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鉅虧50億元的達達集團為何上市首日就破發
達達集團是在瑞幸咖啡事件之後首家上市的中概股。
2020年6月5日,達達集團在納斯達克市場掛牌交易。首日收盤價報收15.99美元/股,下跌0.06%,跌破發行價16.00美元/股。
頂著中概股被質疑的風頭上市,達達是充滿了自信上市,準備為中概股乃至中國爭光嗎?它又能做到嗎?
瑞幸咖啡所引發的中概股風雲
由瑞幸咖啡引發的中概股風雲還在發酵。
在美國,一份名為《保護美國投資者免受中國公司重大風險影響的備忘錄》的備忘錄廣為流傳,據備忘錄內容顯示,要求60日內對中概股採取措施提供建議,以保護美國投資者免受中國公司重大風險影響。
與此同時,2020年6月6日,據財新報道,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參與造假證據浮出記者,中央已掌握了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對於公司財務造假的指令性的電子郵件,陸正耀將被公訴,極有可能面臨刑事追責。
數名接近瑞幸自查調查組人士則向財新透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財政部先後對瑞倖進行了調查,已經掌握作假的諸多證據,稅收方面瑞幸為虛增交易交了稅,陸正耀等高管作假行為適用《新證券法》和《會計法》相關法條。
上市公司作假之所以遭受到如此嚴厲的懲罰,則是因為上市則意味著成人禮,要負擔起對公眾投資者的責任。
然而,顯然,很多上市公司創始人及高管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此外,對於中概股來講,他們還不是簡單的赴美上市,更多的則是代表了中國企業,是對國家整體形象的代言,因此,如果中概股被這些公司所影響,中概股聲譽受損,那麼受到影響的則不僅僅是這一家公司,而是所有中概股。
因此,達達選擇在此時赴美上市意義重大。
只是,或許達達並不明白,也或許沒有準備好來迎接這一場幫助中概股扭轉聲譽的硬仗。
為什麼?
達達集團不一定是被華爾街所看好的績優股。
上市首日,資本市場選擇用腳投票——2020年6月5日,達達上市首日收盤價報收15.99美元/股,下跌0.06%,跌破發行價16.00美元/股。
此外,達達所在的行業及達達所處的位置也都顯示,這一家公司的未來發展令人捏了一把汗。
達達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
眾所周知,即時配送所在的快遞市場一向是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爭奪最後一公里的戰爭從未停歇。
因此,從2013年發展至今,這個市場從來沒有實現盈利過,而且,不僅不能盈利,這還是一個超級燒錢的生意,猶如影片行業,最終在燒錢大戰當中,許許多多沒有資本及靠山的企業倒了下去,最終只剩下了BAT的“後花園”。
當然,達達集團也同樣有靠山,那就是京東與沃爾瑪,當然,相比京東物流來講,達達集團只能說是外面的“乾兒子”。
2013-2018年,是外賣市場風口的爆發期。公開資料顯示,2013-2018年間,外賣市場從34.3億元擴張到了4530億元。
就在這段時間當中,達達集團成立並且順勢發展起來。
2014年,蒯佳祺成立了達達集團決定試水即時配送。由於趕上了風口,達達集團的業務量大增。
2016年,達達每天有130萬名配送小哥穿梭在城市的街頭巷尾,為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等日均配送超過上百萬份訂單,被市場稱做“即時配送中的滴滴”。
後來,伴隨著O2O熱潮的結束,外賣市場也在一番激烈的征戰之後開始塵埃落定,整個市場開始從擴張型業務轉向戰略型業務發展,因此,各家巨頭對於未來要不要將即時配送權柄交到第三方公司手中,各有考量。
這自然影響了達達的生意,一時,達達集團開始由此前的蒸蒸日上進而轉型為掙扎發展,日子頗為難過。
2015年4月,美團選擇自己幹,上線了美團專送;
2015年5月,京東到家上線了眾包物流業務;
2015年6月,餓了麼推出了自己的蜂鳥配送;
2015年7月,百度外賣上線了“百度騎士”。
無奈之下,作為達達集團的掌門人,蒯佳祺帶著達達集團投入了東哥京東的懷抱,開始成為京東的“乾兒子”之一——2016年,達達集團與京東到家合併成立了新達達。2016年後,東哥逐步將京東到家從報表中剝離出去。同年6月,達達集團與沃爾瑪集團達成商業合作協議,並接受了沃爾瑪5000美元的戰略投資。
