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科創板、佈局航天,吉利如何撐起“上天入地”野心?

汽車行業鉅變和疫情的衝擊,並沒有阻擋吉利汽車科技轉型的節奏和步伐。

6月30日,據浙江證監局披露,吉利汽車與上市輔導機構已向浙江證監局報送備案登記。這意味著,吉利汽車已正式啟動科創板上市程序。倘若成功,吉利汽車也將實現諸如廣汽集團、比亞迪等企業的“A+H”股雙資本市場佈局。

吉利汽車近年來已不再滿足於把自己界定為一家汽車企業,反而對“硬科技”產生濃厚興趣,其全球化科技佈局的藍圖也早已展開。今年初,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控股”)宣佈出征商業航天領域,放豪言稱將在年內發射兩顆衛星,開啟天地一體化生態佈局。

吉利“上天入地”的野心早就不再掩飾。此前,吉利控股投資飛行汽車、空中出行的訊息就讓外界頗為驚訝,如今,吉利控股佈局商業航天,“出圈”步伐非常堅定。

如今的吉利,正從一家汽車製造商,向綜合性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那麼,吉利將拿什麼來實現它的“大出行夢”?


搶灘科創板、佈局航天,吉利如何撐起“上天入地”野心?


迴歸科創板,吉利擬將半數以上募集資金用於研發

登陸A股,是吉利汽車一直以來的“夙願”。

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早前曾表示,“目前我們沒有迴歸A股的機會,但我們會了解相關政策,看時機和政策”。

如今,吉利汽車等到時機。據吉利汽車公告稱,擬發行的人民幣股份初始數目不超過17.32億股。吉利還公佈了股份發行後募集資金的建議用途,所得款項約40%投向新車型產品研發專案,約15%投向新能源、車聯網、智慧駕駛等前瞻性技術研發專案,約15%用於潛在的工廠或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創新企業等境內標的的收購,約30%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以此計算,吉利募集的資金將有約55%用於研發。

對於擬迴歸科創板,吉利控股新聞發言人楊學良曾公開表示,打通境內A股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於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最佳化資本結構,有效提升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未來佈局“新四化”等戰略發展所需資金。

近年來,吉利為多板塊佈局一直在“買買買”,其對資金的需求在不斷加大。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自2017年以來,吉利對外投資超千億元(包括在新能源等領域的投資)。頻繁投資,加速了吉利汽車資金流出,也讓吉利汽車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從2019年開始,吉利汽車加快了融資的腳步;年中與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訂立一份融資協議從而獲授一筆金額高達3億美元的定期貸款融資,年底發行了5億美元優先永續資本證券。今年5月,吉利汽車又宣佈擬折價配售6億股股份籌資64.8億港元。

野心膨脹背後,科技吉利的4.0時代

就在吉利汽車宣佈A股迴歸計劃的前幾天,吉利控股總裁安聰慧剛剛宣佈“科技吉利4.0時代開啟,吉利邁入全面架構造車時代,併成長為‘豐田式’的世界級汽車集團。”吉利毫不避諱欲深度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野心”。

吉利“野心”膨脹的背後,“核心武器”是其CMA模組化架構。

吉利CMA架構的釋出曾在汽車圈內引起不小轟動,吉利不僅藉此成為繼大眾、豐田等外資品牌後首個擁有模組化架構的自主品牌,更被業內稱為全球最先進的三大造車模組化架構“ABC”格局中的一員。

這主要得益於吉利與沃爾沃在技術和運營上的深度融合。2010年,吉利控股以18億美元完成對沃爾沃的收購。自此,沃爾沃與吉利之間的合作加大,從交流到聯合開發,沃爾沃開始為吉利輸出技術。

收購沃爾沃,吉利猶如拿到了一把開啟世界大門的鑰匙。隨後的2013年,吉利控股就宣佈成立CEVT歐洲研發中心,整合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資源,著手研發全新的模組化架構及相關部件。自此,吉利逐步構建起CMA世界級模組化架構孕育體系,並打造出包括沃爾沃、領克、吉利和極星四個品牌的近20款車型。截至目前,CMA架構產品的全球銷量已達60萬輛。

