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集團為什麼涼了?

本文轉自【bof】;

今時不同往日,I.T集團潮流風向標的名頭已經被消費者親手取締了,沒有價格優勢、沒有時間優勢,它還能給消費者以消費的理由嗎?

中國上海——I.T集團有個不為人所知的全名,叫“Income Team”,意為“賺錢的團隊”,這個直言不諱的名字顯示了該集團的野心,但其如今卻和這個目標漸行漸遠。5月27日,I.T集團低調公佈了其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年度末期業績,其19/20財年業績表現並不理想:總營業額同比減少12.6%至77.194億港元,包括地區分部收入和品牌分部收入在內的多個重要指標資料下滑,淨虧損達到7.458億港元。

其中,按零售地區類別劃分,香港及澳門市場佔集團總營業額33.9%,其營業額較同比減少23.5%至26.202億港元,經營虧損為6.717億港元。中國大陸市場佔集團總營業額48.6%,營業額同比減少9.0%至37.514億港元,零售總收入減少9.4%至37.001億港元;經營虧損為2.364億港元。

受到此前香港街頭暴亂事件的影響,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零售行業資料持續出現雙位數跌幅。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佈的資料顯示,2019全年香港零售業銷售額較上一年下跌約11.1%,為香港年度零售額3年以來首次下跌,且跌幅與2018年8.7%的升幅差距頗大。2月疫情爆發後,讓本就不振的香港旅遊業雪上加霜。香港旅遊發展局此前表示,2020年4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約為4100人次,同比下跌近100%。其中內地旅客為2945人次,同比下跌約99.9%,這再次加劇了香港零售業的蕭條。疫情對零售的負面影響也同樣發生在澳門。

為了及時止血,I.T集團在一年裡關了港澳地區28家虧損店鋪。

其實,I.T集團在香港的營運頹勢並不是從去年才開始的。在2011年至2013年間,該集團在香港加開了117間獨立店鋪。但早在2011年年報會議上,該集團總裁沈嘉偉就透露,他已經有意改變高速擴張門店的做法。時任I.T集團財務總監鄺國裕說:“本地消費力萎縮,來港‘自由行’人數也在減少,為了吸引客流我們加大了促銷的力度,這也導致我們的毛利大幅減少。”另據一名I.T的員工2015年時向《新經濟》雜誌表示,該集團在香港70%的銷售額其實都是來自“自由行”的大陸游客。

然而,有力支撐著I.T集團的大陸市場反映也並不樂觀。儘管在財政年度內,I.T集團表示已經提供了數次額外的折扣優惠宣傳活動以刺激銷量,其毛利也因此下降了16.1%,但大陸地區同店銷售額依舊下降5.3%,與之相比,其前一財年的同店銷售額尚能錄得1.7%的增長。即便計入疫情的干擾,這個不小的負增長率仍舊錶明,該集團旗下開業超過一年以上的店鋪正在痛失他們的顧客。原本依靠著領先於國內的潮流感知度,透過引進眾多大陸消費者難以觸及或聞所未聞的品牌,I.T集團在大陸曾經相當紅火。

千禧年後,大陸時尚市場一度呈現兩極分化的格局,在價格高昂的奢侈品牌和平淡無奇的大眾品牌之間,消費者再沒有更多選擇了。

從2002年起,I.T集團衝出香港到大陸市場掘金,在上海新天地開設了除香港以外的首個旗艦店。其利用品牌經銷的買手店模式,一舉引進了大量海外時尚品牌,大I.T主營那些小眾高階的設計師品牌,而小i.t則提供以日韓為主的年輕潮流商品。彼時的I.T集團滿足了大陸消費者更多選擇的需求,更為他們建構了一個空前“及時”的空間,去認識海外時尚潮流文化。

2005年,I.T集團趁勢於港交所掛牌上市。在繼續拓展更多經銷及代理品牌的同時,其也開始大力發展自創品牌。該集團目前代理近400個時尚潮流品牌,還擁有包括b ab、Izzue、A Bathing Ape等逾20個自有品牌。根據此次披露的財報資料顯示,自創品牌分部佔I.T集團零售收入的60%,是集團最大的收益貢獻來源,但該分部收益同比下跌了13.9%,與前一財年相較減少了7.27億港元的收益。

自創品牌對於大陸消費者的吸引力正在變低,價效比首先是它們被質疑的原因之一。這些自創品牌和小i.t原本都主打相對親民一些的價格,用於補足那部分大I.T無法吸引到的銷售空缺。但早在2008年,該集團在大陸全力擴張之時,豆瓣“I.T&i.t”小組就有許多消費者抱怨該集團旗下Five CM和Izzue等品牌零售價格過高,一位使用者直接寫道:“這樣下去直接在連卡佛和大I.T一起賣好了”,認為其標高價格又沒有提升質量的相應底氣。

因此,該集團也做出過一些讓步,包括一年兩次的感恩季折扣和平時間或的滿額減價活動。可是沈嘉偉曾表示,集團的目標消費者不是要便宜的東西,認為他們要新的、不斷變化的東西。而近年,對於自創品牌設計的犀利點評卻也不絕於耳。在上海成長、目前就讀大四的嚴茗就是熱衷關注時尚與潮流的學生之一,她表示,I.T旗下品牌的“港味潮流”已經是她初高中時所認為的“時尚”了,“他們的定位好像一直沒變,可是消費者一直在進步”。

除了自有品牌外,縱觀I.T集團的經銷品牌和代理品牌矩陣,可見其發掘潮流風向的嗅覺其實並不遲緩,其銷售的品牌中不乏Off-White、Y/Project、MM6、Simone Rocha等年輕人熱烈追捧的海外品牌,也包括Shushu/Tong、Xiao Li這些新崛起的本土設計師品牌。但是國際品牌和特許品牌的零售收入仍下跌了11.2%和60%。

而對其造成影響的,應該說是大陸年輕人之間與日俱增的時尚資訊流通速度。大陸時尚市場已經不再像20年前那樣,充斥著資訊閉塞和“慢一拍”。如今,這股時間差贏得的話語權已經被微博、小紅書、Instagram等各種社交媒體給消解了,消費者不再汲汲於現貨,而是開始透過各種獨立買手開啟預購模式。

與此同時,該集團原本一家獨大的地位也在受到更多競爭對手的挑戰,陳冠希創立的Innersect和梁超建立的Yoho!等平臺都在以更快的速度佔領市場,進一步擠壓了I.T的生存空間。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隨時都在創造營銷噱頭,給消費者以“價格”到“限量”等無數理由去購買。從代購到買手店、從線上到線下,如今大陸消費者的選擇已經太多了。

I.T集團當然意識到了自身的可代替性在不斷變強,因此近年來也在尋求新的號召手段,除了針對大陸佈局電商這類常規操作外,其於2017年邀請大陸男歌手吳亦凡擔任其代言人,試圖以偶像力量集聚年輕人的目光;該集團還特別嘗試在香港門店引進美妝銷售區域和餐飲區域。從其2017/2018年度財報來看,吳亦凡效應雖然對大陸地區的銷售有相當可觀的刺激,但其各種零售玩法似乎並沒有挽回其在香港市場的銷售低迷。

如今,曾經火熱的大陸市場也遭遇了寒冬,除了倚仗老本,I.T集團還能創造出什麼理由,讓消費者再度光臨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29 字。

轉載請註明: I.T集團為什麼涼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