%,對東盟出口積體電路896.8億元,增長29.1%。
同時,上半年我國與越南進出口增長18.1%,與泰國進出口增長9.2%,也拉動我國與東盟貿易的整體增長。
另外,中美貿易情況也備受市場關注,今年上半年,中美貿易總值達1.64萬億元,同比下降6.6%。其中,對美出口達1.25萬億元,下降8.1%,自美進口達3956.2億元,下降1.5%。
李魁文稱,上半年,自美進口降幅低於整體進口1.8個百分點,協議正在得到執行。“中美雙方應創造條件和氛圍,排除干擾,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下半年外貿形勢偏樂觀 外貿人員流動為疫情防控帶來新挑戰
目前,北京的疫情已得到有效防控,連續8天實現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但全球其他地區的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根據世衛組織資料,截至北京時間7月14日9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268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警告稱,近期新冠疫情又出現加速傳播的趨勢,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從6月29日突破1000萬例到7月10日突破1200萬例僅用時12天。
這也給我國外貿帶來不確定性,李魁文表示,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疊加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不過,新京報貝殼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對於下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的形勢,偏樂觀的觀點仍是主流。
白明對記者表示,下半年,從我們自身即賣方的角度來看,形勢還是不錯的,更多還是看買方的表現,相信東盟依然可以維持一定的增長潛力,畢竟即便有疫情的時候,東盟還是增長的。歐洲也在逐漸恢復,可能會出現恢復性增長,美國疫情愈發嚴重,對我國進出口還是有一定影響,不過由於前兩年中美貿易摩擦,雙方的進出口業務本來也處於低位。
彭波也認為,下半年中國的外貿應該會保持穩定增長,如果其他國家疫情保持穩定,中國的進出口會同步增長,如果疫情出現較嚴重的反覆,則中國的出口會顯著好於進口,但是無論如何,今年中國的出口應該能夠保持穩定。
潘向東表示,展望下半年,雖然南方洪災對經濟可能產生階段性擾動,但是下半年中國出口不差,基建、房地產投資也將繼續支撐中國經濟,下半年經濟修復趨勢不變,只是斜率會階段性變化。
不過,在中國加大對外進口之時,也要加大對進口食品的檢測力度,防控輸入性疫情。
7月10日,海關總署釋出公告稱,從厄瓜多3家企業進口凍蝦的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6個,因此,決定暫停這3家企業在華註冊資格,暫停產品進口及暫停受理進口申報。
可以預見的是,我國進出口逐漸復甦也就意味著國與國之間的貨物、人員流動將逐漸頻繁,這也為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帶來新的挑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