如今的吉利,已形成CMA、BMA、SPA和PMA 四大全球化基礎模組架構,覆蓋了從純電到燃油、從緊湊型到中大型車型的全面產品佈局需求。

正如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馮擎峰所言,CMA模組化架構是一整套造車理念和機制。在理念維度,從“平臺”物理層面的“同零件組裝”,擴充套件到設計層面的“同方法”,以及製造過程中的模組化,既囊括“平臺”,又具備更高層次的理念協同。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吉利CMA攜手中國電信5G,在超級預製工廠、數字孿生雙胞胎工廠中已率先落地5G、MEC、雲計算、大資料等創新技術,圍繞生產製造、物流倉儲、質量檢測和遠端運維等環節全面融入5G科技,讓5G在CMA架構蘊育體系中真正得到應用落地。

吉沃十年,“大吉利”試水多元化

時光倒回到十年前,全力收購沃爾沃,或許是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最明智的決定之一。

2010年,歷經兩年時間,吉利成功獲得沃爾沃100%股權以及相應資產。這是我國車企首例海外併購案。


搶灘科創板、佈局航天,吉利如何撐起“上天入地”野心?

吉利與沃爾沃合作之後,在技術上實現協同發展。


十年前,對於這起“蛇吞象”的併購案,很多人並不理解,甚至嘲笑吉利野心不小。然而在吉利內部人士看來,這起收購很值得。此前,有吉利汽車內部人士透露,董事長李書福收購沃爾沃時,看重品牌知識是一方面,沃爾沃的技術儲備才是李書福最為關注的,吉利未來想成為一家科技公司。

故事的走向如大家所見。在與沃爾沃合作之後,吉利在技術上實現協同發展,併成立合資品牌領克汽車,吉利控股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

之後,吉利海外併購或合作的腳步並未停歇。

2017年6月,在歷經五年的接觸後,吉利控股以約合11.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取得寶騰汽車49.9%和路特斯集團51%的股權。這是繼全資收購沃爾沃後,吉利在汽車整車領域海外股權合作的又一次出手。

2018年2月,吉利透過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這一樁樁收購案,對於吉利控股而言,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吉利控股的陣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壯大。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隨著吉利的新能源品牌獨立,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目前擁有吉利品牌、領克品牌、幾何汽車、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五大品牌;沃爾沃集團旗下則包括沃爾沃汽車、極星汽車兩大品牌;商用車集團則包括倫敦電動車、遠端商用車;新業務有曹操專車、耀出行、太力飛行車等。

而據華菱星馬6月7日釋出的公告表示,吉利商用車集團有意收購華菱星馬,以推進其商用車發展程序。

上天入地,吉利和李書福的“大出行夢”?

如今的吉利,已經不像是一家傳統汽車企業了,飛行汽車、台州吉利衛星專案接連進入大眾視線,逐步朝著向未來出行科技集團的方向轉型。用吉利的話來說,吉利正在打造的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智慧空間移動終端,是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

十年前,李書福說,在紮根地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放眼浩瀚的宇宙,那裡有無數個星球。似乎從那時起,我們就應該窺視到吉利和李書福的“夢想”:天空將是人類出行服務的另一個賽場。

吉利控股也為此進行了前瞻佈局,2017年11月收購全球首家飛行汽車公司——美國太力飛行汽車,成為吉利控股向創新科技公司轉型的重要佈局之一。與此同時,2019年9月,吉利攜手戴姆勒集團共同投資德國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前瞻佈局城市空中出行領域。在吉利看來,太力飛行車與專注城內出行的Volocopter,形成了互補,連線了低空出行領域。

不僅於此,吉利控股還在著力打造自己全方位的出行體系。目前,吉利旗下出行平臺曹操專車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能源共享出行服務提供商,與戴姆勒合作的高階共享出行服務平臺——耀出行也已經準備就緒;2018年,吉利控股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達成合作,將合力打造一款高速膠囊列車……

吉利控股正在突破自己的“次元壁”。汽車、飛行汽車、高速列車,吉利控股正在構建一個立體的出行方式。

2020年,吉利控股開啟新的探索,戰略投資時空道宇,佈局商業航天領域,至此,吉利控股實現了天地一體化生態的佈局。

按照規劃,吉利控股在年內將發射兩顆自主研發的低軌衛星,夯實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這意味著,“上天”的吉利擁有了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的能力,並且為目前的諸如智慧駕駛大資料、城市出行、生產製造、智慧城市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賦能。

不少業內人士和行業專家,將吉利控股定位為全球創新型科技集團。正如此次吉利汽車迴歸科創板,外界雖說多少感到意外,但最終也認為是情理之中。

“顛覆性的技術將會繼續席捲汽車行業以及更大範圍的交通產業。”李書福曾如是說。

新京報記者 張冰 魏帥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銘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55 字。

轉載請註明: 搶灘科創板、佈局航天,吉利如何撐起“上天入地”野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