2018年,京東集團進一步投資1.8億美元購買達達集團的優先股,沃爾瑪集團則又追加投資3.2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京東和沃爾瑪將作為基石投資者分別以IPO價格認購達達價值6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的ADS。IPO後京東和沃爾瑪將分別持有達達集團45.3%和9.5%的股份。
在京東及沃爾瑪輪番輸血之下,達達集團也開始扶搖直上,其業務飛速增長,據其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第一季度,達達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18億元、19.22億元、 30.99億元,10.99億元。2018年同比增長57.8%,2019年同比增長61.3%。
可以說,就達達集團的現狀來講,京東是“爸”,沃爾瑪是“媽”,只是相對於京東物流這個名正言順的親兒子來講,達達有點是乾兒子,當然,無論哪個說法,無疑,京東及沃爾瑪無論是大股東還是大客戶,也都讓達達集團享受到了好處:
招股書顯示,達達集團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是服務收入,二是商品銷售收入,這個比例只有5%。
也就是說,達達集團長期佔營收比在95%以上的服務收入,基本上都來自於京東和沃爾瑪。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一季度,達達集團來自京東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分別為56.71%、49.13%、50.52%、37.80%;2018-2020年一季度來自沃爾瑪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分別為4.61%、13.02%、14.90%。
總體來看,2017-2019年三年時間,來自關聯方的收入佔營收比分別為56.73%、53.72%、63.40%。
由招股書可見,達達集團接近40%-50%的收入高度依賴京東,作為京東的影子出現的烙印非常明顯,一方面,京東電商受到任何波動都將直接影響到達達;另外一方面,一旦京東電商有一天需要面臨京東物流與達達之間二選一的時候,京東物流作為親兒子自然更有優勢,而達達則並不樂觀。
而在電商市場,不僅阿里巴巴、蘇寧、京東、拼多多“四國殺”異常兇猛,而且蘇寧直接對標京東,攪局由京東發起的618電商節,在這種局面下,達達與京東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達達自身能力不強,且對巨頭的依賴性依舊在不斷加強,因此,就首席創業官諮詢多位投資人顯示,達達集團或許只能達到一個及格線,當天上市首日破發並不意外。
著急上市融資的達達
達達此次上市融資的意義重大。
為啥?
如果達達再不上市公司,達達有可能面臨資金鍊緊張的威脅,達達創立至今,其資金一直靠外部融資而來。
達達集團招股書顯示,2019年達達集團一年現金流淨流出15.88億元。賬面上的總現金額為21.12億元。2020年,如果達達集團不上市或者沒有新的外部資金進來,達達集團不一定能夠熬過2020年這一波資本寒冬。
IPO上市,對於達達集團來說,不想上也必須硬著頭皮上——已經燒了投資人這麼多錢,達達始終要對投資人一個交代。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即時快遞行業的一員,達達在過去已經燒了大概50億人民幣,至今沒有盈利,因此,達達集團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常年處於負的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達達集團在IPO上市前先後經過八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然而,如今的達達集團依舊不斷虧損當中,不能停止——據達達集團招股書,2017-2020年一季度,達達集團的淨虧損分別為14.49億元、18.78億元、16.69億元、2.79億元。累計虧損金額達到52.75億元。
其中,騎手支出是一筆重要費用,而且不能夠減免或者停止,這個投入還要持續。
達達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達達集團在養騎手上的支出分別為15.26億元、19.88億元、26.79億元;佔當期的營收比分別為125.29%、99.79%、86.45%。並且,招股書中說明,支付給騎手的薪酬和激勵措施是運營和支援成本中最大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業務的繼續擴充套件,這部分成本將持續增加。
