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或催生科技股牛市 如何辨別科技企業“含金量”?
本報訊(記者吳曉芳)近期,在表現不溫不火的A股行情中,除了大消費板塊屢創新高吸引眼球外,科技股也走出“一騎絕塵”的架勢,股價高歌猛進的背後是各路資金的合力助推。當前,科技領域不僅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同時還擔負著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的重擔。資金追捧科技股,看中的是在政策大力扶持下的科技上市企業的未來成長。
一線科技股成資金“新寵”
今年2月,科技股牛氣沖天,牛股倍出,讓其他板塊的無數個股難以望其項背。經過了三個多月的調整,科技股重燃做多情緒。在科技企業扎堆的中小板和創業板連續九個交易日收紅。
深市表現耀眼,科技板塊功不可沒。從近期的北向資金流入情況來看,沉寂了三個多月的科技股再一次成為資金“新寵”。6月份以來截至6月24日,滬深兩市共有41只個股受到北上資金青睞。其中,京東方A、立訊精密、寧德時代等3只一線科技股北上資金淨買入金額均超11億元,TCL科技、隆基股份、三一重工、邁瑞醫療、信維通訊等個股期間也均實現5億元以上北上資金淨買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全球資本在科技股掀起一波高潮的背景下,美股市場中,蘋果、微軟、英偉達等個股股價均創歷史新高,同時進一步影響北上資金的佈局脈絡,京東方A、立訊精密、寧德時代、中興通訊、恆生電子、邁瑞醫療、TCL科技等市場一線科技股赫然在列。
有機構人士認為,風險偏好提升和增量資金的湧入,或將帶動科技股走出新一輪趨勢行情。
政策支撐“科技核心資產”長期走牛
事實上,科技股走強的背後,與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及科技ETF重啟對板塊做多情緒的提振密不可分。
資本市場改革方面包括:
一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公告稱將於2020年7月22日釋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此外,上證綜指30年來也將實行第一次編制方式調整,包括剔除風險警示股票、延長新股計入時間、將科創板股票納入上證綜指當中。雖然科創板市值佔比並不高,但納入上證指數樣本空間,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新興產業、核心科技的重視。
二是創業板由稽核制轉向註冊制並明確扶持高科技產業等,這是制度層面對高科技產業的扶持,從長線趨勢看,科技仍將是市場主線之一。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幾度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科技ETF再度迎來獲批。科技ETF的重啟意味著科技股將再度迎來增量資金加持。
此外,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在中國經濟持續轉型升級過程中,科技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工具,高階製造、半導體、軟硬體自主可控領域將是國家層面發展的大方向,科技公司在此階段也會擁有較多的商業機會。
真正的科技牛股有何特徵?
在產業政策的多重利好和創業板註冊制下,未來將會湧現出一批上市科技公司,科技“含金量”高低不一。那麼,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挖掘真正質優的科技股?縱觀全球走出了長牛的科技股所具備的特徵,或可為我們挖掘A股真正的科技牛股提供一個參考。
無論是中國企業的阿里、騰訊,還是美國的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臉書、奈非、英偉達等眾多科技股中,在資本市場長期走牛,得益於企業良好的基本面和發展前景。
總結期其成長軌跡,除了新一輪科技週期崛起帶來的良好發展賽道,還有一些微觀上的共通點:
首先,技術優勢、核心產品是公司的關鍵優勢。這種技術優勢和核心產品具有壟斷性,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所謂的“護城河”。
其次,研發費用較高,透過持續研發保持技術和產品的領先地位。如英偉達自上市以來單季研發費用率均值超過20%。
第三,很多公司頻繁收購,以獲得市場與技術等。如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巨頭博通,在成長曆程中就不斷收購優質業務技術,拓展自身業務邊界。有意義的合併將為科技公司注入新的成長基因。
更多數字經濟相關資訊,請關注公眾號“通訊資訊報”(ID:txxx-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