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年報預告收官漸近。
1500餘份公告下,績優與績差公司陸續揭面,產業景氣度一覽無餘。2021年,新能源賽道在業績端無愧“最強賽道”之名,新能源上游化工、有色金屬等板塊持續高景氣度,業績翻倍股頻出。
此外,近期陸續有公司披露於去年末計提大額減值,拉響業績警報,但整體看,業績增長仍是主流。截至記者發稿,已“透底”去年淨利的滬深公司中(剔除部分未明確給出增減範圍公司),近八成業績預增。
行業景氣度為高增長主因
1月27日晚間,新能源產業鏈下游核心龍頭——寧德時代預告業績大增,公司2021年預計盈利140億元~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195.52%,超出市場預期。
公告顯示,寧德時代業績大增主要源自去年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滲透率提升,帶動電池銷售增長。同時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進展,新建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等。
這之前,新能源上游資源企業已喜訊不斷。“鋰電雙雄”贛鋒鋰業、天齊鋰業此前業績預告亦接連超預期。
其中,贛鋒鋰業預計2021年全年淨利可達48億元至55億元,同比最高增逾4倍,且該公司四季度盈利預計在23.27億至30.27億元之間,單季度淨利即與前三季相當。天齊鋰業則較前一年度大幅扭虧,由2020年虧損18億元,至2021年預計實現淨利潤18億元至24億元。
此外,天際股份、鼎盛新材、德方奈米等多家鋰電池產業鏈公司2021年扭虧並大幅預盈。
整體來看,過去一年,受益於材料價格上漲,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性增長,化工、有色金屬等產業鏈上游資源板塊四季度延續了去年三季報時的高景氣度。
不只是新能源賽道,縱觀已披露業績預告,行業景氣度已成為滬深公司盈虧波動的主要因素。自進入“疫情時代”以來,近兩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越來越基於行業週期改善的主業增長,併購驅動因素降低。
在全球疫情陰霾未散的背景下,新冠肺炎檢測板塊公司多股業績繼續高增長。其中,熱景生物2021年業績最高預增近20倍。今年股價起飛的大牛股九安醫療預告淨利最高或增近4倍,公司業績大增主要是因為去年末其新冠抗原家用自測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大幅增長,九安醫療第四季度單季盈利約8.5億至11.5億元,超過其2010年上市以來各年淨利潤的總和。
此外,在集運市場高景氣度下,“週期之王”中遠海控業績高位增長,2021年預計大賺近893億元。
風險事件致多公司集中減值
長期以來,資產減值因素一直是年報業績暴雷的重災區。截至目前,滬深兩市預虧幅度最大公司為ST中珠,該公司2021年預計虧損1.80億元至2.60億元,同比下降5691.97%至8177.29%,主要是即經營虧損、商譽減值以及資產減值損失影響所致。
從虧損金額來看,根據公司預告淨利潤下限,溫氏股份以超130億元的虧損金額,暫列兩市“預虧王”。除了生豬價格下跌、原材料價格連續上漲等行業低迷期因素,公司期內亦對目前存欄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約25億元。
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因2021年部分風險事件,出現多家公司集中計提減值的現象。
以2021年攪動資本市場的“專網通訊騙局”為代表,ST凱樂、中利集團、瑞斯康達等涉事公司業績大幅預虧。其中,因為“專網通訊”事件,ST凱樂涉及的專網通訊業務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計提減值55億元左右。大額計提之下,ST凱樂預計2021年虧損71億元~87億元。
此外,由於"雙減政策"在2021年7月落地,K12教育行業經歷巨震。受該事件影響,A股學大教育、科德教育、勤上股份等多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業績增長仍為主流
截至記者1月27日晚間發稿,目前兩市已有1560家公司以業績預告等形式透底2021年全年業績。其中,業績預增公司達到1230家,佔比近八成,整體看,業績增長仍是主流。
其中,645家公司2021年淨利或實現翻倍增長,更有38家公司業績增幅預計在10倍以上。
分行業看,Wind資料顯示,化工行業已有176家公司業績預增 ,為全部行業中最多。其中,125家化工公司去年淨利增幅或超100%,13家公司增幅預計超過10倍。
截至目前,和邦生物為化工乃至滬深兩市中業績預增幅度最大公司。受益於雙甘膦、草甘膦、聯鹼產品景氣上行等因素,公司預計2021年將增加29.59億元-32.59億元,同比增加7227.36%-7960.09%。
化工行業另一公司遠興能源增幅緊隨其後,2021年預計約48.5億元-50.5億元,同比增長7022.3%~7316.0%。
從預告淨利上限來看,2021年盈利金額排名居前的依次為中國移動、中國石油和中遠海控。其中,今年初登陸A股的中國移動暫為預計淨利最高公司。公司此前在招股資料中對全年業績做出預計,2021年淨利預計達1143.07億元至1164.64億元,同比增長約6%至8%。
來源:e公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