此外,為了活下來獲得市場,達達一直大量補貼市場。
招股書顯示,2018-2019年,達達集團的活躍使用者從470萬增長至2440萬。而這背後,達達集團花費了大量的金錢。2017-2019年,達達集團向京東到家投入的市場補貼激勵費用分別為3.62億元、7.83億元、9.38億元。3年時間累計投入費用達到20.83億元。
此外,達達集團的快送業務下單的使用者,達達還要給優惠和折扣,還吸引使用者。2017-2019年在達達快送業務上的補貼分為為0.83億元、0.91億元、0.88億元。
由此,達達集團陷入了一個燒錢的困境當中——達達集團的訂單量增加,騎手的支出成本就增加;快送業務使用者增加,優惠折扣的補貼就增加;京東到家的使用者增加,補貼費用就增加。
與此同時,在行業當中,同行美團逐步透過運營效率開始盈利、阿里巴巴咄咄逼人進攻外賣市場的市場格局下,達達集團一旦停下來,市場就拱手讓給其他人,前功盡棄,然而若要繼續燒錢,那麼其融資也是一個問題——阿里巴巴不可能,美團在前,騰訊也希望渺茫,達達集團作為京東的乾兒子其地位實在尷尬。
基於這種局面,上市的達達被資本市場不看好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
“即時配送戰役”下半場
“今天很美好,明天很美好,然而很多人死在明天的路上。”艾瑞報告發布的《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即時物流行業2019年訂單量將達到185億單,規模突破1312億元,2020年將達到1700億元。
市場擴大持續發展看似是達達的利好,只是達達能否保證切到行業蛋糕也更加重要。
現實情況對達達來講並不樂觀。
公開資料顯示,千億市場的誘惑之下,即時配送領域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可以說是紅海一片——除了美團、餓了麼兩大外賣巨頭兵強馬壯之外,還有閃送、UU跑腿、以及傳統快遞出身的四通一達、順豐等都在下海搞“同城快送”。此外還包括零售業務起家的盒馬鮮生以及跑約車業務的滴滴要推出了跑腿業務。
各路神仙可以是各懷絕技,虎視眈眈瞄向了這個市場。
然而,這個市場的蛋糕在下半場的激烈競爭當中渴望是“好看但並不好吃”。
首先,在中國的即時配送市場,外賣仍然是佔絕對比例的訂單來源。
比如,依託於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美團配送和阿里旗下的蜂鳥配送日均可以實現2180萬與1200萬的訂單量。
在外賣市場,美團是老大。但是,王興如今對於同城配送同樣很感興趣。
2019年,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同時宣佈開放配送平臺,對便利店、傳統商超、近場零售、寫字樓等不同場景進行連線。
是不是有點眼熟?
的確,這個業務與曾經的達達集團如出一轍,因為美團配送也想發展第三方配送業務,當然,如今也在高速擴張當中,有那麼一點點蠶食了達達的市場份額——據美團2020年一季度財報中顯示,美團的新業務增長4.85%至41.68億元,這其中就包含閃購等新零售到家業務。顯然,非外賣業務的即時配送已成為美團新的增長點。
此外,另一外賣巨頭餓了麼在2019年6月宣佈蜂鳥物流獨立,並在當天宣佈蜂鳥即配將在未來3年裡建設2萬個全數字化即配站,把服務拓展到更多行業和區域。
據《2019年第1季度我國即時配送商場研討陳說》顯示,蜂鳥配送、達達集團、美團配送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28.4%、25.6%和24.8%。三者的差距極其之小。
因此,對於達達集團來說依靠京東“爸爸”和沃爾瑪“媽媽”的流量而活的達達來講,面對這兩個迎頭而上的勁敵,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過於依賴京東,也意味著達達發展空間容易撞上天花板。
如果不依賴京東,開拓京東以外的獲客渠道、在零售業務上,這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是,達達沒有美團和蜂鳥有錢,能不能依靠上市融資來的錢撐到那一天這是一個問題。
此外,這個市場還有順豐及眾多老牌的快遞巨頭,廝殺起來,也同樣讓達達頭疼。
因此,如果有一天,一旦達達燒不了那麼多錢,然而又要保持增長,達達是否會走瑞幸咖啡的老路呢?
但願中概股再沒有瑞幸咖啡。
參考資料:
《達達赴美上市,大股東京東貢獻一半收入,盈利之路還有多遠》中國企業家雜誌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