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字當頭推動高質量發展——專家學者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胡祖銓——

經濟執行更趨穩固均衡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2022年,我國經濟執行有望更趨穩固、更趨均衡。

具體來看,一是季度間經濟增速更加平穩。疫情帶來的基數效應趨於減弱,經濟增長水平主要由潛在增長率、新擾動因素等共同決定。二是經濟迴圈更加順暢。疫情對經濟社會活動的抑制有望減弱,供應短缺、物流不暢等問題加快解決。三是內外需增長更加均衡。接觸性消費、製造業投資等內需薄弱環節穩步恢復,基礎設施投資適度超前,新動能活力持續釋放。外貿出口增長難度增加,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減弱。四是市場主體發展更加協同。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有所緩解,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向好。五是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促進共同富裕政策加快落地生效,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體加快擴容,低收入群體和脫困人群收入實現更快增長。

綜合考慮內外環境、發展潛力和風險挑戰,初步預計2022年我國經濟將增長5.6%左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將保持平穩增長。農業農村生產條件持續改善,糧食產量穩定增長。第二產業增速有所回落。高技術製造業繼續發力,對工業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第三產業加快向常態化水平恢復,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得到鞏固。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整理)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

綠色消費作用向上延伸

2021年,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態勢,消費貢獻、規模和結構均穩中有升,展現出我國消費市場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展望2022年,儘管疫情的不確定性給消費市場復甦帶來壓力,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消費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下,國家將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為收入增長和消費復甦夯實基礎。

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城鄉流通基礎設施、豐富消費有效供給、最佳化消費市場環境,促進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從而增強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釋放消費潛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將增強全民節約意識,促進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消費方式,綠色消費的作用將逐步向上游延伸,帶動流通和生產領域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迴圈利用,實現經濟迴圈全鏈條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數字經濟深入發展,將為國內大迴圈提供新動能。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將加速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為消費市場創造更多的有效供給和消費場景。

此外,人口結構變化為消費市場帶來新機遇。隨著實施三胎政策、老齡人口增加、“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軍,消費市場將面臨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和服務化的需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巨大的國內市場潛力為消費復甦提供強勁動力。

(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整理)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魏浩——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2021年,我國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國際市場份額也實現穩步提升,並將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地位。展望2022年,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依然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國際物流運力緊張以及運價高昂、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晶片供應短缺等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緩解,多重因素疊加作用下,我國外貿發展的市場環境變得異常複雜,外貿執行面臨較大壓力。

但也應看到,2022年,我國外貿發展還有不少新機遇。首先,我國將繼續深入推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制度型開放,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到中國來投資,並透過投資帶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其次,我國將積極最佳化進出口方面的稅收政策,認真落實減稅政策,大力推動規範和降低進出口環節涉企收費,加快出口退稅進度,這將進一步降低貿易成本,激發企業活力。此外,我國將繼續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最佳化跨境電商零售商品進口清單、擴大進口類別,完善海外倉網路,按照市場化方式加大對建設使用海外倉的支援,支援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穩步推進離岸貿易發展,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將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點、新亮點。

(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整理)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任榮榮——

有效投資空間持續釋放

積極穩妥擴大有效投資,是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的重要支撐,並將為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提供良好宏觀環境。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國投資的基礎條件和外部環境趨好,有效投資空間將得到拓展和持續釋放。

透過合理安排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投資,有助於整體投資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我國人均資本存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不足,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還存在較多短板。立足推動“十四五”規劃專案落地,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等領域短板,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便捷要素流動、改善公共服務,既有短期“穩增長”效應,又有中長期“增動能”效應。

透過持續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有助於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和動力。近年來,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取得積極成效。相關改革舉措有助於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有力支撐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關鍵作用的發揮。

釋放有效投資空間,發揮投資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作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創新驅動型投資、綠色轉型投資以及滿足新消費需求的投資,都具有較大投資空間。我國超大規模內需市場、產業鏈優勢等,有助於釋放創新型投資增長潛力。隨著碳達峰行動方案的實施,產業體系綠色發展孕育巨大投資機會。利用數字化紅利,加大對新業態、新模式領域的投資,有助於促進有效投資與消費升級良性互動。

(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整理)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

CPI平穩執行基礎堅實

展望2022年,我國沒有出現全面通脹上行的基礎,穩定國內物價執行的有利因素明顯增多。

一是我國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為穩定國內物價執行提供了良好宏觀環境。二是我國主要產業鏈上下游供求關係基本穩定,部分產供銷鏈條上的一些堵點和卡點有望加速打通,國民經濟供需迴圈、產業迴圈、市場迴圈進一步暢通,有利於夯實國內物價穩定的基礎。三是當前民生商品貨源充足、運送暢通,在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穩價方面有底氣。四是雖然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在高位執行,但因產業鏈條長、市場競爭激烈,向下傳導的影響逐步衰減,終端居民消費品價格變化較為有限。

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隨著各項針對初級產品的保供穩價措施紮實落地,預計大多數工業品價格都將回落。我國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給總體充裕,2022年保持CPI平穩執行具有堅實基礎。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整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

未雨綢繆夯實就業基本盤

2022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076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此外,疫情對就業的影響仍在持續,就業市場用人需求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綜合研判,2022年就業形勢錯綜複雜。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就業工作基礎依然堅實。為此,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出穩就業工作的具體部署,落實落細穩就業的一攬子舉措,以保持未來一段時期就業規模和局勢穩定。

一是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援力度,透過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等一系列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持續獲得增長動能,以最大程度夯實就業總基本盤;二是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政策,在大力推動平臺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就工作時間、勞動強度、勞動保護等社會保障問題適度規範;三是面對龐大的高校畢業生規模,要加強部門聯動和協同配合,密切監測就業狀況,透過多渠道提供就業資訊、全方位提供就業服務等舉措,最大程度讓高校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從經濟結構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比越來越大。要加大對新興服務業的培育,深挖群眾養老、健康等多元化消費需求,不斷拓寬就業新空間。

(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整理)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

居民收入增長有保障

收入增長是經濟增長的結果之一,經濟發展景氣程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收入增長情況。2022年,居民收入可持續增長將有堅實的政策保障。

宏觀經濟進一步復甦是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前提。2022年,多地都明確提出,要圍繞重大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投資專案,宏觀經濟形勢將進一步復甦,這是支撐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前提。

宏觀調控政策集體發力是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動力。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包含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等在內的政策調控體系。這些政策協同發力將為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正向溢位效應,是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的動力。

(經濟日報記者 李彥臻整理)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洋——

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

對於2022年及未來房地產業的發展形勢,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聚焦、轉型、迴圈。

聚焦大城市的住房突出問題,既因為大城市的住房供需矛盾更顯著,也因為大城市及其所在的都市圈地區將會是經濟發展核心引擎。這意味著,大城市和都市圈的房地產業發展機會將更多。

房地產業轉型有很多說法,應注意到保障性租賃住房帶來的積極效應。這類住房不是政府大包大攬的保障性住房,而是更具市場開放度,併成為商品住房市場的重要補充。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這給予市場更多信心。中央“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要求,對應著不同主體,“穩地價”要求地方政府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穩房價”要求企業務實定價、穩健營銷,“穩預期”則鼓勵居民理性消費。“良性迴圈”是一個系統工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涉及金融、土地、公共服務等多領域的政策出臺,共同推動房地產業理性健康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亢 舒整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130 字。

轉載請註明: 穩字當頭推動高質量發展——專家學者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