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唯一青稞酒上市公司,青青稞酒在全國化的趨勢下顯得舉步維艱,但其自救步伐也從未停歇。5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青青稞酒方面獲悉,該公司將對現有光瓶酒產品進行梳理並形成系列化,在市場內全面佈局。但青青稞酒並未選擇與勁酒共享渠道資源,也暫未有其他合作的計劃。受困於市場外拓,青青稞酒頻繁佈局新產品以謀求全國化。從小黑酒的“曇花一現”,到兩款光瓶酒的“石沉大海”,加之業績的一再下滑讓青青稞酒不得不重整旗鼓。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光瓶酒市場已完成升級,價格天花板進一步抬高,不斷吸引大品牌入局。青青稞酒押寶光瓶酒有利於全國化的推進,但關鍵在於產品的市場落地和銷量變現能力。
深耕光瓶系列
為了挽救常年低迷的業績,青青稞酒不斷嘗試多種方式力求破解業績困局。繼小黑酒之後,青青稞酒再欲分羹高階光瓶市場。據青青稞酒總經理魯水龍介紹,目前公司光瓶酒主要是互助大麴和白青稞兩個系列,價格區間在20-50元。伴隨光瓶酒價格帶不斷向上攀升,30元價格帶區域性市場已經開始成熟,40-80元瓶酒市場體量增長迅速,預計未來五年80元以上高階光瓶酒將迎來一輪增長。基於對光瓶酒的大勢判斷,結合目前經營現狀,青青稞酒將全面佈局光瓶酒。
顯然,青青稞酒也不肯放過高階光瓶這塊“蛋糕”。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商超發現,青青稞酒的光瓶系列在北京市場佔有率並不高。在各大超市、便利店以及菸酒店中並未見到青青稞酒光瓶系列。同時,在天佑德天貓官方旗艦店中,僅互助大麴有搭配小黑酒出售,月銷量也僅有1筆。此外,兩款光瓶系列在天貓、京東官方旗艦店中均未有單獨出售。
一位白酒經銷商張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青青稞酒光瓶系列於2018年春糖時期向全國一線城市投放,但由於青稞酒作為特色產品市場本身就很小眾,缺乏龐大的使用者基礎群,2年以來光瓶系列市場佔有率並不高。
值得關注的是,為加碼對光瓶系列的升級投入,玻汾、綠瓶西鳳近期接連上調產品終端價格,而繼五糧液、瀘州老窖、捨得酒業後,金種子酒在推出光瓶酒新品。同時,無論是綠瓶西鳳還是牛欄山,佈局高階光瓶的前提均有殷實的銷量和龐大的消費群體作為鋪墊,以此助推全國化程序加速。但青青稞酒光瓶系列大市場仍為青海本土市場,想要進一步升級和全國化佈局還需進行深度調整。
淨利連年下滑
儘管青青稞酒多管齊下,力求扭轉業績頹勢,但從最新發布的業績報告來看,並不理想。據青青稞酒日前釋出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2.54億元,同比降低7.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0.36億元,同比降低66.42%。
面對業績的再次下滑,青青稞酒方面稱,由於公司當前白酒消費高階化、高度化趨勢預判不足,高酒精度、中高檔產品開發滯後,對次高階引領下的渠道分級管理及資源聚焦管理不夠,導致營收失利。除此之外,公司持續加大消費者運營等方面的投入,以及控股子公司處於納入公司合併的產品匯入、市場拓展期,也成為公司尚未盈利的不利因素。
北京商報記者翻閱青青稞酒財報發現,自2014年至2017年,公司業績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4-2017年青青稞酒分別實現淨利潤約為3.17億元、2.31億元、2.16億元、-0.94億元,同比下降約為15.03%、27.19%、6.44%、143.57%。四年間,該公司的營業收入也並不突出,分別同比增長-5.74%、0.63%、5.39%、-8.27%。
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青青稞酒業績下滑的根本原因還在於產品。近年來推出了過多的新品,導致老產品無人記得,新產品又不暢銷,進而影響業績。同時,作為典型區域型白酒,青青稞酒外拓並不順利,而名優白酒對本土市場的擠壓對其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難求市場紅利
事實上,在北京光瓶酒市場中,牛欄山、紅星以及玻汾等產品在各大商超及菸酒店市場佔有率較高,並鎖定50元價格帶。同時,繼“潁州清純”上線後,金種子酒於今年4月再推高階白瓶“種子清純”,瞄準48元-99元價格帶。此外,五糧液也於2018年推出高階光瓶酒產品“友酒金樽”,主打團購和自飲市場。瀘州老窖也於去年推出光瓶酒“白瓶”,售價298元。去年10月,捨得酒業也推出售價68元的沱牌特級T68。
在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看來,光瓶酒有助於區域酒企進行全國化佈局。目前來看,隨著白酒行業價格上漲,市場培育週期越來越長,對品牌要求越來越高,而高線光瓶酒試錯成本低,更容易進行市場突破。但牛欄山、汾酒、西鳳等品牌帶有明顯的企業歷史和品牌特徵,是在高階產品難以破局的情況下進行點狀突破最有效方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進一步指出,目前高階光瓶系列入局品牌不多,市場空間仍有餘留。光瓶酒或將成為青青稞酒開啟全國市場,但就目前光瓶系列市場佔有率而言,無論是線下終端還是線上平臺,青青稞酒的光瓶系列曝光率和市場份額並不突出,因此光瓶系列的成功與否仍言之尚早。
朱丹蓬強調,青青稞酒想要以光瓶系列破局,還需要對對現有業務團隊進行大調整,以確保光瓶戰略的進一步推行,而“光瓶計劃”能否如願,還需要看青青稞酒對產品在市場的實際落實情況和銷量能否持續變現。
北京商報記者 劉一博 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