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教育王勵弘對話哈佛中心黃晶生:影響力投資為教育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5月30日,“瑞思教育•大咖思享會”第二期開播,資深投資人、哈佛中心上海前任董事總經理、賽富、貝恩投資、德太集團(TPG)前任董事總經理、合夥人黃晶生與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在直播中深度探討了“影響力投資”——追求義利並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的投資方式,或許能夠給教育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2020年,“加速”成為教育行業的發展契機,也成為教育機構新的挑戰。一方面,教育直播技術、線上教育產品加速湧現,使用者對網際網路教育的認知也被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教育機構接下來如何做好質量與效益的平衡、如何找到幫助企業長期發展的優質資本、如何建立與社會、與使用者的深度連結…這些問題的答案仍有待探索。

據瞭解,“瑞思教育•大咖思享會”欄目每期會請到各行業頂尖的代表人物與瑞思教育CEO王勵弘女士結合時下家長與教育從業者們關心的話題展開對話,幫助家長以多元視角和科學方式培養出具備未來勝任力的孩子,同時也為教育從業者提供更廣闊的視角,協力推動行業發展。

黃晶生認為:“社會上有一些問題,可以用商業模式來解決,而不是用慈善或者政府救濟的方式,這種商業模式就是義利並舉的‘社會企業’,對社會企業進行投資,就是影響力投資,就是做好事,又賺錢。”

對於教育行業來說,影響力投資也未必不是一個好機會。王勵弘提到,有些人覺得教育不應該賺錢,是一個普世的事業;也有很多人在運營教育公司時會因為資本的壓力,或者為了快速成長,把教育變成一個“只賺錢”的生意。“影響力投資就是在倡導一種更健康的發展模式,我們能不能在承擔起社會責任、讓更多人受益的同時,也賺到錢,也許跑不了那麼快,但是走得更穩,這對於投資人和教育行業從業者來說都是新的思路和選擇。”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如何衡量一個優質的“影響力投資”標的呢?黃晶生提到,作為一直以來關注影響力投資的投資人,衡量專案的時候要優先看社會價值,就是企業在什麼地方要起到作用,然後認真評估、傳播,擴大影響力。“哈佛商學院的招生標準中也有一條是你要對你周圍的社群有貢獻,當我們成為商業或者其他方面的領袖時,更要給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影響力投資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受益,鼓勵更多人做更好的商業模式,來照顧小孩、照顧老人,真正做到一舉多得”,王勵弘說。

隨著教育產業化發展的不斷深化,未來兼具投資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優質教育機構勢必更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王勵弘也認為:“未來教育機構的財務價值增長與社會價值增長應呈正相關關係,注重教育技術創新與應用,推動教育普惠,是未來每一個教育機構都需要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62 字。

轉載請註明: 瑞思教育王勵弘對話哈佛中心黃晶生:影響力投資為教育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