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民企變國企!建築業混改進行時!
廣州市國資委“入主”,蘇交科民企變國企
近期,蘇交科在停牌 5 個交易日後,於 8 月 22 日釋出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符冠華、王軍華與廣州珠江實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廣州國發基金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及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轉讓協議》。同時,蘇交科與廣州珠江實業集團簽署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認購協議》。上述一系列協議生效並實施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廣州珠江實業集團,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廣州市國資委。
被廣州國資“相中”的蘇交科集團上市已有八年,是江蘇省內知名的基礎設施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業務涉及公路、市政、水運、鐵路、城市軌道、環境、航空和水利、建築、電力等行業,提供包括投融資、專案投資分析、規劃諮詢、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檢測、專案管理、運營養護、新材料研發的全產業鏈服務。其主營業務包括工程諮詢和工程承包,其中,工程諮詢業務是該公司的核心業務。
蘇交科實際控制人的“易主”,意味著其將從一家民企變更為國企。
增收不增利,業績首現負增長
8 月初,蘇交科披露半年報顯示,2020 年上半年,蘇交科實現營收 21.93 億元,同比增長 3.99%;歸屬淨利潤 1.11 億元,同比大降 49.61%;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為 1.24 億元,同比減少 43.58%;基本每股收益 0.1141 元,同比減少 49.62%。增收不增利成為蘇交科上半年業績的主基調。
這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業績負增長。此前的 2012 年到 2019 年間,公司 7 年時間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22.56%。
而對蘇交科來說,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背離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據基建通大資料統計,蘇交科 2017 年至 2020 年累計四年的上半年企業經營業績中,前三年該公司營收的同比增速呈現下降趨勢,而歸母淨利潤增速則為上漲,而 2019 年至 2020 年這一年,情況則相反。
前述中提到,工程諮詢是蘇交科的核心業務。該行業競爭激烈、集中度較低,行業內企業的市場份額均佔比不高,呈現出“大行業、小企業”的特點。
2020 年上半年,蘇交科工程諮詢業務營收為 20.43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50%;此項業務毛利率為 32.73%,同比減少 5.56%。佔據收入大頭的工程諮詢業務營收微增、毛利率縮水,反映到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方面,似乎也不太理想。
資料顯示,2017 上半年至 2020 上半年近四年,蘇交科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整體呈下降趨勢,且同比下降已過半。
除此之外,蘇交科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淨流量在近四期半年度財報中均為負值。顯示出該公司資金協調、支付能力並不強勁。
蘇交科的企業公告所展現出的業績,其實已經給出了其“易主”廣州國資委的原因——企業經營業績的不斷下滑,對於民企來說,不異於一場浩劫。
而此次蘇交科引入國資,勢必對於公司有很多幫助,不管是業務經營,還是銀行授信融資等方面。實控人變更後,廣州國資委將成為其的堅強後盾,再加上現在倡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對於蘇交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有了國資的背景加持,這塊業務或許將會成為蘇交科的主戰場。
“國進民退”時代來了?
上個世紀 90 年代以來,我國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革,即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但改革的主流形式多為民企參股國有企業。但混改的另一個形式——國資入股民營企業,卻一直以來顯得比較謹慎。直到近來,引入國資更像是“江湖救急”。
那麼,民營企業變身“國家隊”,是否會成為混改的新趨勢?這是所謂的“國進民退”嗎?
6 月 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一年。打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升級版成為重要方向之一。
其實,在近一兩年,已經有不少民企變身為國企了。
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寧波建工:2019 年 5 月, 寧波建工第一大股東變更為佛山建投,實際控制人也變更為佛山市國資委 。
寧波建工是寧波當地龍頭建築業企業,已有近 70 年曆史,此前主要業務範圍一直位於寧波及周邊地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而隨著國資入股,可以拓展其業務領域,還可擇機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資料顯示, 轉為國企後訂單能力顯著增強:2020 年一季度,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新籤合同 353 個,合同金額累計約人民幣 38.6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3.50%。
8 月份以來,除蘇交科外,另外 11 家 A 股上市公司也相繼宣佈“控制權將變更”,收購方中不乏地方國資的身影。
在這樣的大勢之下,國資入資甚至控股一些民營企業,參與資本市場,將帶來政策傾斜、資金和專案支援、結構最佳化、政府和企業人力資源交換等利好影響,對於穩定二級市場走勢、幫助上市企業更好地獲取和整合資源具有積極意義。而民企‘背靠大樹好乘涼’,同時緩解企業融資困境,甚至改善企業的外部聲譽。有了國資為其產品及品牌進行背書,也有利於企業承接較大的專案工程。
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過度的國有化會導致社會經濟缺乏靈活性,國有化會導致過於集中的權利和腐敗。民營企業,用自己的錢去投資,就可以嘗試千奇百怪的“胡思亂想”,而創新就是“胡思亂想”,就是“試錯”。國家的錢不能隨便那麼做的,民企可以。搞市場化改革,就應該著重多搞點民企,在新的階段上發揮創新創業的新的作用。
你覺得“國進民退”對於現如今的中國經濟來說,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歡迎留言討論!