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和氣候政策倡議組織(CPI)合作撰寫的《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概覽及有效性分析》11日正式釋出。報告顯示,中國境內貼標綠色債券市場規模已發展到近1200億美元,四年來增長為原來的四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債券市場。
報告中,在2016年至2019年4月發行的近1000億美元綠色債券中,清潔交通和清潔能源是募集資金投向最多的領域,分別募得170億美元和160億美元。在清潔能源領域,投向水電專案的募集資金佔比最高,達70億美元。作為發行水電領域綠色債券的領先者,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將約19億美元用於建設多個大型水電站,每個水電站的裝機容量至少為10兆瓦。在清潔交通領域,投向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募集資金佔比最高,達57億美元。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表示,當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行主體比較單一,大多數是信用評級較高的大型企業,募集資金大部分投向了具有額外性的環境友好類專案,但在資訊披露方面的工作仍待改進。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正處於明顯的上升期,上升趨勢預計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可以透過明確的規則和激勵措施、豐富發行人和投資者來源、加強監測、報告和評估認證(MRV)系統等措施,加速市場發展,拓寬發行人和投資者來源,提高市場的有效性。
同日釋出的《MRV系統設計》報告則基於對中國綠色債券監測、報告與評估認證(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體系實踐效果的深度研究,透過與國際實踐對比,提出多項具體建議,以增強中國綠色債券的市場公信力,加快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並增強對環境和金融領域的影響力。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史英哲建議,未來可以透過增加對發行人的財務激勵、向發行人提供滿足MRV要求的技術支援和培訓、為綠色債券發行人開發穩定多樣的合格綠色專案渠道等激勵措施,鼓勵發行人執行MRV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